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木生 《江苏高教》2005,(5):104-106
当前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做得还不足。为此,高校首先要增强育人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是引导大学生自觉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各育并举;三是加强人文教育;四是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六是给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主体性教育的目的;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主体性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教育、高校主体性教学、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交往、高校主体性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笔者系统地论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群众路线教育从思想上、方法上、实践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出了必要性和新要求,其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牢牢把握新时期大学生需求特点,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新体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按照"一切为了群众"的要求,创新有利于学生个体全面、良性发展的个性化工作格局;不断优化整合高校资源,确保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辅渠道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人本质是“实践性”、“社会性”和“全面性”的统一体.全面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质思想对确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同他人和社会关系.人的“全面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政 《成才之路》2023,(32):13-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高校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软管理”,创新多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软管理”,强化辅导员素质提升“软管理”,加强社会实践“软管理”,加强学生干部引领“软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观是立足于实践的科学环境观、先进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绿色生活消费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自始至终要遵循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知行统一的总体要求;遵循和贯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教育原则与“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个性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高教改革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要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个性发展。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加强课外创新活动体系和高校创业教育机制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先天不足”;在大学阶段,在不少高校中又“后天失调”,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9.
走向生本关怀:就业困难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遭到外界质疑。实践能力是反映个体主体性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前国内高校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存在概念认识、培养理念、态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借鉴英国“基于行动的能力教育”改革经验,高校应明确生本培养价值取向,理性处理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生本取向与外部取向之间的关系,真正“关怀”学生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指导思想。当今高等学校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文章通过湖南农业大学“六求”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实践,认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