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过50岁生日时,在北京大摆宴席庆祝,有人献上一副寿联: 戊戌八月,戊申八月; 我佛万年,我公万年。 “戊戌八月”,是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开始得势的日子,“戊申八月”(1908年)即袁世凯50岁生日。“我佛”指老佛爷慈禧太后,“我公”即指袁世凯。写寿联者为取悦袁世凯,把他与慈禧太后相提并论,不料好景不长,两个月后慈禧太后竟一命呜呼,袁世凯也被罢官免职。有人在此基础上改了三个字:  相似文献   

2.
奇联共欣赏     
对联作为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样式,源远流长,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中有许多奇联,更使人觉得妙趣横生,别有情致。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送挽联一副:“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众皆不解,“袁世凯”怎能对得起“中国人民”?“是啊!袁世  相似文献   

3.
“北洋军阀”是清朝末期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卖国武装集团。1895年,清政府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以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而告败。袁世凯在内外反动势力支持下,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仅如此,袁世凯又玩起复辟帝制之火。于是,群起而攻之。不久,袁世凯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袁世凯死后,除大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的评价问题是近代史研究中有分歧的一个领域。对袁世凯的评价,不仅关系到袁本人的历史形象和地位,而且关乎对清末民初整个历史走向的总体把握。如果重温一下八十多年前活跃于民初政坛的梁启超对袁世凯的评价,或许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历史上的袁世凯不无裨益。一、梁袁关系说到梁启超对袁世凯的评价,不能不考察清末民初梁袁关系的变化。事实上,梁启超对袁世凯的认识和评价,是随着梁袁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大体来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近20年的时期,梁启超经历了由“仇袁”到“和袁”再到“反袁”的变化过程。“仇袁”最早可以追溯到维…  相似文献   

6.
窃国大盗袁世凯五十岁生日,在北洋公所大摆宴席,有谄袁之徒献上祝寿联:戊戌八月,戊申八月;我佛万年,我公万年。该联上联中的“戊戌八月”是指戊戌政变发生的时间,而这正是袁氏发迹之日:“戊申八月”即指当下袁氏寿诞之日。下联中的“我佛”指慈禧,“我公”即指袁世凯,意在祝颂慈禧、袁世凯长命万岁。  相似文献   

7.
1916年发生的“京钞风潮”不仅使袁世凯政府的财政破产,而且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覆灭。  相似文献   

8.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梁效、罗思鼎之流在大搞影射史学时,近代史上的袁世凯也是他们的题目.何以选中它呢?“四人帮”在上海的一个余党常常说“借一块宝地说说话”,袁世凯这块“风水宝地”便是他们借来说帮话的题目.袁世凯这个题目,是在“四人帮”的帮刊《学习与批判》上抛出来的,时间是在一九七  相似文献   

9.
在袁世凯复辟闹剧中,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中国新闻史上最大的丑剧——伪版《顺天时报》,发行量只有一份,只供刚登上“中华帝国”皇帝宝座的袁世凯“御览”。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条”与袁世凯称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政府抛出臭名昭的“二十一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窥破袁世凯图谋称帝的野心。日本以帝制为筹码对袁世凯进行要挟,迫使其接受严重丧权辱国的条款。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反而加速了皇帝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11.
汤化龙、进步党与民初政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们对立宪派在民初的政治活动研究不够,评价也欠客观和公允。对立宪派的重要领导人汤化龙的评价即是一例。有的研究者因汤化龙支持过袁世凯,就说汤的“政治利益和袁世凯紧密联结在一起,因而为巩固袁的专制统治格外卖力。”或说他“为袁世凯推行专制统治效力。”对其领导的进步党,有人讲其“真正意图就是要建立一个驾驭各党之上的政党,以便控制全国政局,帮助袁世凯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反动政府,以巩固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建立后,“成为袁世凯的反动工具。”对此评价,笔者不敢苟同,拟就汤化龙及进步党在民初政局中的态度与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裨有助于客观、公允地评价立宪派。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史学工作者的心目中,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是“窃取”政权,“窃取革命果实”。本文认为这一结论过于简单,并以事实阐明:袁世凯迫清帝退位,完全符合民族主义反满兴汉之宗旨;他取代孙中山是形势的发展结果,不为“窃取”。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再起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一一年十月袁世凯东山再起,实为袁氏绞杀辛亥革命、攫夺民国总统之先兆。然史家却少有论及。于是,笔者孤陋之心遂生耿耿,妄动愚笔以属拙文,甘负锻于方家同人。 一、袁世凯侨居彰德的隐衷 戊戌政变,袁世凯与帝党结下怨恨,一九○八年西太后身亡,载沣代行摄政,袁世凯就终日不安。一九○九年初,袁在惊惧万状之余,微服天津,住进英租界利德顺饭店。不久,就接到摄政王载沣代发的“回籍养疴”的谕旨。一月四日袁世凯得到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H)担保他生命安全的承诺后,才敢小心翼翼地进京向摄政王“谢恩辞行”,一月六日便仓皇登车前往河南,昔日威风凛凛的袁世凯就这样“被满洲政府用侮蔑的手段放逐了。”令人费解的是袁氏此次罢官并不回项城归旧里,而是“初居汲县,两个月后再迁彰德城北门外的洹上村”侨居下来。笔者以为袁世凯此举正是为他再次出山作准备。  相似文献   

