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在于其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植根于生活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成为课程开发者,它是对以传递间接经验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的反动,倡导以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观念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走出了二元论,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1 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是目前在各类教育报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但是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各异。有“课程说”、“学习方式说”、“教学模式说”、“课程与学习交互说”等等 ,更有不少文章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语焉不祥。很多学校在课程说的影响下 ,认为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就是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这样做割断了它与各门学科教学的联系 ,结果“研究性学习”仅仅成了教这门课的老师的事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的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在学科学习中仍搞应试教育 ;还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既作为一个门类独立的课程,又作为一科学习方式.这些均有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所设置的“研究性学习”与中外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又有所不同,它已赋有新时代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研究性学习”被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提了出来 ,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式开始设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 ,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尚待研究 ,因此笔者想就这么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很多 ,对其称谓也不一致 ,常见于各种书籍、杂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 :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观点二 :研究性课程是一种通过儿童对研究型课题作…  相似文献   

5.
美法韩日是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年秋上海率先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以课程计划的形式明确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这标志着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课程中有了正规的地位。那么,国外是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呢?本文将对美国、法国、韩国、日本4国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加以介绍,以引起我们的思考。●美国:中小学以项目和问题为中心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被我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最…  相似文献   

6.
刘杰 《云南教育》2004,(20):24-27
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一语客观上形成了两层含义,一指课程设置,一指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解读与实施》(以下简称《解读》)强调,“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指出所谓“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是指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学论坛》2002,(3):26-29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不禁要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怎样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时代特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性学习”在现实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哪些偏差?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其中突出的是研究性学习。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探讨,我们认为不论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还是用现代学习理论来研究,研究性学习切实体现了主体性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在实处。因此我们在全面研讨的基础上,以天津第三中学为实验点,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领悟与体验。一、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认识1.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相应的研究课题为载体,我们在设计和选择课题时,应把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对于我国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实践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需处理好这样一些关系: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与地域性差异的关系等,以确保“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课程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杜威提倡“新教育”以来,美国中小学始终比较强调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至今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在我国,研究性学习首先在上海起步。自1998年以来,华东师大霍益萍教授深入全国各地十多所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力求探索出。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当今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在开发和实施时,人们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及这种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的类型有何不同,仍然感到难以把握。有的人直接将素质教育的内涵套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界定中;有人主张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课程来开设等等。这种对“研究性  相似文献   

12.
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颁布,使得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仍在探索阶段,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不及时纠偏,很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全面深入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一、课题研究太重“结果”,研究性学习开展流于“形式”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关注思维方法的学习与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和…  相似文献   

13.
曾庆曙 《农村教育》2007,(1):114-115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000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关键,基础教育教学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并成为国内教学领域的热点。在国外,美国动员了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各领域专家、学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共同开发了一套全美科学教育标准,而法国的“研究性学习”已经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预备班统一开设,形成相互衔接的课程系列,“研究性学习”热潮开始在世界性的基础教育中滚动。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课程领域。所谓“研究性学习”,国内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认识:一是…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其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三类领域 :“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与“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 ,其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生中的成功开展对后两者的实施起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者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国家教育部于 2 0 0 0年 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照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差异 ,以期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  相似文献   

17.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对课程的指导、管理等 ,但对课程评价涉及较少。课程评价是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个难点问题。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 ,能够更好的发挥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整个地理课程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一、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理论思考1 评价取向的主体性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的“第四代评价”理论认为 :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 ,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发现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许多认识误区,这直接影响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二是惟科学研究倾向,三是惟学生主体倾向,四是惟学科化倾向,五是惟资源优势倾向。  相似文献   

19.
征同俊 《语文天地》2009,(10):59-60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侯荣秀 《考试周刊》2011,(68):35-36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高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同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的心理素养日益提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