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孩子在实现自己目标时暂时受挫.小到搭积木不成,大到高考落榜,都可视为一种挫折.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分析受挫原因,研究受挫的心态并针对具体而特殊的个体采取的一种教育.现就班级管理中的“挫折教育”谈谈自己几点体会.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时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把成绩作为评估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再加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或高考给中学生心理带来沉重的压力,他们时刻都在担心自己失败而成为落伍者,原有的青少年那自尊好胜心理将在激烈竞争威力下变形甚至扭曲.现时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能力的教育。本文针对大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学生受挫现象,分析学生受挫原因和挫折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强调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学校挫折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使他们成为心智俱佳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极易产生一种心理状态—挫折心理。通过对挫折心态产生的因素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新生本人应正确对待挫折,教育者要分析他们心理受挫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给以疏导教育,适时干预。这对保证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挫折教育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的受挫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对青少年受挫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挫折情境种类及其受挫的主客观性原因,提出了开展社会教育,提升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增加大学生受挫能力等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大学生受挫后的消极表现,在此基础上从家长、学生、高校三个角度分析其受挫的形成原因,并从学生个人和高校两个角度提出进行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实现挫折应对自我监控。  相似文献   

8.
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受挫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青少年只有具备良好的受挫能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才能百折不挠、有所担当。本文从家庭教育视角出发,揭示当前青少年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探讨提高青少年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引导家庭教育者走出挫折教育的误区,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父母必读》2014,(9):156-156
挫折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既不是在孩子受挫时袖手旁观,也不是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因为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挫折教育的机会。其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在孩子受挫时,父母及时给予他全方位的支持!6月28日下午,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特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陈忻带来主题讲座"解读真正的挫折教育"。100多位家长齐聚现场分享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挫折教育”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盛行,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此其一。其二,“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即是说,“挫折教育”就是使学生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我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保持乐观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11.
抗挫折心理素质是个体应对挫折时所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是学校挫折教育的基本目标.充分认识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客观分析高职学生的受挫心理类型,科学有效地预防和调适高职学生的受挫心理,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具有保障和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择业受挫的形成原因.对应对择业挫折的心理教育工作,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的教育.在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反应的强度大小往往取决于主体对挫折障碍的认知,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挫折引起的认知和反应大相径庭:有的人"泰山压顶不弯腰",对挫折的打击泰然处之,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有的人一蹶不振,跌倒了再难爬起,产生心理问题。挫折教育是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方式,引导受挫者正确  相似文献   

15.
陈忻 《父母必读》2014,(6):94-95
正挫折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既不是在孩子受挫时袖手旁观,也不是故意给孩子挖坑,挫折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在孩子受挫时,父母及时给予他全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儿童到老年,人人都无法避免.受挫现象多数是由于动机与目标冲突,能力与期望矛盾,现实与理想相悖等因素所导致.小学生的耐受挫折教育,必须根据其年龄特点,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内,注重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挫折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幼师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从而使其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时产生诸多不适应,导致心理受挫,对幼师进行挫折教育-要开展挫折认知教育,二要进行耐挫力的训练,三要进行学生受挫后的心理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受挫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争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目前大部分家长和学校都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挫折教育的专业机构和专业教育人士.作为思想教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必然成为挫折教育的主要平台,而初中思想品德老师无疑成为挫折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因此,必须理清教材中挫折教育部分的内容和探索挫折教育的基本途径,以促进挫折教育,提高初中生的受挫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生受挫能力培养是挫折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校高职生受挫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在学习、生活、交往和就业中均存在受挫心理障碍。客观分析高职生受挫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科学培养高职生受挫能力,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