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因为几个学生的“插嘴”,生成了新问题,新教材的老困惑“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怎么办”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走出课堂后     
上课铃响了,我刚走进教室,只见好几个学生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作好课前准备,似乎在议论着什么,还没等我开口,那几个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魏老师,天上有彩虹。…‘还是一个圆圈形的呢,就在那边。”另一个学生一边插嘴说,一边比划着,其他学生一听立刻议论纷纷,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3.
去年新学期开始,我担任八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为尽快掌握班级的学生情况,我就向其他的任课教师咨询。他们反映:这个班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就是有几个“问题学生”,赵某,插嘴王,不知被老师批评过多少次,总是改不了插嘴的毛病;张某,逃课王,一不留神他就能逃课一节,害得老师整天为他提心吊胆。不过,最棘手的是李林,  相似文献   

4.
幽默喷水池     
《小学时代》2009,(7):I0001-I0016
插嘴 母亲:“我告诉过你多少次,大人讲话时不要插嘴,等大人讲完了你才能讲话。” “我试过好多次,但他们总是讲个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 ,学生常会迫不及待地插嘴。对此 ,有的教师常常给予批评、制止 ,而我却要为“插嘴”叫好。一、“插嘴”能增强学习兴趣学生的插嘴是课堂的润滑剂 ,一句幽默、天真、幼稚的插话会引起大家一阵欢笑 ,笑声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儿童脱口而出的插嘴常有 :“这道题还有第三种解法” ,“我不同意这样分段”,“这篇作文选材老掉牙”……对此 ,我从不制止 ,反而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 ,使得学生们畅所欲言 ,思维活跃 ,学得轻松愉快。二、“插嘴”能促进主动参与课堂上 ,有的学生的插嘴十分精彩 ,有创意 ,开拓了…  相似文献   

6.
近几天,我发现班上发言很积极的王玲玲同学不举手了。找其谈心,才知道前几天她在我讲课时插嘴,被我狠狠地瞪了几眼,并冷冰冰地训了一句:“就你多嘴 !”她于是上课连手也不敢举了。看着她脸上委屈的泪水,我追悔莫及。 以前,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认为学生插嘴有违课堂纪律,所以插嘴学生轻者挨批,重者挨罚。而王玲玲同学这件事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这种一概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课堂上学生插嘴,大多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地主动发言,这正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表现。因此,教师应改变老看法,不能总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7.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鱼死满舱,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方法: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鲇鱼,鲇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鱼因见到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增强了机体的活力,因而死亡率大大降低,渔民的收益也就高了。其后把这种利用鲇鱼以增加沙丁鱼活动频率,激发其活动、延长其活期的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学生上课插嘴与“鲇鱼效应”之间的关联。上课时插嘴的学生就如放在沙丁鱼中间的鲇鱼,他们能赋予课堂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活跃、…  相似文献   

8.
谁更笨     
“老母鸡,骂小鸡,你真是个笨东西,我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叽叽叽。”当我正在饶有趣味地哼唱这首诙谐的儿歌时,在一旁画画的女儿突然插嘴道:“母鸡才是笨东西呢!”“为什么?”我不禁诧异地停下来,认真地看着她问。谁知这个幼儿园的小不点儿一边继续画着她的画,一边用理所当然的口气答道:“本来鸡小的时候就只能叫  相似文献   

9.
开学第一天,就有数十名学生围在我的身旁,邀我讲小故事给他们听。我想来想去,总想不出个合适的故事,就讲几个成语典故给他们听。我先讲了一个“名落孙山”的成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注意力非常集中。讲完后,他们恍然大悟地叫了起来:“老师,要不是您讲故事给我们听,我们还以为是‘名落深山’呢!这回我们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名落孙山’了。”我又接连给他们讲了“打草惊蛇”、“五十步笑百步”和“一鼓作气”。同学们也都准确无误地掌握了这几个成语,并说: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1.
许雪梅 《辽宁教育》2014,(12):82-83
"你怎么又插嘴了?先听同学讲,把同学说的听懂,你有什么想说的再举手发言。""哎,这个班的学生太爱插嘴了,我的教学内容还没有上完呢!而且一插嘴还不知跑到哪儿了?我好不容易给拉回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爱插嘴的学生,被学生一插嘴很可能教学时间就来不及了,如经常这样,将会赶不上教学进度,在我们的心里始终装着"教学任务"这四个字。  相似文献   

