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转型时期,我们应当如何弘扬教育传统?一言蔽之,我们的批判应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2.
"批判教育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卷首语时下,教育界正在流行一种批判主义。传统的教育内容可以批判,革新的教育内容也可以批判;传统的教育手段可以批判,先进的教育手段也可以批判;传统的教育方法可以批判,创新的教育方法也可以批判。既批判落后的教育,也批判先进的教育;既批判传统的教育,也批判改革的教育;既批判滞后的教育,也批判发展的教育。似乎,只要是教育,都需要批判;只要是教育,都可以批判。所以,我称之为“批判教育主义”。网上,我进行了搜索(google):“误区”类搜索结果有64万项,“质疑”类搜索结果有180万项,而“批判”类搜索结果则达到227万项。我感叹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育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理性与智慧的积淀,其精华和经验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我们应该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借鉴。这既是传统教育之所以成为传统而未被历史长河所湮灭的缘由,更是我们了解、学习、批判和继承传统教育精华的根据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虽然后现代主义对己有的教育传统拆多于建,但它对封闭和僵化的教育传统的解构和批判,为我们改革当代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对当前所沿袭的教育传统所提出的批判,以及引发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虽然后现代主义对己有的教育传统拆多于建,但它对封闭和僵化的教育传统的解构和批判,为我们改革当代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对当前所沿袭的教育传统所提出的批判,以及引发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秉承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文化传统,通过将分析哲学、现象学、知识社会学、批判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阿普尔开辟了批判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有关阿普尔理论的学术属性,国际教育学界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事实上,阿普尔理论的复杂性,与其所受的系统的哲学修炼和其所继承的美国本土的教育哲学传统密不可分.为此,澄清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不仅有助于化解有关阿普尔理论归属上的纷争,深化我们对阿普尔理论的综合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其批判教育研究建构方式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后现代主义对己有的教育传统拆多于建,但它对封闭和僵化的教育传统的解构和批判,为我们改革当代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对当前所沿袭的教育传统所提出的批判,以及引发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包括了他对自我认识的批判、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对国外教育理论的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还体现在他的关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中。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要做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学会批判;正确看待教学内容,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把科学批判作为评价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但决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而是对传统教育的摒弃,是批判地继承,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教育以塑造完美理想人格为目标,注重立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在方法上强调教化与修身,发掘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进行现代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知识分子是站在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立场上来批判、反思教育现实的一群知识人。在传承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教育知识分子肩负着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的使命。教育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可以大致分为外在式的批判、批判主义的批判和批判理性的批判三种类型。不同的批判类型将导致不同的文化效果。为了在教育领域中形成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理性认同,教育知识分子应避免外在式的批判和批判主义的批判,从而在批判理性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深度的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对于文化传统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2.
呼唤展现自己生命意义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被忽视的教师的生命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们看待“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视角的转换,我们不再把学生当作被塑造的对象,把教育当作儿童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我们要求把学生当作生命个体,从生命个体的价值需求角度来反观教育的使命;我们批判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一个简单的、等待别人任意塑造的人,批判传统教育把人的生命加以分割、忽视人的现实生命而去追求飘忽不定的单一化的未来生活;我们要求现代教育直面人的生命,追求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传统体育精英思想已成为当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道屏障 ,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反省和批判 ,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 ,建立以人为本的当代体育教育模式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真切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有着生命的联系,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传承其教育目标——民族精神;内容——伦理道德,及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等中的精华部分,借鉴吸收,批判创新,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作为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爱人”的陶行知,育人的目标是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陶行知对育人目标的思考是与反思、批判中国旧传统教育不足相伴而行的。他的批判我们认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孟祥卫 《考试周刊》2012,(42):21-21
和西方相比,语文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语言是我们民族文化延续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礼仪交往。可是有些人认为中国传统课文教育的思想和方式保守落后,要实行课程改革,必须对它进行颠覆性变革。我以为,如果我们的课文课程改革,不对传统课文教育批判地继承,脱离了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地,  相似文献   

17.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新世纪的呼唤。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中,我们不仅批判地继承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果,而且还要批判地继承国外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优秀成果,这样,使伟大的中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8.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产生,把质疑、非理性、主体间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特征,为我们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以及对当前所沿袭的传统教育所提出的批判,阐述了后现代主义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方自然教育家在探讨自然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批判与理论建构相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互动、诉诸经验观察为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传统。研究这种思想传统对我们如何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