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2000年广西壮、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85~2000年广西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壮、汉族学生样本,对7~22岁壮、汉族城乡男、女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进行多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广西壮、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迅速;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除肺活量指标壮族学生优于汉族学生外,其它各类指标汉族学生平均增长值超过壮族学生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多年跟踪测试,以中国青少儿体质调查组1979年对全国16省、市18万多7—25岁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测试指标均值为标准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得出身体发育良好;机能水平较强;身体素质具有差异,必须有组织地全面加强体育锻炼;心理素质具有与一般青少年不同的特征。身体发展呈现出提前发育1—2年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掌握湘西自治州9-12岁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状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苗族、土家族与汉族9-12岁2 380名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血压、肺活量)、身体素质(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m×8)等7个指标测试的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9-12岁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指标年均增长的幅度呈现出基本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在速度素质方面汉族>土家族>苗族。在力量素质方面,立定跳远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男生>女生;仰卧起坐呈现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女生仰卧起坐的增长幅度小于男生;在耐力素质方面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同年龄段耐力素质男生>女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汉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体育学刊》2012,(2):100-103
通过对1985~2005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并非持续下降,而是是具有起伏的曲线型。学生耐力素质只在7~12岁城市男女生和13~18岁乡村男生中出现连续20年下降;其他身体素质在1985~1991年呈现出回升。(2)1995年是各项监测指标的转折点,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在1995~2005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身体形态是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与人体的机能、体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2005-2010年江苏省24000名中小学生身高指标、体重指标及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进行比较(2005年和2010年7-18岁每个年龄段男∕女生各500名),分析五年来江苏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特点和趋势,为体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除身体机能和女生16岁、17岁、18岁年龄组的50m指标低于全国同龄农村学生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同龄农村学生,并且大部分指标均与全国同龄农村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证实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符合人体一般生长发育规律,并好于全国同龄人,其中大部分指标与全国同龄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7~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指数分析法对1985、1995、2005年3次测试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我省青少年身体指数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学校体育和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7~18岁学生身体发育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学生发育落后于城市学生,城乡学生身体形态指数呈普遍上升趋势,肺活量指数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学生机能水平出现持续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海口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991年和1995年海口市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资料为样本,对7~18岁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发展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口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即呈现出两头弱(小学和高中阶段),中间强(初中阶段)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裴永杰  黄霞  王真 《体育世界》2014,(11):134-136
通过对25年间陕西省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身体形态和匀称度有所改善,豆芽型和肥胖体型有增多趋势,身体机能下降显著,身体素质除城乡男生爆发力指标、乡村男生速度外,其他素质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2005-2010年的后5年,城乡男生身体形态3项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均呈良性发展趋势,身体素质除爆发力指标下降外,50米、1000米和引体向上3项素质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体形态也随之发生快速变化,对其形态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指导体育教学和适宜健身器械的开发提供依据.共计测量了7~18岁儿童、青少年25个身体形态指标,分为长度、宽度、围度等方面指标,通过对25个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显示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平均数变化趋势遵循“向心律”规律,女生生长发育提前于男生,但都遵循“先快后慢”的趋势,其增长最快的年龄段基本一致,出现在7~14岁阶段.通过对各年龄组男、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平均数差值的聚类分析,提示较为适合的以形态差异为依据的性别年龄分组应该是:7~9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10~12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13~15岁年龄组女生;13~15岁年龄组男生;16~18岁年龄组女生;16~18岁年龄组男生.  相似文献   

11.
对全国青少年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 ,对 1985~ 2 0 0 0年的全国 7~ 19岁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胸围呈正增长 ,身体机能发育水平呈下降趋势 ,爆发力、耐力、柔韧性等素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1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成都市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年龄增长,成都市幼儿身体充实度和成年人肥胖程度逐步增加,进入老年以后,肥胖程度有所下降。城镇人群身体形态指标均大于乡村。动脉血压随年龄增长逐步升高,35岁以后增幅较为明显。身体素质在幼儿时期(3~6岁)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成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分析发现,城乡人群体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2005年监测结果相比,幼儿、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测试值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而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测试值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老年人身体形态与2005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较2005年有所提高。2010年成都市市民体质综合评价不合格率大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而优秀率和良好率则小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不同年龄组体质监测结果,研究分析了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各项指标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城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个别指标退化显著,老年男性身体形态和素质变化较大,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5年浙江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基本数据,通过对7-18岁6000人学生BMI与身体机能、素质指标相关性分析,以及同性别、年龄不同BMI分型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指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MI与男女生的血压、肺活量、50 m、耐力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男女生肺活量指数、立定跳远及男生力量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同性别、年龄高BMI男女生血压、肺活量指标均值明显高于低BMI者,但低BMI者肺活量指数明显高于高BMI者。同性别、年龄高BMI男女生速度、耐力及男生上肢力量差于低BMI者,但男女生柔韧性及女生腰腹肌力量差异只出现个别年龄段。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9-22岁4个年龄段的城乡男女大学生1985、1995和2000年三次体质调研结果中的11项形态、机能、素质的指标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过去15年间,我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机能和素质指标,除个别指标略有提高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笔者据此探讨了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和掌握布依族学生体质变化规律,利用1991年和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布依族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进行9年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年间布依族学生发育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7~12岁男女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有所提高,而13~18岁男女生呈负增长的发展趋势。面对布依族学生形态机能呈负增长趋势,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布依族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7.
曲登科 《体育科技》2010,31(4):99-101,105
通过对河南工程学院2009-2010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四个年级的总体成绩都比较低,处于及格线上,但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要好于三、四年级。从身体形态指标来看,随年级的增长,学生身高体重标准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身体机能指标来看,肺活量成绩一、四年级较差,而耐力跑测试成绩则随年级增长出现显著下降;从身体素质指标来看,立定跳远与握力指标都是随年级增长先升高后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辽宁省20~59岁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20~59岁成年人的身高随年龄增长成下降趋势,其他各项身体形态指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随年龄增长下降.  相似文献   

19.
体质教育18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98 1~ 1985年和 1991~ 1995年浙江海洋学院师范类学生《体育健康卡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卡片资料为样本 ,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师范类学生身体形态中的身高趋于稳定 ,体重、胸围有所增长 ,身体匀称度、充实度有所改善 ;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 ;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有显著提高。80年代的学生 2年级后成绩开始下滑 ,90年代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来 ,各项指标连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1500名柯尔克孜族(简称柯族)成年男女身体机能4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柯族男女身体机能变化相似,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各年龄段变化不大,均呈平稳态势;男女肺活量均在20-24岁年龄段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台阶指数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25-2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城乡男女各项指标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