12.
那天下午大课间跑步结束,我到教室写通知.一进教室就看到一群男生围在讲台旁,经验告诉我,他们一定是“老毛病”犯了——又在玩电脑游戏。可还没有等我走到跟前,几个眼尖的就看到了我,察觉到形势不妙,纷纷“逃窜”了,只有一个“主犯”还“浑然忘我”地在电脑前一边用鼠标点着屏幕.一边和周围的同学津津有味地交流着。  相似文献   

13.
日前,有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放晚学后来我们文化馆帮助打扫卫生,孩子们丢了扫帚拿抹布,一直干到天黑。看到他们这股认真劲儿,我一边连连夸奖,一边从家里拿出点心,要他们吃点东西再走。不料其中一个小学生说:“我们什么也不要,只请你给写个表扬信。”无独有偶,这天我的两个孩子放学也回来得很晚,十二岁的女儿一进门就递过一张纸条:“爸爸,我在剧场帮助扫地,你看,又要到一张表扬信。”九岁的儿子听了,一拍屁股:“不好,我在邮电局擦窗户,忘记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因为几个学生的"插嘴",生成了新问题,新教材的老困惑"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怎么办"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爱插嘴的我     
我就是我,幽默风趣,又很调皮。你要问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爱插嘴”一定是当之无愧。我这个人,这个不爱、那个不爱,就是爱插嘴。平时在大人们讲话的时候,还有在课堂上,不知怎么的,我都会鬼使神差地插上几句,结果总是会得到一顿“舒服”的“表扬”。唉!为了插嘴我可吃过不少的苦头。有一次,妈妈在和一位阿姨聊天,妈妈对那位阿姨说:“我家这儿子像个小老头……”“那你不成了‘千年人妖’吗!”我随口插道。像我预料中的一样,后脑勺被妈妈敲了一下……后面的结果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吧!像平常生活中的事例多得数也数不清。当然,我插嘴的次…  相似文献   

16.
高芳 《江西教育》2009,(11):16-16
前几天收到一条短信:70后,任何时候看到有站着的领导,都会马上给其让座;80后,崇尚上下级平等:90后,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仔细想想,还真有一定道理。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切感受到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表现欲强,于是,教师一人“独唱、独舞”多年的课堂,出现许多“伴唱、伴舞”的“插嘴”者。五花八门的“插嘴”,  相似文献   

17.
一张小条     
“老师,明明写小条!”下课的时候,一个学生一边嚷一边递给我一张小条,刚才还热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了好多,许多学生正向这里看。我看看递条学生的表情,意识到不会是什么好事。“姗姗,我爱你!”一张小条,几个小字,还在“爱”字的上面画了一颗心。“又是这种东西。”我看后并没有表示出惊讶,最近学生隔三岔五就来这么一回,看来应该说说了。  相似文献   

18.
笔者担任全校十个班的音乐课,学生教得多了,总有一些叫不出名的学生,但是每个班那几个调皮的学生,我却能对号入座一一叫出名字来。这些学生几乎全是男生,他们思维活跃,爱说、爱闹、爱插嘴,在课堂上常常会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批评、训斥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是通过一件小事情,使我改变了对这些学生的看法。这是一节三年级二班的音乐课,内容是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当我正在声情并茂地用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时,突然“吱———”的一声怪音,打断了我的讲话,我向发出怪音的方向瞪了一眼,没有理会,继续往下讲。我刚讲了几句,突然“吱…  相似文献   

19.
盛饭     
12月17日星期六晴平常吃饭的时候,我都是坐在饭桌旁边,等着爸爸妈妈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来后,我才开始吃。今天,我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我今天要帮他们盛饭。第一碗盛给妈妈,第二碗盛给爸爸,第三碗才给我自己。我就这样做了。开饭了,妈妈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今天是儿子盛的饭,我要多吃几碗了,这饭真香啊!”吃完饭后,妈妈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跟爸爸说“:我们的儿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做家务了。”看到他们这么高兴,我也特别高兴。原来盛饭也能让爸爸妈妈这么高兴,以后我一定要多劳动了。插图段贝斌盛饭$…  相似文献   

20.
“生日快乐!”早自习时一走进教室,我就听见有学生欢快地祝福着。举目一看,好几个学生正笑嘻嘻地围绕着胡苗,送上生日礼物。胡苗满脸的笑容,乐不可支地接受着同学的祝福和礼物。原来今天是胡苗的生日。我不禁为学生之间的友谊感动,也乐呵呵地走到胡苗旁边,一边祝福她,一边打量那些生日礼物。有的送了一只又大又可爱的熊娃娃,有的送了音乐盒,有的送了一盒高级巧克力……祝福完胡苗,我悄悄询问了几个送礼物的学生,他们花了多少钱买的礼物,结果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我很是吃惊,问他们为什么花这么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