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本来面目描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观念,深入认识传统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自身的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既有被正统文化所接纳的士人小说,也有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通俗小说,还有由近古市民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近代公民小说。而反映这些小说的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必须对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说明,才能建构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  相似文献   

2.
萧相恺先生是知名的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专家。数十年如一日,他在中国小说史领域孜孜矻矻、辛勤不懈地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的专著《宋元小说史》、《世情小说史》(署名向楷)、《稗海访书录》、《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史论》,以及他编纂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与欧阳健先生合作),主编的《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校点的《宋元小说话本集》、《宋元说经话本集》等,均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并为学界同行赞誉称道。  相似文献   

3.
才学小说是清代通俗小说的一个特殊门类,适应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和文化需求,同时也是士人逃避政治迫害和展示才华的一种尝试.康熙后期成书的《女仙外史》是其滥觞,乾隆、嘉庆时期出现的《野叟曝言》《蟫史》《燕山外史》《草木春秋演义》是其发展,而《镜花缘》则代表了才学小说的最高成就并确立了才学小说作为通俗小说一个类别的小说史地位.不过,通俗小说只有采用通俗的文体讲述通俗的故事,才能获得最佳的通俗效果.而才学小说在小说中大谈知识与学问,多游离于人物描写之外,不但破坏了人物形象的完整,阻碍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也损害了小说营造的意境,违背了小说以人物塑造为职志的艺术规律,因而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获得读者认可的.故道光以后才学小说式微,仅有《如意君传》《白鱼亭》等为其余响.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不是写社会黑暗、官场腐败的反封建反腐败的政治小说,也不是写新兴商人悲剧的经济小说。《金瓶梅》是一部性小说,是全方位揭示晚明社会性纵欲风气的性小说。它在中国性文化史上、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小说艺术发展史上、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宝库中的两件珍品。这两部小说在我国长篇通俗小说中出现最早。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长篇通俗小说的创作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然而,这两部小说到底成书于什么年代,对确定我国长篇通俗小说产生、成熟的时间,对研究通俗小说自身演变发展的历史及小说产生的礼会原因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这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造成这个难解之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明代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追溯了中国古小说的源头.科学地提出“小说,正史之余也”的论断,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中叶前中国古小说的发展状况,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为后世治小说史提供了参考。同时.从弘扬白话通俗小说的目的出发,笑序还涉及到有关白话通俗小说的理论问题,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7.
明代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追溯了中国古小说的源头,科学地提出“小说者,正史之余也”的论断,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中叶前中国古小说的发展状况,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为后世治小说史者提供了参考。同时,从弘扬白话通俗小说的目的出发,笑序还涉及到有关白话通俗小说的理论问题,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8.
范伯群先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图书,获得了诸多奖项,是极为重要的中国当代学者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在该书基础上,范伯群、徐斯年、刘祥安三位作者选取了最杰出的通俗小说代表作,重点介绍,完成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略》一书。文章回忆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略》的选题诞生、外译立项、作者约请以及组稿交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往往不是呈现在小说家与理论家的宣言和理论中,而主要渗透在小说家们的作品中。因为文学观念不光是宣言,它并非全由一人发表,然后大家起来拥护或反对。它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按照不同的理解,以文学实践本身对它进行表述、补充和认同。总之,它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小说除了其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外,还以每一部作品向人们宣告作家对自己所采用的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从而显示出观念的进化。在《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在小说观念上对前人的承袭和反拨,也可以发现它对后代志人小说观念的启示和规定。它的出现,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考论编》收集了萧相恺先生三大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通俗小说研究,以《水浒传》为起点,逐步深入宋元话本小说、《西游记》等其他小说作品及流派;二是对整个古代小说从文献角度进行一番梳理,其成果扎实而厚重;三是文言小说的研究,所论作家作品都是前人很少涉及或未曾涉及的,所征引文献也有不少为首次披露。其研究个性与风格大致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具体作品的深入考察与小说史的宏观把握相结合。二是考证与论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侧重于文言小说方面,但其对于通俗白话小说亦相当重视,尤其对于<水浒传>的研究,涉及作者、成书、版本、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胡氏对于其他通俗小说亦耳熟能详.胡应麟的通俗小说研究在古代小说研究史中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由发生、发展而至昌盛的时期,正是洛学的兴起和传承时期,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的不谋而合,使洛学传承与古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倾向发生了特定的联系.通过对洛学传承的中兴期、叛逆期和复兴期的文化精神折射于明代通俗小说的考察和研究,明确了古代通俗小说创作倾向与洛学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影响,归纳和总结了洛学与小说发展、与小说思想发展有关的规律,揭示了儒家文化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清白话小说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材料,其中大量的方俗语词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研究这些特殊的词语对汉语词汇史、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及古籍的校勘整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摘取明清白话小说俗语词十余条,分“字面普通而义别”、“字面生涩而义晦”及虚词三类,试加诠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古代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朝鲜时期(1392—1910)与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在时间上大致重合,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评点的繁荣时期,故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是以评点本为主体的,并影响了朝鲜古代汉文小说评点的产生和发展,还逐步改变了朝鲜朝文人对于小说的认识观念。  相似文献   

15.
巴人乡土小说的民俗描写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表现在对封建宗法制家族的揭示,另一方面则运用民间故事提炼小说的题材。与30年代“左翼”乡土作家不同的是,巴人在挖掘农民抗争意识和行为的同时,对农民性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因此,作家乡土小说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悲剧性的审美蕴涵。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涉及爱情生活的作品中,对“墙”的描写是一个常见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却非常深厚,因为它已经形成一种意象,并对中国古代通俗文化以及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受消费文化影响,小说的影视改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常态:不仅古典小说名著被一再翻新,网络小说也开始逐渐成为影视的关注点。随着文学视觉化、娱乐化功能的加强,改编剧的消费性愈加凸显。古典小说名著和现代流行网络小说以其与生俱来的影视改编品质吸引了众多改编者的目光。小说文本的先天优势、市场策略的近乎完美、加上典型手法的灵活运用,小说和影视之间擦出了别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黄伯耀的小说观念丰富而独特,却没能引起与之相当的重视。他充分肯定了小说巨大的社会作用,也意识到小说源于社会生活的性质;他对我国古代小说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并关注到因为国人的误读而导致很多小说蒙受不白之冤;他还十分重视小说在国民大众中的普及,并指出普及的办法。黄伯耀的小说观念丰富了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宝库,足以引起重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时间是理解中国文学现代性重要的思维视角,它规约着人们生存实践的心理结构,是考察社会文化变迁和历史进程的重要维度。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肇始于传统历史观的崩溃,鲁迅的小说贯彻了一种现代的时间意识,对革命时间现代性进行了理性探究。定位于"中间物"的鲁迅着力于对旧的时间意识的扬弃和新的时间观念的建构,并与文本所生成的意义结构相关联,共同参与了中国新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鲁迅以浙东地区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吴越民俗文化为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无数具体生动的素材和大量的人物、事件原型。鲁迅在吴越民俗文化中心生活了二十余年,吸吮了吴越民俗的养料。在他的小说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吴越风俗民情画,表现出对浙东故土深深的眷恋及对故土人民深深的爱。可以说没有吴越民俗文化这股清泉,就浇灌不出鲁迅这棵文坛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