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连科作为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关注的焦点一直是家乡河南底层农民的苦难与畸形的生活状态。而在《风雅颂》这本著作中,阎连科一转常态,将自己关注的视角对准了高校的知识分子行列,用批判的视角与反讽的手法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迷失的现状进行了呈现与反思,具有一定程度的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分子并不是以知识为其判断的惟一标准,而是以他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批判精神为根本特征。并非一切从事大学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天然具备知识分子的资格。强调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的扮演,不仅是现代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思想型和研究型教师的必然前提,更是对中国现代教育精神追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写出了主人公池大为从坚守到彻底放弃的精神蜕变历程。池大为是生活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但池大为的心路历程不仅是属于他个人的,更是属于他所代表的这一类知识分子的。从他身上可以洞察出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也引起了人们对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4.
索尔·贝娄作为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反映美国现实及上层知识分子精神境况方面,有着重要的文学作用。他深刻地揭示了当前资本主义文明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彷徨与苦闷。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社会功能的思想,是其知识分子理论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服务功能、攀登功能、培育功能和创伤功能,深化这一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的浪漫骑士——王小波杂文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波是20世纪末中国精神领域的一个奇迹。他的杂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真诚而睿智的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和人格,这正是探索前行的未来的中国人十分需要的,王小波不是榜样,但足以给我们启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贾平凹作为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了人格危机和价值失落的"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他以《废都》、《白夜》、《土门》等小说书写了一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鲜活的心态史,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独守焦虑作出了深刻地剖析,勾画出了知识分子精神逃逸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8.
李贺的诗,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普遍性的悲哀。曲折、形象地再现了他所处的那个冷酷、黑暗的时代。而且具有多数儒家知识分子不敢表现的或欠缺的反抗精神。他抗争着儒学的束缚,而又深受儒学的影响。本文拟就从五个方面论述李贺诗歌的反抗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福湘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3):10-12,59
在为陈独秀辩诬的任务完成之后,迫切需要宣传和弘扬陈独秀的伟大精神。独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永远寻求真理努力实践的精神,永远执着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这些精神具有陈独秀的特质,而且已经化为他人的人格操守,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优秀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隶属老左派知识分子,多年来的研究一直以知识分子问题为关注焦点,著述颇丰,很有代表性。但他最重要的三部知识分子理论著作《最后的知识分子》、《乌托邦之死》和《不完美的图像》近年才被引入国内。可以发现,在他的知识分子理论中,乌托邦精神的消亡、多元文化主义的泛滥和知识分子的学院化是贯穿始终的三条最重要理论线索。本丈正试图通过厘清此三者,来展现雅各比对于知识分子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索尔·贝娄尤其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追求。他的创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身上,一生中一共创作了6部有关知识分子形象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敏锐的洞察力赋予了这些知识分子不同的品格与价值,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思考型的知识分子与行动型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即乐观主义精神与现代西西弗精神,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不够好的情况下也要赢得尊严的乐观性追求与永远的反对荒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精神的迷失与消隐--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化精英的知识分子理应对社会、人类的历史和命运保持一种审视或反省的思考态度,理应成为人民的喉舌,在行为中体现出必要的高于一般俗人的道德良知,但在新时期叙事本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却呈现出迷失与消隐的状态。本大致勾勒了这种现象,并真诚呼唤知识分子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我党最了解知识分子和最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对知识分子的深厚情谊表现在他尊重知识分子,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信任和支持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汤吉夫先生的高校系列小说是他多年来文学创作的核心部分,他以悲悯的情怀关注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也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他们的本体矛盾和人格的分裂。论文侧重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汤吉夫小说中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精神痛苦和抉择的尴尬,以及他们异化和沉沦的精神悲剧。  相似文献   

15.
高云光长篇小说《长安城里水车巷》中的杨秀才,一以贯之地坚守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起初表现于不同的侧面,后来则凸显出它的核心:富正义感,勇于担当,坚守良知,嫉恶如仇。杨秀才与其他知识分子特别是犬儒主义有着本质区别,在今天仍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是衡量知识分子真义的内在尺度。大学与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知识分子是大学精神的践履者、体现者和承载者;大学的起源与知识分子的精神诉求密切相关,大学是知识分子的社区,也是知识分子成长的摇篮。知识分子精神与大学精神具有内在的共通性与契合性,集中表现为自由、独立与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四世同堂》作品中,老舍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那段危亡岁月的同时,也深刻地讲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现实痛苦与内心纠结。如果说爱国情怀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那么知识分子的士人情怀就是小说最重要且伴随始终的“和声”。文章以作品中知识分子的人性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老舍先生对士人精神的传承、弘扬与歌颂。  相似文献   

18.
考察中国从私有制产生起四千来年的历史,中国知识分子主要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依附性和独立性相依存的社会特点;第二是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政治特点;第三是“士可杀不可辱”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爱知识、爱科学、爱学习、爱创造、尊师重道的素质,富于理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品德等思想特点;第四是廉价、经久、耐用的服务特点;第五是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劳动特点。研究这个命题,可以促进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特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佩服王晓明的勇气。剖析别人需要勇气,剖析自己尤其需要勇气,而王晓明就有这样的勇气。 王晓明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学者,他关注着这个社会,关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关注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然而,他的这种关注得到的是什么呢?得到的竟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极度的精神困境,甚至处于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三篇好文章三个里程碑——学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三次讲话●王永钦在知识分子问题上,人们对周恩来有过许多评论:说他是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良师益友,引路人;说他是我党尊重知识分子、团结知识分子的典范,楷模;说他是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