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2000—2018年中国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类不同的技术创新,以检验其在上述影响中存在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之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自主创新之间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知识资本投入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均存在调节效应,对自主创新产生促进效果,但对模仿创新产生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服务化进程,政府应鼓励推动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中的互动融合,并健全市场配置和运行机制,增强先进制造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主创新与模仿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罗默的领导——跟随者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创新者——模仿者博弈模型,推导出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概率的决定因素,并对自主创新与模仿的决定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而为企业或政府的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利弊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懿 《中国科技信息》2006,(4):30-30,25
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概念、模仿创新困境及自主创新优势的分析,指出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并对如何加强自主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吉利汽车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亚  蒋瑶 《科研管理》2010,31(1):86-92
摘要:寻找企业创新路径、识别企业如何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对培育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分有益。本文以扎根理论方法为主导工具,对浙江吉利汽车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R&D投入和组织学习能力提升,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研究,得出了吉利汽车不同发展阶段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路径,这种独特的创新路径对其他致力于培育自主创新的企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文化资本积累主体的不同,将文化资本分解为居民文化资本、企业文化资本以及政府文化资本,选取1997—2019年统计数据对中国省际三种文化资本分别进行测度,并基于双向固定效应基准模型对三种文化资本影响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居民与政府文化资本均偏向对自主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文化资本对模仿创新...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模仿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两种战略之一.围绕着模仿创新,对引起模仿创新的方式,影响模仿创新能力的因素、技术溢出与模仿创新的关系、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述评,提出我国在提倡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否定模仿创新,抛弃模仿创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代产业结构模块化内涵的分析,指出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实践是以各种类型的模块创新和集成创新为基础,并提出了后发国家企业在这种产业结构中可以选择的两种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策略,即模块集成者导向策略与模块提供者导向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技术模仿等技术活动置于技术学习曲线理论框架下,实证考察了其对TFP的影响,辨明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活动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对TFP具有显著倒U型效应,模仿创新为显著U型效应,技术模仿效应不显著,即技术模仿对TFP提升的推动力减弱甚至基本消失,模仿创新的效应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正向显著,自主创新的效应由正向显著逐渐转弱为不显著,且自主创新对TFP影响大于模仿创新,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前沿。同时,技术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且外溢效应大于地区内部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9.
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大战略转变,对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将中国制造逐步转变为中国创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着重就高校、企业如何提高对以企业为主体的认识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基础。当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推进时,包括4个重要方面,即发展战略导向、创新发展组织、创新资本投入和创新发展整体性推进。中国创新发展在以上4个方面均表现出国家主导的特征:在战略选择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制定了以扩大出口为导向的大国战略和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强国战略;创新组织上,中国发展起了国家战略导向的垂直整合组织方式,以及以高新区为主的环境支撑型创新组织方式;创新资本投入上,形成了中央财政投资项目制、地方政府以投融资平台进行投资的方式,以及各种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模式;在国家创新的整体推进上,中国已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升级为新型城市化与发展创新性经济互相促进的阶段。以上4个方面形成了中国创新发展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同创新模式下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探究农业科技企业背景下技术创新模式对资源整合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利用314家农业科技企业的一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内部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有所差异。与合作创新模式相比,自主创新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下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指导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外资企业在华的新产品研发周期确定时,FDI溢出效应越明显,我国相关竞争企业的模仿或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强。外商为了谋求垄断地位,其在华开发新产品则倾向于短周期产品,并且主要倾向选择那些位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中、下游产品。企业的模仿或自主创新能力也受到我国引进外资政策的影响。引资政策越优惠,我国的模仿或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受到抑制。模仿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东道国,流向该国的FDI技术溢出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洪勇  李英敏 《科学学研究》2012,30(3):449-457
 从自主创新意愿与自主创新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自主创新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自主创新政策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路径模型。分别从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与自主创新行为优化两方面研究了自主创新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指出在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创新动力激发与创新资源供给;而在自主创新行为的优化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为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升级能力增强。最后,基于政策传导机制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的“内容-功能”匹配关系,并提出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高校科技研发能力的评判是高校科研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对区域高校科技研发能力内涵的界定构建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多层次评判模型来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进行评判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政策效果空间计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桂黄宝 《科研管理》2017,38(9):161-168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估,研究发现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在实施初期阶段不仅没有促进技术创新,反而显著地阻碍了创新,但随着中国政府采购政策自主创新激励目标的确定,其政策效果有所改善,但到目前为止其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功能仍十分有限。为此提出了遵守国际规则,建立和完善创新导向型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完善制度设计,遏制寻租行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优化政府采购结构,强化创新激励导向等政策启示,以期为未来改进和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科技博物馆的发展走向与我国科技馆在发展中的理论研究,寻求科技馆建设理论的创新;从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及展示技术诸方面的创新来剖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从科技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展示、改单项科学原理为过程教育以及作为学校教育延伸的尝试,来探索科技馆建设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支持政策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初,《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到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后续出台一系列支撑政策。本文运用政策分析方法和统计数据,系统分析《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中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部分的政策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体系,现有的大部分实施细则较好地支撑配套政策,但还存在部分实施细则与配套政策不一致,平台建设存在资源重复配置等问题。为增强我国创新基础能力,我国应尽快规范完善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相关边界与类型,归并部分职能相似的平台,具体细化实施细则,加强统筹平台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兴产业创新过程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管理诀窍的领先企业与以模仿创新为主的跟随企业交互发展,形成了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并联模式。构建新兴产业创新网络资源配置函数,将创新网络资源配置最优解扩展为精英种群,应用双层结构的粒子群算法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实证研究表明,提高领先企业的开拓能力、创新网络联系强度、跟随企业的规模化能力是优化创新网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Forms of knowledge and modes of innov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contrasts two modes of innovation. One, th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TI) mode, 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codifie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The other, the Doing, Using and Interacting (DUI) mode, relies on informal processes of learning and experience-based know-how.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2001 Danish DISKO Survey, latent class analysis is used to identify groups of firms that practice the two mode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Logit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o show that firms combining the two modes are more likely to innovate new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n those relying primarily on one mode or the other.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benchmarking innovation systems and for innova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汽车总线项目,本文运用单案例研究探究了该项目如何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揭示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了协同创新成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4个关键点,并进一步探究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可持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