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利用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布拟合理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的蛋白质侧链空间结构进行统计分析.以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生物分子三维结构数据库PDB为基础,利用沈世镒教授提出的对多氨酸残基侧链碳原子间距离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信息论中的熵函数等相关知识,给出了不同位置、不同氨基酸残基种类对侧链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过程与非点源污染--小流域的农田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入手,分析小流域农田景观结构及其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发生发展的影响,从有助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角度,对不同的农田景观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农田退化主要指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区系的变化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本文从农田荒漠化、农田盐碱化、农田污染以及农田肥力下降四方面阐述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并从农田理、化修复与生物修复角度介绍了当今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SL反式剪接过程中,生物利用SL RNA分子上的SD位点和pre-mRNA分子上的SA位点,在剪接体的作用下,将SL作为小型外显子加到pre-mRNA上形成成熟的mRNA。SL反式剪接这一古老的生物学过程在那些进化缓慢的分子中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同生物间的SL在大小和组成上有时差别很大;个别生物中还存在着组成完全不同的两种SL,它们在pre-mRNA的加工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几乎所有的SL RNA在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包括5’末端的TMG帽子结构、保守的SD位点、Sm位点、SL RNA二级结构等。由于pre-mRNA在转录过程中丢失了SA位点或获得了SD位点,大多数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SL反式剪接方式,而这种丢失可能是导致脊椎动物C值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生物质能源,以湿地植物芦苇秸秆为原料,利用限氧裂解升温法制备了不同温度下的生物炭,表征了其基本特性,并开展了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以研究热解温度与生物炭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50~700℃,生物炭产率下降9.79%,灰分、碱性及比表面积变大;C含量增加,O和H含量减少,可利用性N和P含量降低;脂肪族基团减少,芳香化明显,稳定性增强;微孔结构发育,吸附性能提高;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反应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吸附速率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植物生物炭的应用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物结构的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生物结构的典型特点即直观。本文主要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中采用的相关教学手段,强化结构观察中的层次性,利用不同教学资源,挖掘结构名称内涵等方面实现多维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结构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 ,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栖息环境 ,分析各种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态学知识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教会学生进行生态调查 ,谈一谈我们的做法。1 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一般包括 :①非生物因素———测量气温、水温、大气湿度 ;观察光照强弱 ,有时还要看看周围是否有工厂、农田 ,是否有污水、废气排放或是否有农药、化肥堆积等等。②生物因素———在调查的地块中 ,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名称。观察和寻找上述植物上的昆虫 ,用捕虫网在植物上扫一扫 ,往往就…  相似文献   

8.
农田种植优质牧草,尤其是利用农闲田,发展高效“粮—经—饲”种植结构,拓展生产空间,发展养殖业,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沈阳、大连、丹东、葫芦岛四个城市共计134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以生物课程为例分析并评价了辽宁省初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的初中学生生物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水平处于中间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水平学校的学生在兴趣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科学世界观和意识与责任感两个维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物教学的开展,表现在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丰富的生物教学资源;开展好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生物的第二课堂;利用互联网及时为学生消解疑难;利用自建网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态经济区各行政区景观类型多样性、斑块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景观类型齐全,以耕地为主,但分布不均衡;景观破碎化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尚好,但随着人为干扰加剧,一些关键景观要素如湿地、林地、农田等破碎化趋势加剧;该区域还存在湿地退化,林地分布较不均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格局较分散的特点.为防止景观进一步脆弱化,生态经济区应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功能区划,加强湿地等种子斑块保护,并采取有效生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货币、开发型、产权型、保障型等几种安置模式作比较分析,为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管子·权修>篇提出了外可应敌,内可固守;赋敛厚矣,民力竭矣;审度量,以闲之;取民有度,用之有止;积多者,其食多;野不积草,府不积货;国之本也,人之本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厉民之道,治之本也等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合理规划、良性发展、均衡负担、调剂利益、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制定限额、节约资源、多劳多得、报酬合理、收支平衡、杜绝危机、培养后生、事业兴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教育在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和人民健康之间的外部收益,结果表明:不同层次教育水平具有不同的外部收益,因此,从效率角度上讲,政府在不同层次教育应承担不同的财务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初等教育的外部收益比高等教育更大一些,因此政府应给予初等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这些研究结果与通常采用教育社会收益率得出的结论相一致:“随着经济发展、整体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外部收益有所增强”的立论没有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以“双师”为主要特征的构建取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采取“校内提升”与“送厂锻炼”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与局限性。转变管理理念,鼓励广大教师直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其社会服务能力,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创新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与公平矛盾的解决方法取决于一定生产力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国情、世情、社会主义市场规律以及实现高层次的公平等需要决定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提高效率、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行土地制度下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细化"和富裕农民选择离开农业的趋势,是当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陷入困境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原因.合理的农地产权和流转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当前,加快破除土地制度,促使农业生产向资本和技术集约方面转变,培育富裕而自信的现代农民阶层,是农业职业教育获得发展的基本条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都应该为此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耕地锐减、质量恶化,严峻形势。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来实现我国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假设成了当今主流或正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中很多的误解和偏见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障碍。其实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是约束条件下的自利人,也是道德的、推动公共利益增长的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经济人”的产生有其来自于生命的、生产方式的两方面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历史的“经济人”是遵守规则与传统的、具有一定的自利动机、精明并且追求高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人。立基于“经济人”人性复杂的理念,我们应该不断调整由传统的阶级同一性理论所确定的体制设计,以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耕地利用等别成果,采用聚类分析法和 GIS空间分析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并与传统的基本农田划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传统划定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强,但是保护区域的分布的却非常均匀。由于利用等别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比较科学、客观地将高质量耕地划定为保护区域,与当地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指标发展矛盾冲突。因此得出:杭锦后旗基本农田划定应结合两种方法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