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卜宇 《传媒观察》2007,(7):22-25
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报纸改版已成一种常态。党报如何通过改版,进一步凸显党报特色,有效地提高宣传报道的到达率,提升社会舆论的引导力,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强化报纸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南京日报2007年春季改版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改版以来,“责任铸就形象”这一改版目标口号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围绕“责任”二字展开的新闻改版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初步实现了改版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回顾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的历史,先后有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改版,而这三次改版,发生背景殊异,改版目的和改版效果却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3.
顾湘梅 《新闻知识》2002,(10):11-12
现在的电视栏目几乎没有一个不被裹挟进改版“狂潮”的,更迭之快已使观众的目光赶不上改版的步伐,《同一首歌》改版,《朋友》改版,《生活》改版,甚至在央视国际网站上还出现了向广大网友征集改版意见的通知。而北京、上海和一些省(区)台也频频改版。电视台改版搞得不亦乐乎,有些观众却颇有怨言,毕竟长年累月方积淀而成的收视习惯却被这所谓改版随随便便就打破了。  相似文献   

4.
《猎人MM》自10月20日全新改版以来,以其清新可人的游戏风格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玩家。由于此次改版的内容变化相当大,新玩家暂且不说,一些老玩家在游戏中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让我们一起来摸索《猎人MM》这全新改版后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5.
王风灵  许丹萍 《新闻传播》2007,(9):30-30,32
媒介形象的实施工程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包装改版”。近年来,各个电视台都在忙于频道改版、整体包装之类。至于改版包装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例如收视率下降了,广告收入不好,所以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版:也有的是因为新班子上任,于是就来一个人事新、面貌新的改革。这有点像我们宿舍楼里的装修,以前,有房子就不错,顶多刷刷白灰,现在,钥匙一拿,第一件事情就是装修。改版包装就是一种态度。笔者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点,包装改版,事关媒介形象大事,事前应该想通想透再动作。  相似文献   

6.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从业人员来说,改版并不是个陌生的词汇。曾几何时,改版被很多人认为是让节目走出困境的不二良方,然而,随着节目改版的频率越来越快,生存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才渐渐意识到,节目衰老得快并不仅是外衣不够时尚华丽那么简单。在改版这条路上,我们到底走进了哪些误区,要想保证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最关键的问题被我们忽视掉了呢?  相似文献   

7.
《湖北日报》是一家有56年的发展历史,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有新的追求,不断地进行新的改版,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2006年1月1日,富于创新的决策又创造性地进行了改版。这次改版,提出了“责任造就公信力”的理念,这触及到了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党报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方案已经得到江苏省委的批准。这次改版,版面内容格局要调整,而且配套实施一系列的办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动作。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这一轮改版,目标是要进一步提高党报的新闻宣传水平,使新华日报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增强党报在干部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新华日报在舆论导向方面是掌握得好的,党报的主要职能是履行得好的,中央宣传部、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全省干部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目前在省报中还维持着比较高的发行量。但是应当看到,我们的报…  相似文献   

9.
央视二套(经济频道)2003年10月20日全面改版.2005年3月28日再次变脸;2004年10月8日央视三套(综艺频道)也进行了全面改版.改版力度是央视三套1995年开播以来最大的一次,这两个频道改版的共同特点是加重娱乐元素,降低观众平均年龄。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主要频道,央视二、三套的先后“变脸”对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对湖南卫视、东南卫视、安徽卫视、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进党报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的方案已经得到江苏省委的批准。这次改版,版面的内容格局要调整,而且配套实施一系列的办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动作。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这一轮改版,目标是要进一步提高党  相似文献   

11.
电视人试图通过改版使节目更好看,更受观众欢迎。但是,为什么要改版?如何改版?改版会出现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湖北日报实施改版扩版,迄今已有10天。作为夜班轮值总值班人,我听到报社内外很多提问,诸如为什么要改版,能不能改版,如何改版.改得怎么样.改了10天以后再怎么改等等。我讲了一些在这10天改版中印象深刻的事,回答关心报纸改版的人们的提问。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改版成了很多电视台讨论的中心话题。成也改版,败也改版,经常性地改版不但扰乱受众的收视习惯,而且还会削弱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对频道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如何扬长避短,进行适时适度适宜的节目改版,这对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东方时空》作为CCTV乃至中国电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牌栏目,在新世纪前夜全面改版,引起业内外热烈反响。对于改版的得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比这些更值得关注的是,从这一典型个案中暴露出来的中国电视新闻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湖北日报的阅评员,新年伊始的第一件幸事就是阅读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改版后的湖北日报不仅仅是版型的变化,由宽幅版改为窄幅版(瘦型版),更是内容上的重大变化,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改版,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业务创新。她“面孔更美观,风更清新,栏目更精彩,容量更丰富”。这张有56年历史的全国唯一拥有“双百万”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确实健步迈入了新历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元旦,湖北日报以全新的改版与读见面。这次改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读认为,改版后的报纸“围绕大局、关注民生、内容可读、版面清晰”;改版后具有亲近感、亲切感,使党报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更加可读,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改版行动顺应了中国主流媒体的改革趋势,是顺时、顺心之举。  相似文献   

17.
温岭日报改版后“大气、时尚、好看”。这是温岭日报自1995年3月复刊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改版。回顾改版前后的经历,颇有感受与感悟。  相似文献   

18.
报纸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改版是正常的?《报纸改版九问》的作认为,一次改版后的报纸风格最起码要坚持十年。在国内一些频繁改版的媒体看来。这样低的频率未免太缺乏创新精神。创新和坚守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中两的此消彼长最终会产生媒体前进的最佳方向。但究竟是什么促使国内媒体频频“创新”?除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外。媒体创新的随意性常常导致对创新结果的责任感的缺失——反正这次不行还能再改嘛!  相似文献   

19.
改版已成常态 2015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宣布改版,该报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已两次改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改版三次,在我国报业改版史上实属罕见.仅仅过了一天,10月13日,广州另一知名报纸《羊城晚报》宣布全新改版,《羊城晚报》上一次改版是2014年元旦.在2015年改版的不止这两家:10月26日《重庆晨报》改版,10月8日《今晚报》改版,8月《三湘都市报》改版,7月《河南商报》改版,6月《都市消费晨报》改版,5月《楚天都市报》改版——该报宣称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大改,3月《北京晚报》改版.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新形态的一次实践--析《现场》栏目的改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是福建广电集团新闻频道社会新闻栏目《现场》第三次改版一周年的日子。自改版以来.《现场》的收视率稳步上升.2004年平均收视率比2003年提高0.5(AC尼尔森数据),达到5.8,周平均收视率最高曾达到7.8,并屡屡创下收视新高。栏目广告经营收入增长近千万。这是一次较高起点上的成功改版.也是电视新闻节目新形态的一次有益实践,而这种新形态是与电视的发展规律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