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要把课堂向课外和社会延伸。在《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背景的要求下,语文澡前演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有用武之地了。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中,每一节语文课我都坚持课前三五分钟的演讲。我觉得应该真正把课前演讲看成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语文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阅读水平,使之从阅读中懂得欣赏文章中的描景写物之美,懂得文章的基本内容与实际内涵,并从中得到教育与感悟,让心情得到放松与快乐,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多年来,在语文教学的课上讲解与课后辅导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都深深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阅读的质量与  相似文献   

3.
演讲成语故事, 培养表达能力。为了夯实学牛的 语文功底,使其积累常用成语,我 利用每周单日的语文课前五分钟 让学生演讲成语故事,讲解成语 用法,评点所讲内容对 错。学生自演、自 讲、自评,不但 演讲兴趣 高,而且口 头表达能 力提高极 快。 欣赏古 典诗词,培养鉴赏能力。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此,我利用每周双日的语文课前5分钟,轮流计学生演示自己在课余准备好的诗词幻灯片、录音或录像,再现诗词意境,领悟其情感,品味其语言,评析欣赏后的感悟,然后结合各自的理解去诵读品鉴。天长 日久,学生…  相似文献   

4.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已编入2000年新版中学教材,现正在完善中。本文根据笔者的初步尝试,列举了家庭调查、古诗文朗诵赛、风景图片欣赏展、课前两分钟演讲、制作词语卡片等语文实践活动,认为这些实践活动对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总是默默无语地接受。针对这一现象,我发现把课前活动的内容与每堂课所需的知识相配合的讲解,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指导做读书笔记为重点,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有利于提高语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字的积累、词汇的积累、名言佳句的积累、经典名篇的积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语文成绩,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开展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一、丰富和完善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和形式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指上语文课的前三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上讲台进行说话训练。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1.紧扣教材我注意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  相似文献   

8.
时常听语文老师抱怨,初中学生学语文劲头不足,他们课外花在语文功课上的时间几乎为零,只有到上语文课时才匆匆想到语文。可我并不认为,中学生学习语文关键在于引导。他们除了课内学习任务必须完成之外,老师引导他们适当做些其他事情,完全必要,学生也很乐意去做。比如语文是要靠积累的,我就让学生每天摘抄200字左右的美文佳句;语文是要靠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我就让学生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特别是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的开展,就会让你的课从一开始就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9.
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使命是培养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前3-5分钟的演讲,不仅使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几年来,笔者在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开展了民间故事演讲,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我特意设立了人人参与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十分宽泛:旧课串讲、新闻播报、读(观)后感、热点评议、美文诵读、讲故事、诗词和名言赏析、话题作文、课本剧表演等等,只要是和语言文字有关的、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均可,全班同学作为评委,适时评议争鸣,定期进行"演讲(出彩)之星"评比,力求为学生创建一个语言的"场"。一开始启动时,学生们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不知  相似文献   

12.
课前五分钟训练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所思所想为主要内容,以演讲或表演为主要训练方式。课前五分钟训练活动的实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是一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益训练活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板块进行演讲。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灵活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关于口头语言表述方面的训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一、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说服力。"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这方面的训练,我安排了语文"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内容,要求必须思想健康,用普通话表述,必须要有演讲提纲,而演讲完后,必须形成完整的书面演讲词,  相似文献   

14.
课前演讲是语文教学的亮点之一,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新领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种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打通了语文和生活、语文和不同学科、课堂内外、校内外的联系,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辟了许多语文学习的新途径,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段具体的实践历程。我2003年毕业,从带第一批学生开始,就一直要求学生做课前演讲。但是,从带第二批学生开始,尤其是  相似文献   

15.
课前演讲是语文教学的亮点之一,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新领域。本文从课前演讲的原则、课前演讲的方法、课前演讲的意义方面阐述"课前演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并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对课前演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高中阶段,好多学校在语文课堂上开设了课前五分钟演讲,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散文朗诵,有对国际国内新闻发表意见,也有讲幽默故事等.经过几年的观察摸索,并结合自己辅导学生的实践,我觉得在这短短五分钟内,真正能够让学生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语文教学的是赏析古诗词.现在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资源尤为重要。而读与写,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公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让语文教学的资源更广阔?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每天课前五分钟演讲,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所谓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即利用上课开始的五分钟,指定学生演讲有关内容。这种教学形式,费时少收益大,为演讲者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听众引来了源头活水;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心情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教学形式轻松地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其他语文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妙用。本文着重就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操作方法、演讲内容、演讲形式,与各位同仁交流。一、操作方法(一)提前布置,充分准备。以一天一个为主,有时可几人合作。演讲人员、演讲顺序由教师或课代表提前安排。演讲内容由教师根据现阶段教学内容指定范围,由学生选定。(二)恰当点评,鼓励为主。每次演讲完,教师简要点评。教师点评时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对成功的演讲从内容和演讲技巧方面,进行充分的肯定,让参与者享受成功的愉悦;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教师要从中发现闪光点,让演讲者体会到小小的成功,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三)控制时间,灵活把握。一般说来,演讲的时间应掌握在五分钟之内,时间过短不足以把问题讲明白;时间过长则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其他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李建利 《湖南教育》2002,(11):35-35
培养兴趣,激发创新热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就语文学科而言,可以是生动、富于激情和感染力的导语,可以是引人入胜的课前三分钟对话或演讲,可以是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如教《听潮》时,可选择有关大海的录像或VCD片断,让学生在真切的海潮声中欣赏大海的壮美,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设疑导思,激发创新思维。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重分析、重讲解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精讲善导,学生要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  相似文献   

19.
刘振卫 《教学随笔》2014,(10):20075+75
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培养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高中语文新大纲的明确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开展课前演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课前演讲活动。首先要制定活动的原则,其次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分步骤制定活动的内容。尤其是到二三年级.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语文内容。在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