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21世纪初,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内蒙古正是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曾保持了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大量开采自然资源,使得产业结构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导致内蒙古经济在2012年出现大幅下滑。通过对内蒙古资源禀赋和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内蒙古应该优先发展制造业的结论,并对内蒙古当前资源依赖型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增加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从而直接增加生产产值.教育投资能产生两大效应:一是劳动者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提高而增加劳动者的个人收益;二是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创造国内生产总值除了劳动因素外,还有资本因素.教育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教育作用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活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同资本结合,通过物化劳动产生价值.本文收集国内生产总值及劳动、资本投入等数据,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构建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是:1990~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为16.37%,资本对 GDP 的贡献率为51.42%,其拉动率为8.42%(51.42%×16.37%);劳动对 GDP 的贡献率为51.32%,其拉动率为8.40%.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GDP的增速也处在下降趋势中。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钢铁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认清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GDP增长率至关重要。拟选取1980-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性研究,得出中国钢铁产业产值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相互影响并不明显,不具有相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钢铁产业产值的增长并不能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西安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对西安市1994年至200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额建立短期及长期经济模型,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西安市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但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拉动西安市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的是它的短期需求拉动效应,其外溢效应并未发挥出来;虽然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和共同增长趋势,但是却并不互相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比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产值增长率定量指标,结合相关数据,对六安市各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铁矿开采与钢铁工业、机电与家电制造业等为六安市的主导产业,并且提出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区资源产业的大规模开发,引起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采掘业等资源型行业流动,造成了对制造业的"挤出",引起经济增长的乏力。分析了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平均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的数量来表示科技水平,通过对12个盟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资源采掘产业比重越大,对技术创新的制约越强,即存在对技术进步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区域型发展自主机制的影响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出现并进一步拉大。产生这种差距的作用机制除了自治区的政策遵从了国家对省区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下市场选择、盟市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战略和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微差距等人为或社会原因外,也存在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自治区地域面积广阔等客观原因,而这种客观诱因的作用不仅在改革开放历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将起重大作用。对此,内蒙古需要继续优先发展核心区,并将均衡发展的目标锁定在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人口转移、财政手段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1~2007年进出口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在滞后4~6期进口增长率对出口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进出口关系的实践基础上,给出三个解释即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简称IT)是指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种网络通信设备制造业、电信及各类网络信息服务和传输业。目前,信息已被视作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发达国家,过去的20年信息产业不论是产值的增长率还是对经...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建省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正向拉动,是一种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强于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工业发展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西部各省区也在积极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内蒙古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及细类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及细类产业竞争力依然较弱。以创新为驱动实现产业升级,是提升内蒙古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河南省技工学校招生再创历史新高,共招生5439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798人,增长率44.6%,其中高级工班招收2514人,比上年增加980人,增长63.8%。技工学校招生连年创下新纪录,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企业内在需求进一步拉动了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近两年技工学校毕业生在市场中赢得高就业率,即是技能型人才市场机制作用的体现。二是全国和河南省职教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后,全社会对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日益重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各地技校认真贯彻技校改革“十六字”方针,突出办学特色,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不少技校加大了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0年—2010年沈阳市经济增长率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的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变动趋势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沈阳市经济增长率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沈阳市经济增长率与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短期内沈阳市经济增长率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变化不敏感.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是容易带来“资源诅咒”。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赋理论与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对外贸易的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相反。通过对我国各省市地区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得知: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受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发达国家典型事实理论的基础上,基于TFP增长率及其增长率,发现中国第三产业的TFP增长率超越了第二产业,位于三产之首,而且技术对第三产业的产出增长贡献最为明显。而第三产业内邮电运输业、饮食业和文教卫生科研事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国民经济发展对邮电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保险业的推动作用强,从而我们提出发展第三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部门的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珠三角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开放经济下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对珠三角制造业的要素投入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要素禀赋的交化对珠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是.从三次产业的整体来看,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工业拉动,以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主导着内蒙古产业经济的发展,资源型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内蒙古生态产业体系,有效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产业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才能够保证地区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通过对12盟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开发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资源丰裕度每增加1%,收入差距拉大0.85%。经济增长、二元结构和教育投入不均衡也促使收入差距扩大。地方资源税收入再分配等措施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滁州1992-2007年相关数据,通过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滁州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和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和出口都能拉动经济增长,但拉动力度均不强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我国经济进入新调整期。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增加我国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31个省份的1978—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数据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方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在短期,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因果关系,而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