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 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甘肃有两位全国闻名的学者,号称“二澍”,这就是邢澍和张澍。张澍比邢澍小十七岁。张澍,字百瀹(一作伯瀹),一字寿谷,又字时霖,号介侯,一号鸠民,又号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省武威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日,也就是公元一七七六年十一月十一日①。家住县城内吉府里。父亲名应举,是一个秀才,靠做塾师维持生活。母亲姓张,是元朝驸马高昌王的后裔,原是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自从畏兀儿国王巴而术阿  相似文献   

2.
洪颐煊(生于乾隆三十年乙西,即公元1765年,洪氏《台州札记》卷五“兴贤坊新居”条云:“余生于乾隆乙酉年正月十二日。”卒于道光十七年丁酉,即公元1837年,卒年七十三)字族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临海人。  相似文献   

3.
何勇 《宜宾学院学报》2007,7(5):104-105
张澍,生活于清代乾嘉时期,甘肃武威人,曾于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至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先后在四川屏山、兴文、铜梁、大足、南溪出任县官。在此期间,张澍对四川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隆年间,甘肃有两位诗人曾被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道过,一位是狄道的吴镇,另一位是武威的张翙。张翙,字凤扬,号桐圃,武威人。约生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吉安府知府,调湖北荆州府知府,护理荆宜施道,历宜昌府知府,郧阳府知府,湖南长沙府知府。卒年不详。著有《念初堂诗集》四卷,嘉庆初刊行。潘挹奎的《武威耆旧传》卷三《刘明府统张太守翙合传》中,叙述了他的生平。  相似文献   

5.
《夜谭随录》分四卷,一百四十一篇,是清代满洲人和邦额作。和邦额,字闲斋,号霁园主人,故此书著者旧署:“清闲斋氏,”大约生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卒于乾、嘉年间或稍后时期。详细史实尚不可考。《夜谭随录》是继《聊斋志异》之后,产生在乾、嘉时期的又一部文言短篇小说,多谈鬼狐妖异。作者在《自序》中说:“非怪不录”,意在“穷尽天地万物之理,”使之见怪而不以为怪而已。  相似文献   

6.
顾广圻,字千里,号涧,元和(今苏州)人。被人誉为“清代校勘学第一人”。其生卒年,向来说法不一。或谓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日本神田喜一郎编《顾千里先生年谱》、赵诒琛编《顾千里先生年谱》、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诸书主此说;或谓生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卒于道光十九年(1839),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7.
郎士元考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生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皇甫冉榜进士。姚合《极玄集、卷上》:“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年进士。”《新唐书·艺文志四》:“郎士元诗一卷。字君胄,中山人。”计有功《唐记纪事·卷四三》所载殆与《新唐书》同。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按:《极玄集·卷下》谓:皇甫冉“天宝十五载进士”。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皇甫冉)  相似文献   

8.
《古文观止》十二卷,清吴乘权及其侄大职编。乘权字楚材,大职字调侯,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事迹见本书吴兴祚序及《嘉庆山阴县志》卷十五。吴序作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序里说:“今年春……,二子寄《古文观止》一编”。据此,可知这个选本至迟在这一年春天就已经编成了。“观止”二字,出《左传》。书名用这两字,意思是说:所选的都是尽善尽美的文章,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相似文献   

9.
蒋士铨,字心余,号苕生,又号藏园,江西铅山人。生于雍正三年(1725),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清乾隆年间著名戏曲家、诗人,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号称“乾隆三大家”,又与杨垕、汪韧、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著有《藏园九种曲》、《忠雅堂诗集》、《忠雅堂文集》。蒋士铨才华卓越,作诗不立门户,独抒胸臆,自成  相似文献   

