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拉梅战役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冲突,对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事业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卡拉梅战役导致"法塔赫"的崛起,阿拉法特成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言人,开创了巴勒斯坦事业的新局面;它提振了巴勒斯坦人的士气,增强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它宣传了巴勒斯坦人的事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改变了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巴勒斯坦问题;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迅速增强,在对以色列暴力袭击迅速升级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了约旦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从而埋下了约巴战争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巴以关系以冲突为主,矛盾、冲突、战争构成了巴以关系的主旋律。影响巴以冲突的因素错综复杂,而主要因素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因民族性和宗教信仰的差异所产生的矛盾,以及他们对民族家园的追求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诸神的困境     
在家园与故土、宗教与信仰的层层叠叠、环环相扣的敏感难题面前,巴以双方用战火琢磨了半个多世纪,双方为此哭红了眼,也打红了眼,却又不得不无奈地硬着头皮僵持着。阿拉法特身上,几乎集中了巴以问题中所有的无奈和窘迫。他一方面几乎要赤手空拳地面对强大的以色列,一面又要讨好国际社会尤其是看某些大国的脸色,同时还要面对巴勒斯坦内部强硬派的指责和压力,尤其是面对巴勒斯坦内部林立的派系和各种纷杂的政治主张,阿拉法特显然对“伊斯兰抵抗运动”、“伊斯兰圣战组织”、“巴勒斯坦真主党”、“阿克萨烈士旅”等激进派别和恐怖组织控制乏力,…  相似文献   

4.
约以和平条约1994年10月26日,约旦首相马贾利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两国南部边界阿拉巴口岸正式签署了约以和平条约,两国长达46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这是继埃及同以色列1979年3月签署埃以和平条约、巴勒斯坦同以色列1993年9月签署巴以和平协议之...  相似文献   

5.
时事背景中东地区是世界的多事之地。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特别是同巴勒斯坦人民之间,长期以来战争不断,惨烈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物质损害、近百万难民背井离乡,给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1993年在马德里召开的中东和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在以后的数年中,在双方领导人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巴以和平以缓慢的速度和曲折的进程前进着。  相似文献   

6.
俄美修复关系是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俄经济困难,有求于美;美则想用“小恩小惠”来换取俄在军控领域的让步以及在欧洲安全和其他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但由于双方的战略目标不同,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今后还会进行下去,两国关系很难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巴以和谈取得突破9月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正式签署了继续执行怀伊协议的备忘录。根据这项备忘录,巴以双方将在明年2月15日前彻底实施怀伊协议的各项条款,并于9月13日开始举行关于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谈判,争取在一年内达成一项永久性和平条约…  相似文献   

7.
巴以冲突由来以久,这当中既牵涉到土地和经济利益问题,又有历史、文化和宗教诸方面的因素。以巴冲突表面上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地区冲突,但其对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本文通过对以巴和平进程的历史回顾,指出以巴和平道路虽然问题纠葛,困难重重,但是和平终究会到来。巴勒斯坦人应当有其生存和建国的权利,但是巴勒斯坦的建国应当在联合国的协议框架内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巴以双方应本着和平的愿望在充分认识历史和现实、充分认识双方实力的基础上真正进行和平谈判,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现和平共存。  相似文献   

8.
亚洲共有48个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原因,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陆地和海洋的国土争端问题,这些争端是目前制约亚洲政治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一、巴以冲突问题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  相似文献   

9.
小编语:继“9.11”事变之后,中东局势亦变得极为紧张。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巴勒斯坦的激进组织接二连三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打死打伤多名以色列人。2001年12月7日准备进行的巴以双方安全会谈,因7日清晨以色列空军对巴勒斯坦加沙城进行空袭而成为泡影。之后双方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个别激进组织积极采取报复行动,以色列则连续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自治区进行太规模空袭。近日,以色列沙龙政府公开表明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断绝联系,并轰炸了阿拉法特的官邸。阿拉法特召开紧急会议,以挽救陷入死胡同的巴以对话。  相似文献   

10.
阿以冲突是当代世界史上最复杂的地区性问题之一。战后几十年来,许多地区性争端都接近平息,唯有中东问题反而显得更加突出,日益成为全球热点中的焦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大国的插手是其中的关键。本文依据四次较大规模中东战争的线索,对这一问题加以评述。一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决议,第二天,阿以双方爆发了非正式的战争。1948年5月1日以色列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巴勒斯坦主要为英国人所占据。1917年英国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打着支  相似文献   

