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永  王砚萍  马宇 《科研管理》2015,36(10):58-65
政府对企业RD资助可能产生挤出效应影响资助效果,现有研究在理论解释上存在不足,且较缺乏定量依据。以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结合制度约束变量,采取两阶段计量方法完成实证检验:第一阶段,以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发现政府RD资助由于制度约束挤出了企业投资,制度约束构成挤出效应的重要来源,地区间挤出水平呈现明显阶梯型差异;第二阶段,采用Malmquist DEA方法对创新效率分解,发现制度约束通过挤出效应抑制了规模效率的提高,主要受到资源在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间分配方式的影响,通过资源配置机制改进能够降低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与制度视角探究了制度质量对离岸服务外包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关系.在建立了包含制度因素的国际贸易模型基础上,选用了132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总样本及分样本计量结果均表明: 离岸服务外包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技术进步;制度质量与离岸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呈正相关关系,即经商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经济自由度及政府治理效率等制度方面越好的国家越能从离岸服务外包中获得国际技术溢出.上述结论对于我国进一步提高服务外包竞争力及承接更高端离岸服务外包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是我国当前的重要背景,有效的制度变迁需要理性的制度行为人,以提高的制度变迁的效率。文章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制度变迁的内在关系入手,发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制度行为人的理性程度以推动制度变迁,从而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四种制度变迁效应:能力效应、信息效应、动力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资源科学》2014,36(10):1993-2002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间反演检验。因此,各省份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尤其中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科技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资源是实现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已有文献中鲜有将科技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本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和相关制度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作用的总体效用和阶段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资源通过调节生产要素产出效率变化而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这种作用表现出了较强的差异性和阶段特征。研究结论具有以下启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而不是单纯地增加科技资源投入;合理科技资源配置,需要权衡直接效应和短期效应,协调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以制度完善来培育创新机制,而不是通过鼓励创新行为。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优化多种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开展了四方面研究:①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不考虑和考虑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分析其时空格局,发现非期望产出显著降低整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环境因素对四大地区的制约强弱排序依次为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②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各省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揭示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变机理,发现相邻省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的集聚特征且呈现增强态势;同时呈现相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变化趋势不显著;③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影响程度,发现工业三废对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工业废水排放量次之,工业粉尘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小;④提出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科技资源配置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分别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静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程度、环境治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这3个因素的正向提高能够促进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相对值并没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陕西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环境、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相似文献   

8.
刘志明 《学会》2017,(8):6-14
基于2006—2013年中国扶贫类基金会的相关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产业集中率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研究了中国扶贫类基金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演化趋势,并对影响地理集聚的因素及集聚效应进行了探索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扶贫类基金会地理集聚特征显著,不同类别间地理集聚程度差异明显;中国扶贫类基金会地理集聚具有显著的地域梯度特征,东部地区是扶贫类基金会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且这一集聚趋势还在进一步增强;扶贫类基金会产业地理集聚具有明显的连片化特征,中国大部分省(市、区)扶贫类基金会产业属于中度地理集聚;中国扶贫类基金会地理集聚表现出逐步下降的发展趋势,其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五种类别间表现出一致的阶段性特征;影响扶贫类基金会地理集聚的因素很多,包括贫困需求、资源供给和制度环境等,地理集聚给组织发展带来众多正面效应,包括共享劳动力市场、知识溢出和降低成本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慧 《资源科学》1998,20(5):18-25
本文从农业资源配置的涵义出发,讨论了不同层次资源配置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业资源配置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资源各要素综合匹配不佳,地区间配置不均衡,部门配置优先种植业,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影响农业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即:自然因素是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农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外部保障条件和手段,生态因素则是农业资源配置的必要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价格扭曲、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机构知识库的制度效率及其对著作权制度的促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机构知识库是机构或组织在特定范围内收集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保存,通过开放获取最终达到促进传播和共享目的的知识库.其优点在于使信息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收集、传播、共享及保存.机构知识库从成本--收益标准及资源配置论角度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可以将其优点借鉴并运用于著作权制度,提高著作权制度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投入、科学技术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选取要素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此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CCR- BCC交叉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间中国沿海1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政府资金投入、海洋药物研发经费投入、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是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第1等级有浙江、山东和广东,第2等级有江苏、上海和辽宁,第3等级有福建、天津和河北,第4等级有广西、海南。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制度学说、科斯定理、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寻租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支理论分析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新资源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观问题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所谓资源观,指的是人们对资源问题的带根本性的看法。一切与资源的探索与评价、规划与配置、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工作,都受着资源观的显著或潜在的影响,不同的资源观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带来不同的效果。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有新的资源观。在此,主要讨论资源的时代观、地位观、辩证观、系统观、层次观、发展观、开放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法制观等10个资源观,用以阐述对资源问题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将合法性与以往被认为在战略实施中起支持作用的资源作为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它们对中国企业制度创业战略选择的影响。提出一个合法性与资源约束下的二元制度创业战略选择框架,认为企业根据合法性对其当前运营的重要程度,以及企业受到的资源约束的强度的不同,会倾向于选择优先/重点实施、暂缓实施、并行实施或者拼凑实施某种制度创业战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市场要素供给结构,为资源配置提供了新机制,基于2011-2018年中国城市层面和技术企业个体层面的数据,使用“VHSD-EM”模型从多维指标体系评价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技术企业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技术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在替换变量和引入工具变量后,其配置效应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使用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技术企业的资源配置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使用空间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技术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企业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研究意义:从企业微观层面加深了对数字经济红利效应的理解,对提高资源配置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30个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存在"资源诅咒"的同时,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挤出效应的角度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并对门槛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显著的存在基于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2)资源依赖度是产生诅咒的关键,丰裕的资源虽然和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其对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影响是负相关的,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另外实证结果还显示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但是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孙刚 《科学学研究》2018,36(2):249-263
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简称:“科技认定”)视为特定的政企创新联盟和科技资源分配机制,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年度专利申请量反映其创新绩效,重点分析了在不同政府治理和公司治理环境下获得“科技认定”资质对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获得“科技认定”资质后,民营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且随着预期政府代理成本或公司代理成本的减少,“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改善外部政府治理和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将显著优化“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环境。总体上,较之“政治资源诅咒”效应,“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扶持之手”效应占主导。本研究指出,发挥“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功能依赖社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内部创新资本有效利用。本文协调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研究提供的不一致的经验证据,对厘清政府在构建普惠性创新治理环境体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关于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对单项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较多,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研究的较多,将两种尺度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越来越重视资源配置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及其能否满足特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方法逐渐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变,在定量研究中,较多使用一般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决策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越来越重视以3S技术为基础,结合专业模型进行模拟,为水土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科学决策支持,但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区域性的支持系统。通过重点对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量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今后的研究应当重视:①进一步完善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与区域特点相结合,利用系统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宏观尺度上的优化配置;②加强GIS技术与定量模型的契合;③着力解决若干重要的科学和实践问题,如: 特定地区生态效益的量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比例的确定、生态需水量的理论与方法、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农业节水与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等;④开发建立流域水土资源优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