10.
魏禧,字叔子,江西宁都人,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是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方域、汪琬齐名,号称“清初三家”。著有《魏叔子文集》二十二卷、《日录》三卷、诗八卷、《左传经世》十卷。其散文《大铁椎传》现选为初中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1.
颜之推(公元531—约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曾在南朝的梁朝和北朝的北齐朝做官,后来又做隋朝的学士,是当时最博通和最有思想的学者。他的著作最出名的是《颜氏家训》20篇。在《勉学》篇里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而“早教”和“晚学”则是他在“教”和“学”问题上的思想精华。关于“早教”,颜之推认为:对于儿童应当及早地给予教育。他说:“圣王有胎教之法”(《颜氏家训·教子》以下只注篇名),即使普通人难于达到“胎教”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海岛算经》书名的由来《海岛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由三国魏时伟大数学家刘徽撰。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刘徽撰《九章算术》注九卷,又撰《重差》一卷附于《九章算术注》九卷之后。所谓“重差”,是测量方法,“重”字是重复的意思,读chóng;“差”是日影长  相似文献   

13.
现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自光武帝到献帝时期(公元25-220年)的历史。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范晔,“志”的作者是司马彪。范晔(公元399-445年),字蔚宗,东晋、南朝刘宋时人,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家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范晔出身于世族之家,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善为文章。刘裕建宋后,范晔入补兵部员外郎。宋文帝元嘉元年,他被贬为宣城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乃立志修订诸家后汉史书,这是其治《后汉书》的开始。范晔的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百官阶次》一卷,但皆已散佚,惟有《后汉书》传至今。  相似文献   

14.
张澍居官西南期间曾编撰《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等三部地方志,这些方志保存了川黔地区大量稀见史料,同时也为后世西南地区的方志编修树立了典范。另外文章考证认为,"介侯"之称乃张澍之号而并非其字。  相似文献   

15.
《宋史·卷四百五十一》载,陆秀夫“景定元年(1260年)登进士第。”我以为不确:一、按宋制,三年一次开科取士。查《宋史·理宗纪》,有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甲寅,“赐礼部进士文天祥以下六百一人及第”。开庆元年(1259)五月辛末“赐礼部进士周应炎以下四百四十二人及第”。景定三年(1262)五月丁丑,“赐礼部进士方  相似文献   

16.
一、铁琴铜剑楼第一代主人瞿绍基 瞿绍基,字厚培,又字荫棠,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生,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卒,年六十五。李兆洛《养一斋续集》卷四有《署阳湖县学训导瞿公墓志铭》云:瞿绍基“尤嗜书籍,值佳本必购之,藏至十万卷。”瞿绍基因得常熟、苏州各著名藏书家之精华,故宋元本颇多。又曾自钞书十馀种,如宋程大昌《考古编》十卷、杨柏岩《六帖补》二十卷、宝桔重修《琴川志》十五卷、唐杨士勋《春秋谷梁疏》二十二卷等。曾刻印汪绎《秋影楼诗集》九卷。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就一字之形体而离析整合,以收雅俗共赏、妙趣横生之效,这种辞格就是析字(或称:废语、隐语、拆字、字谜)。如汉末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射董卓不得善终。晋元康三年童谣:“江桥头,阙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子”(《晋诗》卷九),十八子,于文为“李”,指华阳国主李势。又如言午为许,非衣为  相似文献   

18.
正概述《莱子侯刻石》,又名《莱子侯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刻。该石原在山东省邹县卧虎山下(今邹城市郭里镇境内),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王仲磊最早发现,但他因忘记具体位置而与之失之交臂。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秋,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孝廉颜逢甲与友人孙生容、王补、仲绪山一起游邹城城南卧虎山  相似文献   

19.
沈约(公元441—513年),字休文。吴兴光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官至尚书令。卒谥为“隐”。 沈约诗文集久已亡佚,传世的均系后人辑本,本文主要根据以下两种辑本:(一)逯钦立据冯惟纳辑本《古诗纪》和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所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梁诗卷六、卷七、  相似文献   

20.
阴铿(生卒年不详),字子坚,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他是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梁陈时代的著名诗人。在当时诗坛上,轻艳、淫靡的宫体诗大为盛行,宫廷诗人以描绘闺情、声色为能事。而阴铿的诗作,却能别具清新的风格,“神采新澈,辞精意切”(《竹林涛话》),甚“被当时所重”(《南史、阴子春传》附阴铿传)。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太多,但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历来被视为由汉魏乐府五言诗过渡到唐代五言诗的桥梁,是五言律诗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