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李敬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动作的上板起跳、第一腾空和推手、第二腾空翻转等主要技术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及参数,并提供了此类动作的训练方法,对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此类动作、提高跳马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跳马运动的各阶段技术间有极为密切的因果关系。高速助跑是完成高难度、高质量跳马动作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助跑跑速的训练应在正确掌握助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素质的训练进行。要进行跑的专门练习、跳马助跑的模拟练习和正式助跑的巩固练习,以达到跳马助跑整体技术的正确掌握。在助跑技术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上板技术决定着起跳技术的质量,而起跳对跳马的总的质量又具有决定性意义。上板不能以过高的抬摆腿方式进行,以免重心沿抛物线升高而影响水平速度。注意上板时身体保持垂直,以利用身体重心的下降速度加大对助板的冲击力量。起跳要有足够的第一腾空垂直速度和要有利于加大第一腾空的转动力矩。起跳时获得大的垂直速度、快扶马、缩短第一腾空的时间、增大扶马时的垂直速度是提高跳马第二腾空的关键技术。采用何种推手技术,需依动作类型而定,一般的手翻类,可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大推手方向的径向速度上,而且推离角可小些。不同的推离技术决定不同的腾空效果,选用时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跳马动作多种多样,但每个动作之间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完成这些动作的基础就是其基本技术。这些基本技术分为助跑、上板、起跳、推手、第一腾空、第二腾空、落地共七个阶段。上述七个阶段既是有一个阶段掌握不好,对完成整个跳马来说也是很大影响。完成每个阶段的技术,都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如助跑的速度、起跳、推手的力量和方向,腾空的高度和远度以及落地的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跳马推手对提高跳马第二腾空高度和动作质量极为重要,是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技术。李宁夺得第六届世界杯赛跳马冠军,主要在推手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使第二腾空动作做得又高又飘,从而战胜了世界强手。目前跳马发展重点仍然在第二腾空,此阶段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大,因此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跳马的推手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跳马的技术水平,改变我国女子跳马的落后面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跳马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历史回顾,同时,从跳马动作技术本身出发,把跳马技术分为助跳上板起跳、第一腾空、扶马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六个阶段,并对六个阶段的技术分别进行了生物力学阐述。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各阶段的合理技术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跳马推手对提高跳马第二腾空高度和动作质量极为重要,是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技术。李宁夺得第六届世界杯赛跳马冠军,主要在推手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使第二腾空动作做得又高又飘,从而战胜了世界强手。目前跳马发展重点仍然在第二腾空,  相似文献   

7.
目前,女子采用后空翻类动作较多.由日本运动员塚原开创的直体后空翻动作,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女运动员所采用,并在推手第二腾空后,向多轴多周发展更为明显.可以预见:这种第二腾空又翻又转的复合类型动作,将是跳马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李翠玲跳马塚原直体后空翻推手阶段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跳马是器械体操中唯一只需用3—3.7秒钟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动作的项目。“快”成了它不同与其他项目的主要特征。助跑、上板、起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这七个阶段成为跳马的完整动作过程。但是,快速的助跑,迅速地起跳以及急速的推手,这三个阶段是跳马中最基  相似文献   

9.
<正> 1 前言跳马前手翻类动作的推手技术对于前手翻前空翻,前手翻前旋等一系列前手翻类高难动作的发展和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第二腾空重心抛物线的高度和远度,是这类动作的关键问题,而推手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第二腾空抛物线的高度和远度,显示其动作的质量也正在于这一环节。前手翻腾越是这类动作的基础动作,制  相似文献   

10.
跳马中的助跑、起跳、推手要求“三快”的力学原理李美莲(梧州市业余体校)跳马是竞技体操中唯一只需用了3~3.7s的时间完成全部动作的项目。"快"成了它与其他项目不同的主要特征。助跑、上板、起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这七个阶段成为跳马的完整动作...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掌握高难动作是女子跳马发展的趋向,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10分起评动作,是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仍将集中在"踺子后空翻"、"侧手翻"、"前手翻"和"踺子转体"四种类型的动作上,以"直体"完成不同类型的两种动作,是当今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特征。"前手翻类"动作的发展潜力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力度将加大,"踺子转体类"动作的完成将倾向"转体180°";而采用"笠松"侧手翻来尽快提高跳马动作完成难度的选手将会增多;确保动作质量及落地稳定是跳马比赛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跳马团身前空翻起跳动作在跳马竞技中并非惊人的动作,但每个惊人的跳马动作几乎都和它的起跳技术相关连.如果在启蒙阶段起跳动作还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缺陷,会给今后的跳马训练带来危害.为此,起跳技术的好坏对完成掌握跳马动作的质量尤显重要.通过对跳马团身前空翻起跳技术原理与训练中容易产生的误区以及有效的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共同切磋探讨,以推进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3.
对女子跳马踺子上板类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操动作技术的研究,其实质就是对最佳化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从踺子上板时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踏跳和起跳阶段运动参数的变化。第二腾空运动参数的四个方面,对女子跳马踺子上板类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改变我国跳马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类跳马动作,揭示这类跳马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方法: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R180"),以及程菲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程菲跳")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对三组跳马动作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主要关节的位移、关节角度、身体翻转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动作踏板时重心水平速度基本相同,踏板及推手阶段关键位置的关节角度相近,但"程菲跳"推离马重心垂直速度和第二腾空时间明显高于"R180",第二腾空转体角速度略大于"R180"的3倍,而翻腾角速度略小.结论: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类跳马动作触马前的技术动作基本相同,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需要更高的推离马垂直速度和更快的第二腾空转体角速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2006年新规则下的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向.以"直体"完成"结构组和第二腾空均不相同"的两个动作是当今世界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趋向特征;掌握"结构组和第二腾空均不相同"的两个6.5分、乃至更高A分价值的动作是众多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而高难度下的"高质量"还将是未来大赛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跳马技术发展相当快,2005年出现“程霏跳”很好的诠释了跳马技术在国际跳马中的重要地位.发展趋势表明跳马难度化发展对踺子上板要求越来越高,对踺子上板技术的研究与教学方法探讨对跳马技术动作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的跳马器械改变后 ,男子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是该类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 ,其难度分值为 10分。目前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掌握此动作的运动员人数甚少 ,该动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三维录像及解析处理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陆斌两人完成此动作 ,进行了技术分析与诊断。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动作的内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 ,为运动训练及技术创新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生物力学角度诊析跳马推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升  李涛飞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75-176,178
跳马技术中上板踏跳及合理的推手是影响跳马动作质量的关键技术。文章从生物力学角度以支撑臂肌群工作能力对跳马支撑的主要时机加以分析,探寻跳马第二腾空高度和远度的新的教学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三维DLT方法对优秀运动员所做的跳马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得知在起跳的时候,身体的关节角度是不同的,特别是肩的角度。踺子上板和助跑起跳上板具有很大的区别。在起跳的第一腾空中,其时间小于到最高点的时间,所以反映出快速撑马完成第一腾空。第二腾空时间最长达到平均值1.03秒,最高重心高度在2.85米,完成高难动作。在第二腾空开始的时候,增加旋转的角速度要屈臂,紧抱躯干。同时转体是表现为先慢,后快,再慢的变化。快速的助跑和达到最高的第二腾空是完成难度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