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试论阿伦特的判断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娜·阿伦特在反思2泄纪极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康德的"扩大的见地"、"再现式思考"、"共通感"等术语,颇具创造性地构筑了她的判断理论.阿伦特的判断理论并非她"由政治回到哲学"的体现,而是她进一步进行政治思考的结果,意在阐明政治的心灵之维,即"如何政治地思考"这一问题.阿伦特的判断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判断理论.  相似文献   

2.
汉娜.阿伦特作为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公共领域问题的宪政理论价值,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决建构起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系统。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她本人独特人生经历的时代感悟的理性成果,又是她对20世纪欧美社会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思想变迁的理论反思的结果。它不仅体现了阿伦特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哲学家理论创造活动的卓越之处,而且也奠定了她在公共领域理论发展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事实上,正是阿伦特的理论创建活动才使“公共领域”概念化,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独具特色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3.
汉娜·阿伦特在反思20世纪极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康德的"扩大的见地"、"再现式思考"、"共通感"等术语,颇具创造性地构筑了她的判断理论。阿伦特的判断理论并非她"由政治回到哲学"的体现,而是她进一步进行政治思考的结果,意在阐明政治的心灵之维,即"如何政治地思考"这一问题。阿伦特的判断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判断理论。  相似文献   

4.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思想蕴含对人类痛苦经验的强烈关怀。她从极权主义引致的灾难开始考察,指出痛苦经验在于非公共空间的生存状态,出路在于通过行动开创公共空间,这也是阿伦特行动理论的生成机理。阿伦特通过考察法国革命失败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以上观点,其行动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当下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阿伦特对于"恶"的区分及界定构成了她对现代伦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构架.她指出:纳粹分子所犯下的罪是"平庸的邪恶",而非"根本之恶",而这一"平庸的邪恶"是由于其"无思想"所造成的.阿伦特将这种观点置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整体研究之下,从现代性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视域解读极权主义之恶,阐释其产生、表现及消弭之道.  相似文献   

6.
阿伦特建立的对社会进行"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三元相分的理论分析框架,既与传统市民社会理论范式不同,也与哈贝马斯等人的三分模式有异。它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哲学概念——公共领域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理论分析话语——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浮出水面。因此,研究阿伦特的社会三分理论模式具有多重政治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梭的民主思想具有整体主义、极权主义倾向,但是其“公意”、“人民主权”、“直接民主”等理念代表了人类对民主的期待。卢梭追求政治合法性使其民主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强大的张力。阿伦特和哈贝马斯在卢梭民主思想的平台发展出了一套新的民主模式——商议性民主。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重视沉思生活、疏离现实世界的传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犹太入选择孤独的小群体生活,“群众”对世界也采取疏离的态度。在阿伦特看来,这种疏离世界的态度成为西方极权主义产生的起源。因此,阿伦特在政治意义上构建行动理论,行动是在世界之中、与世界的融合。马克思不仅以世界作为生存的前提和条件,而且通过实践概念实现对世界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阿伦特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和政治文化观,独立于任何一个思想派别之外,成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她的特殊身份和人生经历,并没有成为她思想发展的羁绊,相反,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她与众不同的思维视角。她对于极权主义和现代消费社会的反思,是她关于平庸的恶、公共领域、公民积极参与和思考与判断等理论的来源。这些原创思想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之门。  相似文献   

10.
王焜 《中学教育》2015,(2):28-35
作为20世纪最富独创意识的女性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对当代教育问题亦有深刻影响。通过分析阿伦特政治哲学中的相关理论:公共领域是实现人的独特性和责任感的实在领域,而大众社会侵蚀"私人领域",使"公共领域"隐退,造成人的独特性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了解决现今社会出现的盲从和责任感缺失问题,尝试首先从教育领域借鉴希腊城邦的政治经验,通过将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找寻一种适应变革时代的教育模式:在班级的集体生活中重建公共领域,并保护私人领域,以教化出学生的独特性,并培养其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陈仓 《学习之友》2013,(1):51-52
《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和《板权主义的起源》是现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反思纳粹暴政的两部名著。阿伦特对“恶之平庸”,以及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败坏有极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浮上水面的潜流——汉娜·阿伦特论公共领域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极权主义起源的反思是汉娜·阿伦特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她通过对人类存在境况的分析,说明劳动仅是满足生命必需性的手段和服从于生物本能的活动,因而在古希腊被归入家务的私人领域。行动不仅通过他人在场确立了个人认同和自我存在,而且揭示着个体的唯一和自由。公共领域做为行动实现的场所和条件,是人们平等对话、参与行动的政治空间。近代以来,经济利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导致私人领域畸形膨胀,最终取代和吞噬了公共领域。在阿伦特看来,极权主义政治不仅是现代性危机的集中暴露,也深刻地反映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权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人权的概念和本质、人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状况、社会主义与人权、人权概念在中国的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与世界政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系统全面地阐述,使人权理论研究,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确实较比以前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施米特、阿伦特与勒弗尔皆承认18世纪末的革命开启了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形式(或体制),即:代议民主制;也强调唯有了解革命如何将国家主权转向人民主权,我们才得以掌握现代民主制的深刻问题.他们各以其政治现实的关怀与理论立场,阐释革命(特别是法国革命)的真实意义.对于他们而言,革命涉及难解的"民主基源性"及其正当性之论据的吊诡.施米特以"主意论式"的政治决断论,肯定人民集体的政治决断本身即是正当性,不必援引任何道德及伦理的规范原则,就此他肯定法国革命的"雅各宾主义",继而推展出主权者与人民同一性的民族论式的民主理念.阿伦特、勒弗尔反思批判施米特的阐释,以此为取向,重新阐释革命,针砭"雅各宾主义"如何从倡议人权、法治、公民德行与爱国主义的崇高理念,走向扭曲,甚至摧毁民主革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对土著人民权利的关注和的实施使得"知识产权与人权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国际人权条约相关条款的历史解释和文本解读表明,知识产权不是人权,而是人权实现的工具.作为国际法上的制度冲突的突出表现,对与人权国际保护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有助于促进缓解国际法碎片化问题的研究.除了能够对的变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外,"知识产权与人权关系"研究对于国际法学的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民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之一,汉娜.阿伦特通过对行动、公共领域等概念的分析和界定,对建立在"积极参与"这一公民共和主义传统上的公民文化作出了极富原创力的思考和阐释。阿伦特希望借此来提醒世人重新肯定行动、重建公共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7.
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哲学起源于古老的政治和哲学之争,由柏拉图所奠基的"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制作"代替"行动"的思维方式始终支配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在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中,阿伦特表达了她对政治的看法--政治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政治哲学的基础应当是对人类事务多样性的"惊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从形成与发展、阶级属性、基本特征等三个主要方面综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近代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政治斗争,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从形成与发展、阶级属性、基本特征等三个主要方面综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近代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政治斗争,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三喜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20-24, 38
汉娜·阿伦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研究是其运思风格的一个显著变化。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解读力图在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传统中来描绘马克思的思想坐标,具体言之就是在前柏拉图主义城邦政治与柏拉图主义政治哲学传统的张力场中来分析马克思的三个经典命题:劳动创造人、暴力合法化与哲学的革命化实践化,然而阿伦特的解读在敞开新的运思空间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遮蔽和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