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为了提高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采取的一种研究范式。"为行动而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的行动研究基本理念,与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在观念与素质上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契合性。高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是应为和可为的。高职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结为:确立"实践-理论-实践"研究观,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探究。开展行动研究,是有助于高职教师个体"双师素质"培养和高职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形成的一种值得导入和推广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汉语教学中的"行动"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汉语教学行动研究是一种由汉语教师组织的,旨在解决汉语教学实际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它突出强调教师的研究主体地位和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行动研究对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就如何在汉语教学中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行动研究理念在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引入,实施关键在于"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要素。计划是基础,需明确所研究的问题,做好研究计划;行动是关键,实施路线按照"参与—改进—公开"进行;观察是重要环节,对教师及其研究团体的行动背景、实际环境、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进行监督;反思是目的,反思的同时并制定下一阶段研究的计划。坚持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视问题为课题、工作为研究、教师为专家的方法,建立以研究为理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实践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4.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结合范式及其相配套的研究取径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范式。从研究的价值导向来看,"实证主义"及其量的研究和"解释主义"及其质的研究都可以归于"学术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真",了解和理解事情"是什么";而"批判理论"及其行动研究则归于"实践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探讨并推进"应该是什么"。"定性研究"同时具有"思辨的"和"解释的"特征,"质的研究"则同时具有"解释的"和"实征的"的特征。量的研究既是"实征的",也是"实证的";而质的研究在研究的形态上是"实征的",但其哲学基础不是"实证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行动研究方式因其在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倡导。这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于"重理轻用"、"低水平重复"、"文不对题"等对教育行动研究的泛化及滥用现象;混淆教育行动与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存在"去理论化"倾向。秉持跨学科研究取向,以问题为中心,正确认识、评价和定位教育行动研究,廓清概念、规避"唯方法主义"倾向、重视理论思维,方有助于我国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社会学和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行动研究"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自我发展中,在介绍行动研究的理念和一般程序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探索了高校辅导员开展行动研究的程序,并提出了辅导员开展行动研究的几项基本策略,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行动研究的主旨是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重视教师"反思性实践者"身份,这为当代德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和范式选择。德育行动研究开展具有可行性,一是因为关于德育的研究需要在实践场域发生和展开,二是因为拥有实践经验的德育教师对"问题"有真实的判断。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遵循行动研究的一般性准则,还要准确把握德育的人本功能、社会功能和实践性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围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进行了两轮行动研究,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不足,第二轮行动研究对"角色扮演"的题材内容和表演形式都进行了适当调整。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行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英语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热情并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行动研究的含义 许多学者曾对行动研究下了不同的定义,比较明确和科学的当属英国学者John Elliot的定义:"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1991).从教育领域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埃巴特(Ebbutt·D.,1985)的观点,他将行动研究视作是"由众多参与者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及其对这些行动结果的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系统研究".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组织编写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中提出,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行动研究的困境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行动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不少学者青睐,同时也成为学者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然而,作为一种集体行动,教育行动研究不可避免地陷入某些困境:教师地位与学者地位的不平等、教师与学者语域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学习"理论与"行动"理论的分裂、教师行为模式与研究模式的对立.而中小学教师自身对行动研究的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是教育行动研究困境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目前,行动研究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现实中却存在很多令人生疑的"行动研究"。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于行动研究特点的总结,从特点出发反思行动研究的本质,我们认为:行动研究的特点,只是行动研究得以成立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实践工作者成为研究的真正主体,才是行动研究的本质之所在;而实践者研究主体地位获取的关键,是他们必须对研究具备积极主动的精神。因此,主动是行动研究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所秉持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在于"亲自参与"。这个基本精神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可以将这个过程表述为"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3.
作为质性研究发展的新趋向,行动研究所提倡的"合作"、"反思"、"变革"等理念越来越多地渗入至当 代的民族志研究中.例如,批判民族志(Critical Ethnography)结合了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研究者不应局限于客观地观察和记录被研究者的生活,还应充分反思自己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赋权"被研究者.基于平等的对话,被研究者才能够成为思考和行动的主体;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摆脱意识形态的扭曲.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主要回顾自己在一项突出行动性的民族志研究中的经验.通过反身性思考,本文揭示了研究关系的多重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跨越"虚拟"与"真实"的伦理"雷区".文章主要探讨两大问题:第一,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研究关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二,整个研究过程遭遇了哪些伦理危机?最佳解决途径是什么?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为今后的行动研究提供了一些与社会情境紧密相联的"经验性智慧".这些经验可以帮助行动研究逐渐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真正调动其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期的行动研究具有实证主义的倾向,认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普遍的教育规律,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进行,强调实验过程对条件的控制,只有极少数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行动研究一方面仍遵循实证主义的"假设—验证"模式,另一方面也具备了解释主义的精神,即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理解情境化的教育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的行动研究更是坚持解释主义的立场,并出现"草根化"的趋势。行动研究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教师将他人理论转化为个人理论,再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传统的教育研究与教育实务工作之间似乎有一道鸿沟,教育研究往往脱离实务而高于实务之上。面对这种传统学术研究无法解决实务工作问题之困境,"行动研究"致力于将实务工作与研究加以结合,鼓励教育实务工作者借由"行动—研究"的方式,改善在实际教育场景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展现出教育实务工作者积极的行动力。  相似文献   

16.
问题·叙事·合作--对校本行动研究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美国的教育研究领域以来,逐步成为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的独特方式.校本行动研究是由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形成的行动共同体.本文从捕捉问题、叙事研究、合作模式的角度解读校本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行动研究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广大教师在实际的行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如学校重教学轻研究,教师自身素质不足,出现了许多没有"问题"的研究、没有"行动"的研究、没有"成果"的研究.我们要认真剖析这些问题和误区,改进行动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使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同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切身体会,说明在中国进行教育行动研究面临的难题、"教育行动研究"逻辑与"教学实践"逻辑之问的冲突和跨越研究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鸿沟的尝试. 我从1997年开始,同几位年轻朋友一道,参与同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我们参与的属于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9.
LETAR(动态教育理论行动研究)是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得以成功应用的核心理论,倡导"实践先于理论".该理论译介到中国,被中国的教育行动研究者广泛应用,时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一研究范式中,因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特色的行动研究主体"I"自然转化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研究主体"We".因此对中西行动研究的主体"I-We"进行文化层面上的探讨,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CLETAR(合作性动态教育理论行动研究)理论得以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合作行动研究是合作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性的提升。合作行动研究是由中小学教师与高校研究人员以专业共同体——教师研究小组为组织单位开展的教育教学探究活动,实施流程主要包括明确研究问题、制订研究计划、采取行动、反思和再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