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枫 《小学语文》2021,(4):35-38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年级专门编排了学习“观察”要素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师要立足“教材”、链接“学材”、聚焦“习材”,帮助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具备观察能力,习得表达技巧,提升习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写话”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初级阶段的“内容”和“方式”。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尚且有待提高,写话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畏难怕写的负面情绪更会影响写话表达。因此,教师需要从儿童兴趣出发,提供大量可供儿童“留心观察的事物”,如精心选取的绘本图画,加上有效指导,让他们乐于表达,喜欢写话。绘本是我们平时看到以图画为主的故事书,主要以图画给学生展示故事内容,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在图画的旁边配有文字。绘本既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物,也是从图画到文字的过渡,它最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力,绘本中不仅仅文字是故事,图画也是故事,文字和图画用不同的方式来讲同一个故事。借助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绘”相融合的教学形态(读——读书,写——写话,绘——绘画涂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表达力,让儿童享受读书的智慧,写作的精彩,涂鸦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看图学文”是由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的一种课型。其特点是图文紧密结合,通过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通过读课文了解图上描述的客观事物,有助于培养理解能力。教学“看图学文”一般从看图入手,重在学文;图文对照,相互印证;据图联想,发展思维。教学“看图学文”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现就人教社新编小学语文第三册的四篇“看图学文”谈几点浅见。一、先图后文学观察图画是客观事物形象的摹绘,“看图学文”中的图画形象地…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置了相应插图,这些插图直观、鲜活及富有儿童气息,便于学生观察理解,而内容文质兼美,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征。不仅对学生学习内容有极大帮助,对学生写作也具有促进作用。阐述了语文图画的作用,以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图画"推动写作学习。  相似文献   

5.
张振燕 《课外阅读》2011,(10):331-331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样式就有多丰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敢于变革旧的教学模式,把“说讲语文”变为“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参与和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在实践中关键是探索“生活与语文相结合”的途径,寻找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能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6.
一图画激励即用简笔画代替眉批。教师带新班后 ,首先将各种图画的表意告诉学生 ,让学生记录在“采蜜本”中 ,以便理解批改后的作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如果发现妙词 ,就在旁边画上一颗“红五星” ;发现佳句则标示一面“小红旗” ;改到想象丰富的句、段 ,可画上一片“红叶” ;对好的开头、结尾 ,可送只“飞燕” ;对内容具体的段落就在段前面画只“小金鱼” ;对构思新颖的习作 ,就在题目下面添一只“小舟”。这些图画式的眉批 ,直观形象 ,即节省批阅时间 ,又吸引学生去琢磨理解教师的批语 ,激发他们浓郁的写作兴趣。二、批语激励表扬是人生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语文教学的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了“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内容和形式;然后学生设计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布置文艺会会场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  相似文献   

8.
“九义”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看图学文”是由内容比较丰富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课文组成的。其目的在于凭借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它虽然是讲读课文的一种,但在教学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应突出从图到文,图文结合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再理解课文如何表达图意。如果学生不懂得如何观察图画,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看图学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做到几下几点。 一、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低年级学生,观察时具有随意性和情绪性,他们在观察时往往只是粗略地看一下就争着回答,抓不住要领。因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看图学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通过图画这一直观的形象教学,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观察、思维、想象、口语表达训练,进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为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谈谈自己的看法》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能说会写”中的口语交际课,本课内容是要求学生观察图片,进行判断,谈谈自己的看法。教材中,一段说明文字,提示了观察图画的要求和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做法,四幅插图提供了本次口语训练的的四种情境。  相似文献   

12.
【案例】 2003年7月,某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镇组织的交接班验收考试。其中,一个年级的语文试卷最后一题“看图写话”,题目是这样的: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写三句话。第一幅图画是:草地、马群、蝴蝶、花丛;第二幅图画是:柳树、燕子、稻田、小河、小鱼;第三幅图画是:蓝天、白云、小鸟、羊儿、草原、土丘、手执皮鞭的牧民。绝大多数学生很合题意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是低年级字、词、甸的掌握运用向高年级篇章,阅读,写作训练的过渡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三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开始学写简单的记叙文”。抓好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较为正确、完整、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 ,各年级都编排了“看图学文”。“看图学文”是图文配合的一种课文类型 ,它是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把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对图画的具体描写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通过“看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观察的方法 ;通过“学文”,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图文结合学习的过程中 ,又可以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看图学文这种课文类型安排在各年级的教材里 ,各年级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有不同的教法 ,但是 ,在能力培养方面 ,具有共同…  相似文献   

15.
一、“复述”及其特点 在研读教材中笔者发现,课后习题中“复述课文”的要求在中高年级出现频率非常高,叙事性课文几乎都会有此要求。何为复述?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涵义:一是把自己说过的或别人说过的话重说一遍;二是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相似文献   

16.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南娟 《学苑教育》2023,(10):49-5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关于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观察事物。关于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启发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词语,帮助学生不断地巩固词语。观察与积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说话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重要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是为高年级写好作文做好铺垫。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进行了尝试与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创设情境;观察周围事物;开展各种活动;观察图画想象;利用阅读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外阅读中加强说些训练。使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黎清 《云南教育》2002,(13):26-2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有关“听话、说话”的内容提出来,归并为“口语交际”,以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新大纲的这一修订,旨在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要求比原大纲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而且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它明确地指明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功能及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单列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除此而外,新大纲又作了这样的阐述:“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20.
韩延怀 《考试周刊》2010,(46):28-28
语文教学中充满文字的美,更洋溢着图画的美、音乐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把多媒体搬上讲台,就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