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课程的改革,挑战与契机并存,课程观的更新又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用什么样的课程观来指导课程设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生命”,“和谐”等理念,以生态课程观的发源,发展为切入点,对生态课程观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论职教课程改革的“多元整合”策略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教课程改革的“多元整合”策略思想应包括:课程观的多元整合——多元互补、博采众长,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职教课程观;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中各个成分的多重、多种综合,选择有价值的现代职教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架构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3.
谈课程观与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第五章有这样一段话:“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这段话提出了关于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关系的一个观点———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我认为,这个观点是课程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理解这一次课程改革精神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一把钥匙。所谓“课程观”,就是人们对课程、课程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课程观是课程建设的指导,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对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观各因素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观。  相似文献   

5.
构建符合时代精神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体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课程观,树立新型的、开放的大课程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观念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的课程观:倡导课程综合化;(2)开放的课程观:关注个性化的学习权力;(3)大众化的课程观: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4)发展的课程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均衡地发展;(5)适应性与可选择的课程观:倡导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  相似文献   

6.
何谓“课程”,这是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课程就是教材”,这是我们不曾有过丝毫质疑的结论。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一传统的课程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传统课程观及其局限传统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而知识以教材为载体,因而课程就是教材。在这种“课程即知识”的价值取向中,教材版本虽不断更换,但课程实施者难于抵抗根深蒂固的狭隘课程观的同化,负面影响依然十分突出。1.教材中心。“教材中心”最大的特点是“教材至上”和“知识中心”,最直接的表现是“只见书本不见人”。其弊端至少有3:一是削弱了课程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之初,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革,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是课程自身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而课程观的更新又是综合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于是,相对于如何设置综合课程而言,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用什么样的课程观来指导综合课程设置。生态课程观是当前可以利用和借鉴的课程研究形式,对于综合课程的设置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是以科学探究为主线,整合了自然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四门学科知识的一门理科综合课程。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总观全国初中课改形势,仍以分科型课程为主,综合型特别是理科综合即选择科学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在全国为数很少。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科学课程的实验区校,应该是“弱势群体”,但就科学这类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又应当是改革力度较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雷彩 《教育与职业》2012,(23):100-101
现代课程改革体现人文精神和生态主义的课程观特点"。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展示了人文精神和课程生态观的本质。它给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英语课程改革带来启示,指出课程设计应"以表现性目标"为价值取向,以开放的、有弹性的模式为实施手段,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达到认知、情意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生态理念强调运用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构建幼儿园课程。我们以生态理念审视园本节日课程构建历程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重”庆典(结果),“轻”课程(过程);二是“重”节日主题实施,“轻”整体课程架构;三是课程成效的评价不充分,推动课程发展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和谐共生作为我园节日课程的价值取向,明晰生活化、经验化、游戏化、情境化的课程理念,确定系统整体的课程目标,筛选适宜关联的节日课程内容以及师幼共构“3+N个节日项目活动”课程实施路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节日课程生态支持系统,助力我园节日课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1年起,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次设置了综合课程。综合艺术课程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打破传统艺术分科的界限,在艺术学习和艺术实践中,注重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艺术领域与其它非艺术领域的联系;强调知识技能与人文主题的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目的。根据教育部的规划,综合艺术课程从2001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有关实验区推广实验。综合艺术课程在我国的改革实践中已取得了经验,实施综合艺术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目前实施综合艺术课程也存在困惑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地寻找相关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综合艺术课程从2001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有关实验区推广实验。本文肯定了综合艺术课程自实验以来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目前综合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重点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实验模式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高职创新课程体系应追求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体现科学、技能和人文的融合,具有开放性与个性张扬等特征。创新课程体系应追求一种“融合”课程模式,即学科课程与技能课程的融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融合;实践课程与体验课程的融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校本课程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选择美国的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中密执根社区学院、德拉维尔社区学院和杰斐逊社区学院等四间社区学院有代表性的副学士学位专业各一个,分析其课程设置,然后进行比较研究,就其设置特点进行概括。美国社区学院的副学士学位课程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独具特色,转学性课程强调综合素质,宽厚基础,应用性课程强调职业性和应用性。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开设选修课。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四个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学教育专业课设置要重视基础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选择性四个取向,并在课程设置的理念、结构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开放特性的课程体系,这既是专业建设的要求,也是与小学教育职业当前和未来的实践相匹配的要求,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专业方向发展与专业课程群需求、实验教学综合平台及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两方面,探讨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设想及实践。即在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基础上,增设金属材料工程与技术综合实验,按照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多层次系统布局,建设二级实验平台及模块化教学实验方案,形成层次合理、功能基本齐全、规模适当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校教学改革在现有框架内难有大的突破,必须实行课程理念的转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型。可将高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其中学术讲座课应占有重要地位;变知识灌输为教学与科研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变长课程为短课程,减少每门课的讲授时数;建立现代教学评价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全面理解学术水平的内涵,大学教师也要懂教育。  相似文献   

18.
韩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总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它们的主要特征有:从课程目标看,要造就面向21世纪的"新的韩国人";从课程管理看,要分化课程编制决策权;从课程设置看,要设置综合课程;从课程周期看,周期明显缩短,密度逐步增大。这些大密度的课程改革为韩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人才,并最终缔造了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思考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面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新格局、新要求,就如何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鲁东大学对创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了实践探索,从培养模式到组织重建、从职前教师培养到职后教师培训,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逐步构建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明晰基于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的顶层设计的课程意义,通过对教师、儿童、课程这三者的独特的课程理解,从学校原有课程项目出发,走课程架构和课程统整的路径,设计课程结构和综合课程内容,开发属于学校自己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