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一词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曾获诺贝尔经济奖的西蒙教授说“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  相似文献   

2.
“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媒体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赫男 《新闻界》2004,(3):38-39
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Michael·H·Goldhaber熏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的《Hot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一文。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也有人标之为“眼球经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3.
注意力经济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 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一词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信息经  相似文献   

4.
图书选题策划应当引入"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策划与"注意力经济"有什么牵扯 1997年,美国的Michael H,Goldhaber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中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资源,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互联网上,可以说谁赢得了网民的注意力,谁就能赢得风险投资者和股票投资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新闻导刊》2005,(5):17-17
“注意力经济”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大爆炸”导致信息由过去的紧缺资源变为过剩资源,人们的注意力转而成为一种紧缺资源,谁能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可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注意力资源与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信息社会存在着信息的相对过剩 ,使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注意力资源是信息利用和信息服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也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新的着力点 ,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注意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启发。参考文献 2。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过剩、注意力资源短缺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商业传播主要方式的广告,应当充分认识到注意力的价值。本文试从品牌符号、明星效应、媒介策略等方面浅析广告传播策略的注意力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注意力经济与图书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相对过剩的时代,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注意力经济就是指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目标顾客的关注并激发其购买行为的一种经营战略和经营行为。书业企业在图书营销活动中也应该关注和运用“注意力经济”来俘获更多的读者,占领更大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权威机构尼尔森媒体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NBA篮球赛中受关注最多的是火箭队的比赛,仅华人观众经常达到2亿人。媒体讲到底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商业社会中最稀缺的资源信息,而是受众的“注意力”。美国学者迈克尔·戈德海伯(Michael H.Goldhaber)认为“注意力就是财富”,“只有赢得广泛持久的注意力并赢得赞誉,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网络奇迹”。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火箭网(rockets.com),其传播的主要手法为突出网络中的中国元素,留住核心的观众——中国或华人球迷。本文就分析这种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中出现了严重的信息过剩。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了真正的稀缺资源。而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注意力经济时代随之到来。由于P2P技术的发明,使得网络共享无处不在。本文将通过对注意力经济的简单概括,网络资源共享和P2P技术使用现状的描述,来分析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网络"公地喜剧"。  相似文献   

11.
丁倩 《今传媒》2015,(2):77-79
互联网发展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渠道由稀缺变为过剩,即信息无限而注意力相对有限,使注意力资源成为一种更具价值的资源。作为传媒经济本质之一的注意力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由此,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现代营销的重点,而微博的出现与发展又对注意力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产生新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过去电视经营者总是强调“观众请注意”,现在这句话已经被“请注意观众”所取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麦克·古德海波也曾指出: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对于电视经营者而言,在如今电视频道、节目数量众多,收视信息较多重复的现  相似文献   

13.
赵蕾 《报刊之友》2010,(7):113-115
当今商业社会中,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点子,也不是天才,而是“注意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每天置身于各式各样的信息海洋中,过量的信息导致了接受者的注意力匮乏,广告接触率严重下降。“注意力经济”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市场机会。面对这种局面,隐性广告的倡导者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是近年来流行的词汇,它是信息社会为媒体度身订做的。在信息过剩、媒体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仅仅争夺用户眼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已经不够了。有专家称中国传媒将走过“注意力经济时代”,步入“影响力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时代的信息认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邹序明 《图书馆》1999,(4):11-14
网络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正确的信息认知可以解决信息过剩带来的危害,处理好信息的质和量的问题,从而节约人们的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正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度不断增长,而人的注意力变得短浅,正是这样短浅使得争夺注意力变得重要,对于信息机构而言,谁吸引越多的注意力,谁就越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多的效益和财富。"注意力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这种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争取注意力成为经济运营成功的关键。档案馆是重要的信息源,是知识与信息组织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机构,因此,在信息过剩的今天,档案馆如果不能有效地获得公众和社会的注意力,档案就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17.
任何时代人类都生活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传媒的发展导致信息环境的变化。人类在这种环境的改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本文以人类进化的注意力经济倾向为主线,从人的动物性、社会性和符号性3个层次,揭示了社会行为主流模式向"注意力行为"转变的事实,明确了人类伴随社会发展的"进化"方向。阐述了信息过剩社会注意力经济的重要意义,为注意力经济学派的理论建立了"人性"分析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泛传播时代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雷 《今传媒》2005,(9):24-25
一、注意力经济:泛传播时代的普遍现象“传播无处不在”在今天的社会更具有现实性,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项活动的成功越来越仰仗信息的传播,传播在时间、空间上的扩张,几乎形成了“一切皆传播”的局面,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传播从原来的配角变为主角,传播的频度和力度已经开始向人类的极限挑战,这就是泛传播时代。泛传播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在信息和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注意力相对过剩,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和文化产品不断增加,吸引人的东西多起来,人们注意力开始不足。20世纪70年代,《报刊文摘…  相似文献   

19.
注意力的经济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社会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就是争夺注意力的战争。广告竞争 ,公关竞争 ,媒体竞争 ,网络竞争 ,表面上看是信息的竞争 ,实质上是注意力的竞争。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环境中 ,更为确切地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由注意力经济构筑的信息环境中。注意力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资源 ,成为消费品 ,是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是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正因为如此 ,高德哈巴(MichaelH .Goldhaber)在 1 997年提出了“注意力经济”的概念 ,高德哈巴指出 ,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引导行动。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人或一群人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媒体作为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络媒体在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战中又尤为激烈。注意力经济是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与分配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及商业运作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性媒体旨为开辟新的注意力战场,获取更多更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本文在注意力经济理论的背景下研究微博的影响力,试图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注意力经济的发展规律,希望此研究成果能为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