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部编版教材全面使用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立足课堂,每一步都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部编版教材指的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在小学、初中、高中统一使用的教材,所以,也可以称为统编版教材。自部编版教材全面使用以来,无论对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来说都是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也尤为迫切。同时,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以教为主  相似文献   

2.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3.
"小学创意写作课程"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紧扣单元习作主题,在儿童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推出96个写作锦囊、96副写作支架、96张创意写作纸。立足四个基于,实现四个超越:基于"统编教材",超越"统编教材";基于"传统写作",超越"传统写作";基于"语文学科",超越"语文学科";基于"语文课堂",超越"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4.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课堂上的使用已经两个年头了。统编版教材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也出现不少亮点。"活动·探究"单元就是最大的亮点之一。由于这种单元组织形式是之前各版本语文教材都没有的,这种全新的单元形式给初中语文课堂刮起一股旋风。"活动·探究"单元势必给课堂带来巨大的变革。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统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洪玲玲 《新教师》2020,(1):28-29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有一个大亮点,就是根据年级目标,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渗透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更接近儿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师备课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因此,对于统编版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后练习入手,围绕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制订目标并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许发金 《新教师》2019,(12):5-7,F0002,F0003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第七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语文专场)在福州市仓山小学如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一千多名小学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策略。2019年9月,大陆所有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改用统编版教材,如何读懂并用好统编版教材,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围绕“用好统编教材,改进阅读教学”这一主题,本次活动以专家讲座、优质课展示、现场互动、综合探讨等方式,促进两岸教师切磋交流,相互促进,敲开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毛俊明 《学周刊C版》2020,(2):125-12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大变革之一即是在阅读和习作方面,统编版教材更加重视"方法提炼、方法指导",旨在使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螺旋上升.阅读及写作被视为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围绕着相关教学策略展开探析,自然很有必要.特分析小学阶段开展阅读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根据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提出将阅读及写作进行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处于"黑箱"状态。以教材提出的习作要求为起点,习作任务的达成是终点,其中间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教材中看不见,在教学中看不见。习作教学的笼统模糊,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问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特别是教材中"习作单元"的出现,第一次从教材的层面还原出一个清晰的习作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明晰化。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似乎是打开习作教学"黑箱"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统编版语文教材逐步投入使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插图中"同文异图"的现象,发现两个版本教材插图在数量、尺寸、色调、风格和布局等方面均有不同,统编版教材更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插图的作用;提高专业化水平,主动"解码"插图;合理利用插图,改革课堂教学实践。除此之外,在教学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修军 《新教师》2020,(2):20-2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结构",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辅相成。但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却也出现了语文要素"一家独大",与人文主题"两张皮"的"硬着陆"现象,使得语文教学滑向了狭隘、逼仄的训练窠臼,失却了丰富、温暖的语文味道。  相似文献   

11.
2019年秋季开学,统编版小语教材全面进入小学课堂,这给广大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材的阅读量明显增加了,所以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较以往增加了不少。所以,统编版小语教材加强了单元主题引领下的教学指导与品质推崇,引领师生精准把握教材的教学重点、品质推崇。每一个单元主题犹如一把钥匙,深深地印入学生的童年记忆中,我们的师生凭着这把钥匙,去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学周刊C版》2019,(20):95-95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也不断发生变化。从去年开始,教育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开始走入课堂,教材中的插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教学中忽视教材插图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教材插图这一教学资源作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很重视"阅读",如何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就巧用教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呢?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基本的阅读方法、激发进一步的阅读兴趣、提升提取信息的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是第二、三学段习作教学的基础,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写话"正式走进课堂,为全面了解写话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课题组成员编制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区域性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天津市红桥区任教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师,收到有效...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A3):27-28
对比人教版语文教材,会发现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统编版教材在三上就大胆地出现了一篇小古文(第24课《司马光》),而人教版的小古文只在第三学段一共出现了四篇。由于统编版教材首次出现小古文,再加上面世时间不长,所以对统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尝试成为很多教师想要"啃一啃"的硬骨头。笔者有幸聆听了徐吉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教学,本文将循着徐老师小古文教学的思路从古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实施等方面略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陈奇善 《新教师》2019,(11):56-57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强调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回归以简约化为基础的本质。"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把莎士比亚的名言借鉴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简简单单地教"语"习"文",追求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长课文",篇幅较长,字数较多,超出了老师们对该年段选文的字数期望值。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课文比较难教,无法讲深讲透,教学效果不好。其实,只要密切关注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紧紧围绕"助学系统"的指导方向展开教学,不要人为把"长课文教难"了,我们的"长课文"教学就不会很困难。本文将从关注"单元提示、交流平台和快乐读书吧"三个角度出发,尝试将"长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得更轻松、有效。  相似文献   

18.
统编版教材重视儿童诗的诗意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重视童诗教学,让童诗的美好启迪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儿童诗歌的品读、赏析和仿写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落实诗歌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9.
钟健  尤嘉 《新教师》2022,(3):78-7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教"不断地让路,"学"不断地跟进,以学生学习为课堂教学核心的教学方向已然明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十分明朗,尤其是各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课堂教学内容立了"定海神针",使教师的教学不容易跑偏,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又受教材设计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已经由课程改革期间的"一标多本"转向了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这种统一性使得面向学生的、面向人文精神的文明建设有了一个统一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双线组元"。双线组元结构是统编版教材的一个新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