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旆只是投票时的一票之差,院士与非院士的境遇从此就有了天壤之别。”昨天,聚焦“自主创新”的院士圆桌会议,度间插出一段题外话。中国科协主度、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甚至当场提议,希望在座的13位院士就现行院士制度联名在明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改革倡议。  相似文献   

2.
李兰娟在央视新闻“遇见你”的人物特写中被称为“连轴转”的老太太——这位已经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战“疫”的最前线经常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被同行称为“中国脊梁”的李兰娟,成为继钟南山之后又一位感动中国的院士级人物。宅在家里刷朋友圈的日子里,我很好奇这位女院士的身世。相关的报道中,这位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12日,一位72岁的’老华人在美国洛杉矶一家医院悄然离去。张立纲头顶5个院士头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华人科学家中,能有如此骄人荣誉者,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4.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  相似文献   

5.
网络评论是互联网发展下新兴的评论方式,其优势和影响力日益显现,以深度分析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面对“网评”的冲击是“避短”还是“补短”?本文结合媒体发展趋势和新闻传播规律,从网络评论的优势、电视评论如何应用“网评”、电视评论突出自身长项等三方面,提出电视评论节目值得借鉴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从“工程管理学院士”的现实,到设立“社会科学院士”的“愿景”,有人开始担心,和“学而优则仕”相对,另一条新的路径——“仕而优则学”会否出现。  相似文献   

7.
也谈“评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评论价值”?潇雨同志提出:“‘评论价值’就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了这种思想观点的就叫有‘评论价值’,没有蕴含这种思想观点的就叫没有‘评论价值’。”(《“评论价值”刍议》,见《新闻战线》1984年  相似文献   

8.
2000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当中科院路中祥院长将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第一辑“院士科普丛书”转送给江泽民同志的时候,作为本套丛书的编辑,我们在万分激动之余,深深地体会到来自一种使命感的压力。纵观中外科普著作,从法布尔的《昆虫物语》到哺育我们共和国几代人的  相似文献   

9.
“也许只是投票时的一票之差,院士与非院士的境遇从此就有了天壤之别。”昨天,聚焦“自主创新”的院士圆桌会议,席间插出一段题外话。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甚至当场提议,希望在座的13位院士就现行院士制度联名在明年的  相似文献   

10.
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2005年11月16日《文汇报》上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获奖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新闻精品,是记者敢于直言,客观准确报实情、讲真话的结果。记者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新闻界同行称道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1.
雷宇 《青年记者》2016,(10):45-46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正因为如此,历史,又被称为旧闻.副刊专栏文章也是新闻的一部分,过往的世事变迁,更应该追求新闻的“新”.中国人讲究以史为鉴,旧闻承载着历史故事,蕴含着现实价值,鉴古以观今. 中国青年报在面向中学生的“成长”版上,以专栏形式推出针对院士群体的系列报道,关注近半个世纪前的老故事,通过抢救性的采访,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记录院士成功之路背后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同时突出时代特色,破译英才的成长密码,追慕往昔教育图景,在旧闻求“新”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评论价值”?潇雨同志提出:“‘评论价值’就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  相似文献   

13.
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文汇报》2005年11月16日上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的获奖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新闻精品,是记者敢于直言,客观准确报实情、讲真话的结果。记者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新闻界同行称道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的深度与文采兼备的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主题量大立意深刻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评论的写作高下,首先反映在主题的开掘上,具体体现在是否摸准了社会生活的脉搏,是否抓住了牵动党心民心的热门话题。《“真抓”与“假  相似文献   

15.
2000年5月开始,钱江晚报推出“约会院士”系列报道,我们有意识把它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从策划到采写、制作、推广,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名牌产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扩大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争取最大化的读者市场。 一、选准时机,占领市场 从推出“约会院士”第一篇报道之后,钱江晚报以每周两三篇的见报率与读者见面,引起很好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江浙地区,如今又多了个美名——“院士摇篮”。2009年12月7日,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新完成的《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对1955-2009年我国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性别、年龄、出生地、学历、毕业院校等情况做了最新的调查与统计。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6日,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到武汉市口区与中学生交流,一位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写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值得敬仰。院士连忙澄清道:“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杜撰的……”袁隆平,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因他对我国水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人民打心眼里敬重他。记者想“锦上添花”,给他头上多加几道“光环”也是好心。但是,良好的愿望未必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这是值得“耍笔杆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于6月2日至6月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出席了大会。这是党的十六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召开的一次最高学术团体盛会。大约1200名院士出席了此次盛会,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7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00多人。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听取和审议学部主席团、咨询与评议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潘浩 《新闻实践》2001,(3):11-12
钱江晚报“约会院士”系列报道任务重、行程急,加上摄影者牛群常常身不由己,时间对每个采写者都是那么的“吝啬”。可是,面对院士的宽广胸襟、渊博知识,我们又是多么迫切地想把这组人物报道做活做精彩,让院士的形象在字里行间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两院院士走进直播室 世纪之交,千年之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今日科技》节目及时推出“两院院士展望新世纪”广播讲座。以中国科学院顾问严东生和上海市科协主席叶叔华为首的2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99年12月21日至2000年2月3日,每周三次分别莅临上海电台1422直播室,就“生命工程”、“宇宙天体”、“原子物理”、“计算机”等当代科技的最新话题,用深入浅出、循循诱导的访谈方式和节目主持人肖玲等一起,为广大市民开设了一座“空中科普大学堂”。广播讲座一经播出,即好评如潮,以至20讲播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