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男子单人操项目是世界高水平比赛中竞争激烈的项目,研究以201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操项目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单人操成套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节拍单元占比最高、平均A+操化单元为6个、平均G+主体内容数为3个等;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合理安排动作内容比例、操化动作的多元化发展、三维一体的主体内容编排等,以期为我国男子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及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健美操锦标赛迄今为止已举行了4届。我国运动员参加了第1届和第4届的比赛。从中国选手参加的2届比赛成绩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男子健美操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大段距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科学选材,专项训练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男子健美操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1998年全国第2届健美操运动会男子单人决赛前12名运动员、广州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广州中山大学健美操队、广州中医药大学健美操队和南暨南大学健美操队共12名男单健美操运动员,运动员平均年龄22.5岁,…  相似文献   

3.
宓钟琪 《体育科技》2010,31(2):45-47
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单项目的前8名的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的编排、完成等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找到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星杯”第二届世界健美操青少年锦标赛5月25至27日在中国南京举行来自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地的277名青少年选手参加了少年国际1组(13—14岁)和少年国际2组(15—17岁)两个组别五个类别(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台双人、三人和六人操)的角逐。健美操(Aerobics)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2004年第八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首次加入青少年组的比赛,我国运动员获男子单人比赛第三名。本届比赛,我国有37名运动员参加,取得了三枚金牌、六枚银牌和三枚铜牌的好成绩。健力美——第二届世界健…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健美操比赛中女单、男单、混双、三人项目进行难度数量、难度分值和难度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异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我国健美操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97-2000年四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与我国1999-2000年两届健美操锦标赛中男子单人项目决策成绩前三名选手的参赛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从项目的特点--“力量”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且创新意识逐年增强,创新的难度动作以高级别难度动作为主,动作难,编排美,重创新是当前世界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的显著特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第十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操项目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世界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发展变化,比较分析出我国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方面优势与劣势,找到我国运动员与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差距.研究认为:世界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项目在难度动作的选取和运用上表现出难度动作的均衡性和多样性有所缺失特征;我国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组别、数量和分值的选取上与其他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差别很小,利用率基本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我国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运用比较均衡,编排比较合理,发展方向与国际趋势一致;我国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相比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体育竞技中的发展成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依旧在发展前进,体育竞技的种类多样,其中健美操是结合了形体艺术和体育知识的竞技形势,本文即针对当前国内外的健美操竞技比赛中,男单项目的动作难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影像资料、数据整合、结论分析等方式,来解析不同国家男单健美操中的难度水平,并以此来总结出我国在当前和未来应该进行的调整,以促进整体男单健美操成绩在世界比赛中能够取得更高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季维勇 《体育风尚》2020,(1):200-200,20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2018-2019年全国健美操联赛第四站男子单人操决赛成绩,并研究各分项成绩对总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非常明确得出各分项成绩对总成绩有非常显著差异,由此结论可以得出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2019年全国健美操联赛第四站男子单人操决赛成绩,来研究各分项成绩对总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非常明确得出各分项成绩对总成绩有非常显著差异,由此结论可以得出影响总成绩的因素有完成分、艺术分和难度分。教练员对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成套训练时不能只关注难度的训练,还要进行成套动作的完成和艺术的表现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广体网讯据广体网高玉花讯近期,我院健美操队赴韩国,排球队、田径队赴澳门交流比赛圆满结束。健英操队参加韩国举办的"全球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在集体八人健美操项目、竞技三人操项目、混合双人操项目上获得三项冠军;男子排球队与澳门学界队、澳门队、澳门红蓝球队进行了比赛,三战三胜;田径队参加"2015澳门亚洲城市田径邀请赛"获一金二银二铜。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30局比赛录像观察统计,发现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致胜的关键是靠对方失误送分;要想在世界高水平男单比赛中获胜要抓住主要矛盾——减少自身失误;优秀男单运动员的得分率超过15%,胜率会急剧上升,失分率超过21%上升到25%时,负率会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羽坛男单四大天王的逐渐隐去,新一代各国男单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明显可以发现我国羽球男单已经不再是不可撼动的地位了,一家独大已经成为历史,世界羽坛男子单打已是百家争鸣。本文基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系统,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2018年南京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四强选手中2名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击球得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出石宇奇、谌龙各自的打法特点及战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三段法”对王皓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术进行统计,以及主要是针对王浩正手、中路、反手位置的进攻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乒乓球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ATP官方网站所公布的世界排名前100名的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数据及总积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建立积分回归方程,研究世界优秀网球男子单打比赛制胜技术因素。研究表明,反映发球局的指标:平均每场比赛ACE个数、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挽救破发点、发球局胜率成非常显著性相关;反映接发球局的指标:接一发得分率、接二发得分率、成功破发率也成显著性相关。反映发球局与接发球局的指标成显著性相关的均为负相关。影响世界优秀男子网球单打比赛总积分的制胜技术因素是平均每场ACE球个数、二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参与的全部比赛的分析,根据比赛数据和现场表现,总结与赛队后卫队员的技术特征,结合中国男篮内强外弱的实际,找出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优秀后卫之间的差距,为今后我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及穆雷4位世界男子顶尖选手单打比赛中正手的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位选手无论是发球局还是接发球局中,正手的使用频率被迫呈现出随着拍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且在本方发球局中第3拍使用正手进攻的频率最高;高水平的正手主动变线,深落点和大角度的连续进攻,及善于使用正手大斜线与反斜线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是当今世界顶尖男子职业选手正手战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资料等方法,对2009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决赛中两人的发球、接发、网前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等方面对两位决赛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为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柔力球运动员技术水平是决定其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目前代表该项目最高竞技水平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竞技柔力球比赛,男单和女单八强选手的24场比赛的技术使用率、落点、得失分和拍次等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深入探索男单和女单选手的技术优缺点与异同点。结论:(1)发球方面,男单以正手发网前球为主,女单以正手发高远球为主,但发球技术的稳定性、落点的准确性、发高远球的高度和远度都有待提升。(2)接发球方面,男单和女单都主要以高接低抛进行前后调动和网前左右调动为主,且男单的抢攻得分能力更为突出。但不论防守还是利用旋转球高点进攻,都存在回球线路单一的问题。(3)相持球方面,男单和女单多以高接低抛进行前后调动和网前左右调动为主,但打法上都偏向保守,进攻意识偏弱。(4)男女得分主要来源于对手的非受迫性失误,失分的主要是自身的非受迫性失误。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王皓2004—2012年三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失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王皓奥运会比赛失败的原因。结果表明:王皓三届奥运会男单决赛失败的共同特点是发抢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都比较低;其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单局连续失分比较高,单局一次最高连续失分为8分,而且单局中普遍至少是两次连续失分的结合;王皓与柳承敏、马琳、张继科比赛中发抢段失分率都在45%以上;接抢段二、四板主动失分率在降低,但被动失分率在增加;相持段中第五、六板的失分率高达4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