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天播下的种子,只有经历“压磙子”,才能长出更加粗壮的芽儿;长势旺盛的枝条,只有经历“弯折”或“削剪”,才能结出更多鲜美的果实。学习也是一样,只有给学生设立更多的障碍,更多的曲折,不让他们过于简单地直达目的,而要让他们经过主动的思考,积极的探索,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熟练。  相似文献   

2.
三、让反馈更加有效如果你问学生——不论是能力高的学生还是能力低的学生——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要是他们认真地对待你的问题并诚实地回答,我打赌绝大多数人的回答就像这句话总结的:“给我更多、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反馈,来帮助我学习并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中学英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英语教学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想方没法让教学过程变得彤象、生动、活泼、直观,使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每个学生,使得他们流连忘返,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说:古诗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植想象力”。诗趣,应该是我教学《所见》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对英语学习中影响学生英语听力说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办法。说明只有了解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障碍,才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从而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相似文献   

6.
建构“让学课堂”不是让教师“无为”,而是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赋予学生。在建构“让学课堂”的过程中,只有教师“让”得巧妙,学生才能“学”得深刻。“让学课堂”是一种开放性、主动性、深刻性的课堂。建构“让学课堂”,要求教师打开“学”的动力源,打通“学”的障碍点,打破“学”的边界线。构建“让学课堂”是对学生学习权利、学习时空、学习能量等的多维度赋予。  相似文献   

7.
吴育梅 《大学时代》2006,(8):131-131
政治课教学中如不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只有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情”,才能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才能让语言风趣幽默,使课堂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就得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汉字的美及汉字的奥秘。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的识字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他们才真实地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就学生而言 :一是智力障碍。调查发现真正的智力迟钝者占极少数 ,而智力介于正常与迟钝之间的学生则相对多一些。他们理解和记忆的能力较弱 ,必须花更多的精力才能勉强完成规定的知识量 ,很难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二是学法障碍。这样的学生对所有的知识都只是“记住” ,对“死知识”虽有效 ,但遇到必须运用综合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些学生虽然很努力 ,但成绩却并不理想。三是思想障碍。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无目的 ,缺少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比较懒惰 ,自制力差…  相似文献   

10.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1,(10):17-17
“一票否决”是一些学校领导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以自身的功利化行为迫使教师追求教育教学功利化。教师只有追求学生考高分,考核才得“高分”,才能成为“先进”或“优秀”,才能有更多的绩效工资。教师唯“分”是举,如果学生考不出高分,就会恨铁不成钢,周六、周日“加餐”补课。学生如果考不好,就体罚或变相体罚。  相似文献   

11.
一、贯彻“精讲多练”原则精讲,首先是要少讲,教师讲得多就不可能是精讲。但少讲并不就是精讲,精讲要讲在点子上,讲在问题的节骨眼上。只有精讲,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索,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离开了精讲,就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突出。教师在精讲...  相似文献   

12.
只有让小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有趣,他们才能主动地学习,其内在学习动力才能更加充沛。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教学,让小学生能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语文,在语文的世界里取得更多收获,不断地发现语文学习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丰富学生学习的主观感受,让他们在体验和应用当中熟练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孙立娟 《考试周刊》2010,(46):52-53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数学知识丰富、灵活,许多刚刚升人高中的学生,其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障碍。产生障碍不仅由于初、高中数学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由于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多“断点”,使学生初、高中知识不能顺利衔接,造成基础不扎实,学习成绩下降。只有更加了解初、高中的知识结构,尤其是衔接知识,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起步作好铺垫.才能帮助学生更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罗杰斯曾说过:“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迫切需要,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他们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一、关心爱护学生,滋润和培养情感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教材为中介的认识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学生的知识获得就必须借助于自身活动来实现,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历一个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能。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谈三点做法和想法。一、提倡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大纲》中指出:“引导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学生只有获得规律性的知识,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1101班是我2011年开始教的当时高中一年级的班级,这个班是学校为了学生更全面发展和教师更好地教学,重新编的班之一。虽说是重新编的平行班,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英语更是学得毫无头绪。我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就了解到,全班的英语最高分只有80分,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成绩只有三四十分。要知道,英语总分是150分的。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我清楚地认识到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他们,因为这只会使他们更加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本来就精疲力竭的心理会更加感觉无所适从。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方针,我决定在这个班继续推行和改进“差异性”英语劫堂椭寸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学习中,面对缺少思维难度的提问、做过好几遍的习题、只要通过计算就能完成的作业,孩子们往往出现精神萎靡、思维迟钝的学习状态。学习心理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只有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才能提高他们的注意水平,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也才能更好的发展他们。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渴望经历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因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愉快地积极地去学习,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学生对某一件事和某一项活动的兴趣越浓,与之相关的能力发展得就越快。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学生喜欢学习化学,就得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教师只有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