14.
王逸之 《历史学习》2010,(11):38-39
当今中学生在论及袁世凯时,无不一言以蔽之“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见利忘义出卖维新志士,丧权辱国签订“二十一条”。倒行逆施颠覆民国共和……其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袁世凯作为独夫民贼的身份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奇联欣赏     
【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此联可曰“绝情对”。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在对联里这叫对不上。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上联】:洞庭天下水。【下联】:岳阳天下楼。此联为反传统联。重叠用了两个“天下”,看似违反对联规则,实则是一大妙笔。它使楼与湖更为突出,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6.
痛斥袁世凯     
袁世凯很想当皇帝。当时,杨度、刘培等筹安会的六君子竭力拥戴;陈树藩、陈宦等人是袁世凯的亲信,也鼓吹要袁世凯当皇帝。后来,形势对袁世凯不利,二位姓陈的见风转舵,先后对袁世凯宣布“独立”。袁世凯众叛亲离,得病致死。当时人们写了一副对联,嘲讽袁世凯:病起六君子;命送二陈汤。上联点着六君子,下联提及二陈汤,均是中药名。在此,用于袁世凯想做皇帝得病致死,非常恰切。难怪此联一出,就在民间广泛流传。痛斥袁世凯  相似文献   

17.
重评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前期的作为,以“勾结列强”“窃国”定论是不确切的。他获得权力是地主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按照各自的需要与原则主动授予他的。他对列强依靠中有自主,妥协中有斗争。袁世凯成为民国总统是历史合力的结果。这不仅是阶级力量对比的体现、资产阶级性格的表现,同时也是袁世凯由“忠君”到“叛君”转变的结果,是当时各种矛盾、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袁世凯的转变顺应了历史潮流,对社会进步、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起到积极作用。不应由于卑劣的动机及以后罪过而予以抹杀。  相似文献   

18.
《谭嗣同》与变法关键时刻,谭嗣同“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实际上这是一次武装游说。据袁世凯《戊戌日记》载,假装“维新”却夤缘荣禄之门的袁世凯,探悉“朝局将变”,正赶写奏折,想提前请训回天津,听到“新贵近臣,突如夜访”,立即“停笔出迎”。谭说“公受此破格特恩,必将有以图报,上方有大难,非公莫能救”。又说“荣某近日献策,将废立国君,公知之否?”他要袁勘王,率死士杀荣禄,除旧党。袁世凯见他  相似文献   

19.
冯国璋是北洋军阀集团的重要核心人物,素有“北洋三杰”之称,他自小站练兵起就追随袁世凯,鞍前马后,屡经战阵,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崛起和袁世凯军事独裁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他亦被袁世凯视为“肱股”,权居要津。冯事袁二十余年,从表面上看,他们二人“分虽僚属,谊犹家人”①,互相拥戴提携,荣损与俱。然而,揭开这层大小  相似文献   

20.
1982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发表过李永璞先生的《袁世凯做皇帝天数的订正》(以下简称李文),翌年该刊第1期又发表了郭天祥先生的《袁世凯做皇帝还是八十三天》(以下简称郭文).李文认为“102天说”和“82天说”“皆可成立”.但“以第一说为宜”、郭文认为“82天说”“不能成立”,“83天说”“并无错误”.并赞赏一些史家“称袁做了多少天‘皇帝梦’的说法”.此后,这一问题似乎无人再提.好象“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一说“83天皇帝梦”)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