11.
11月1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与世长辞。当天,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阿拉法特的去世可能会成为中东地区的“历史性转折点”。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也说,2009年离开白宫前,他保证会有一个“民主的巴勒斯坦国”出现。阿翁离去,真的会给巴以僵局换来和平的曙光吗?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阿拉法特一生孜孜以求的梦想。然而,由于在耶路撒冷、难民、领土等关键问题上以巴双方争执不下,巴独立建国进程一直踯躅不前,巴以局势也一次次在定点清除与自杀式袭击的暴力循环中不断恶化。舆论认为,阿拉法特的离去将给巴以僵局…  相似文献   

12.
拯救死海     
死海位于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间,是南北走向的东非大裂谷的北段延续部分,是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共享的内陆盐湖。死海形成于3000万年前,是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400多米,因此有“地球肚脐”的别称。人们之所以称它为死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海水找不到任何可以流出去的口;二是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闻名遐迩的死海以其“不死”的独特景观和宜人的气候成为旅游胜地。然而,在过去的50年里,死海水平面从原来的-392米下降到-412米,水面面积由950平方千米锐减到630平方千米。如今死海正面临着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3.
巴以暴力冲突自去年9月底爆发以来,已由早期的“石头蛋”发展成为枪弹和炸弹,到现在已造成400多人死亡。以色列说巴勒斯坦是一个“恐怖集团”,巴民族权力机构已成为以色列的敌人;巴勒斯坦则称以色列新总理沙龙为“屠夫”。巴政治家呼吁为巴的自由、解放和独立而斗争,“哈马斯”成员摩拳擦掌表示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抗以色列占领,但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在为自己眼下的生活而忧心忡忡。由于长期被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严重依附于以色列。 巴迄今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电力、燃料、淡水等资源完全控制在以色…  相似文献   

14.
巴勒斯坦1929年发生的动乱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首次由于西墙之争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次冲突是阿犹双方矛盾长期积累后的爆发,影响深远,被视为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水岭。这次骚乱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发展的步伐,激发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发展的高潮,导致了阿犹冲突的全面升级。而作为委任统治国的大英帝国,正是在动乱后,开始对巴勒斯坦政局作出新的评估,并随之作出政策调整;同时随着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的介入,加剧了阿以冲突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     
话题一后阿拉法特时代的巴以问题[背景]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19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寄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1948年,以色列建国,从此中东战乱频繁,以色列先后与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国家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战争。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人民从未放弃建立独立国家的斗争。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逝世。2005年1月10日,阿巴斯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以局势揭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几次中东战争使几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但无论在哪里,巴勒斯坦人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尽量接受更多的教育。在一间简陋的小屋,居住着埃雷亚夫妇和他们的5个孩子,他们的3个女儿都考上了约旦最好的大学——约旦大学,大儿子在巴格达大学读4年级,最小的儿子也马上要考大学了。埃雷亚夫妇目前正为几个孩子的学费发愁,不过他说:“对我们巴勒斯坦人来说,不让子女接受教育是莫大的耻辱,我们哪怕勒断了裤腰带,也要让孩子都上完大学!”。每天冒着枪林弹雨上学在巴勒斯坦自治地区,巴学生一出门就面临着枪林弹雨的威胁。在上学途中,学生们必须穿过层层路…  相似文献   

17.
活着的死海     
活着的死海死海是一个大盐湖,面积约940平方公里,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大自然赋予它的神秘是能够支撑一个人的力量,因而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死海的有趣之处和独特之点在于它的五个“四百”:第一,它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最低之地;第二,海水最深处达4...  相似文献   

18.
自从9月28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以来,已有20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其中绝大部分是巴勒斯坦平民。这给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一层阴影。主张和平的人们无不为之痛心疾首。为了结束这次冲突,10月22日,在开罗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镇压巴勒斯坦人民的残暴行径,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警告以色列应对镇压行动造成的破坏中东和平进程和巴以关系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但以色列并没有因此收敛。当然,巴以双方几十年的恩怨不会轻易化解。但流血冲突,只能断送中东和平进程。只有双方尽快恢复和谈…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少年读者》2008,(9):28-29
刚放暑假,爸爸就决定带我去“死海”度周末。当时我惊得咂舌。心想:死海不是在约旦和巴勒斯坦吗?不会是要带我出国吧?我好奇地问:“爸爸,你要带我出国呀?”他笑着说:“我们去的是中国的人工死海,它在遂宁大英县。”我这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20.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19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寄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1948年,以色列建国,从此中东战乱频繁,以色列先后与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国家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战争。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人民从来放弃建立独立国家的斗争。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律逝世。2005年1月10日,阿巴斯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以局势揭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