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我国古代识字教材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相辅相成,使得它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配合,不仅取代了以往识字教材,也给后世识字教材的编写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2.
杂字与“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两类并行的识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两者相辅而成,它们不但在封建社会流传广泛,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现了许多改编、新编之作,为我国识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杂字与“三百千”这两类识字教材在语言表达、内容重点、流传区域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一、蒙学教材在识字教学中的经验 提起蒙学教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下简称“三、百、千”)影响最大。它们编写的方式是:将所有的句子编成三字句、四字句,对称、押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字重复率极低。据统计,“三、百、千”的用宇,总字数为2708个。  相似文献   

4.
运用语料库统计工具,对现行人教版、苏教版、上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字量、字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套教材基本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识字内容编排注重从“识写分离”到“识写同步”。三套识字教材在共用字的选用上差异显著,各版本教材字种的选择随意性较大。通过对超纲字的研究发现,这些字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度较高。识字教学的问题不仅是字量的增减,更要合理地考虑字种和字序。研制科学规范的《小学生常用字表》是解决小学生识字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情景识字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教材安排中有两组识字教学内容,仔细分析这两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它们是以场景分类的形式出现的集中识字。像“识字一”中安排了《在家里》和《操场上》,“识字二”中安排了《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课堂上学生掌握了课文要求的认读字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一课,知一类,到生活中继续去认识更多的生字。比如,学习了《在家里》一课,学生认识了“沙发、报纸、台灯、电视机、电话机”,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家里的家具和电器都贴上小标签,学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扫盲教材结构模式的实施与探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满足青壮年农民扫盲学习需要,确保扫盲教学质量,实现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我省曾在扫盲教材的结构模式上作了若干实践和探讨研究。从我省农村扫盲现行使用的教材来看,其教材结构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以识字为主,适当地引入生产技术知识,这种教材结构可称为渗透式模式。《农民识字课本》《农民常识课本》《农民文  相似文献   

7.
为不断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扩大扫盲成果,省教育厅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业余教育专职干部新编了《识字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并于九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在昆明召开了扫盲教材、教学研究会,介绍《识字课本》的内容及编写意图和系统,学习汉字基础知识和识字教学法。来自全省各地的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和扫盲教师10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小学识字教本》是陈独秀晚年所著的一部童蒙识字教材。运用文字学理论和相关字书,对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的编排体例和文字释义进行考察,指出该书作为童蒙识字教材,在编排体例、字形分析和释义上存在少量不足,为该书的阅读和各种研究提供一些语言文字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田若 《小学语文》2007,(10):39-41
张田若先生长期致力于识字教材与教学的研究。他曾受业于浙江大学法律系,早年参加革命,曾任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秘书、中央扫盲委员会编审司教研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师大教科所兼职研究员、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等。从1954年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编有五套小学语文教材,主持“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编有实验课本,经教育部审查批准供全国选用。著作有《当代中国汉字认读与书写》《小学集中识字教学》《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国际通用汉字读本》《小学文言文启蒙读本》《小学行书教材》等,为我国识字教材与教学作出了贡献。本期邀请张田若先生撰写有关识字教材与教学的文章,先生就识字教材与教学的重要性、识字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经典的识字教材,三者在形式、内容和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从"三百千"的使用与发展中,可以窥探古今识字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传统识字方法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繁重的识字任务,语文教材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呈现生字,借助语境随文识字强化了汉字的理解和运用。除了随文识字,教材还安排了多个识字专题进行集中识字,如蒙学识字、韵文识字、生活场景识字等,除了以上内容,教材还在识字专题里安排了适当的字理识字内容,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安排了典型的象形字,《日月明》一课引导学生借助会意字的造字规律识字,让学生初步了  相似文献   

12.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国标本1~2年级学段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教学在教育史上也是源远流长的。古人在识字教学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等一大批启蒙教材就是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翔实记录和丰硕成果。现代人也在苦苦地探索识字教学的科学之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快捷高效的进行识字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界开展了许许多多的“识字教学”的实验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河南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仓颉造字的故乡;我国现在能见到了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就是在河南省殷墟被发现的。可以说河南是我国古文字的诞生地之一。在今天,河南也是识字教学实验与研究的热土。本书的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识字教学实验和研究,现将其言之成理的识字教学思想与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相结合,编著成《低幼语文读本——成语捷龙识字》(又名成语捷龙识字法。下同)一书,堪称出自这片热土的慧眼独具的识字教材。  相似文献   

14.
一、对教材的理解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识字学词学句一、二》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被赋予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任,凸现了在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重整合,凸现重点。《识字学词学句一、二》要求学生认识生字114个,其中学会93个,分别占全册识字量的27%和30%。教材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把识字与阅读、表达等语文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把识字与学会探索、合作、交往等人文素养的提升结合起来。这样的编排,既符合第一学段以识字为主的重点,体现了《语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低年级教材编排的识字量相当大,识字教学在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识字,在教学中有自主识字的愿望。在这篇文章,我就自己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词语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人之初》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8的内容,节选自《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的重要代表之一,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的启蒙教育。以识字为媒,以传统故事为介,引导学生在趣中识字,在字理中识字,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材解读本组教材围绕"环保"这一主题编排了《识字7》和四篇精读课文:《"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四篇课文图文并茂,主题鲜明,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识字平  相似文献   

18.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1~2年级学段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的课型。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仄的,是词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相似文献   

19.
王有英 《教育史研究》2003,(3):20-22,26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识字教材。它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经久不哀,除其识字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教化功能。本文旨在通过对“三、百、千”的重新解读,分析其与社会教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帮助人们观古鉴今,更好地反思当代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版教材在编写上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识字方式,在编排上注重渗透字理文化。统编版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汉语拼音不是认识、学习汉字的唯一途径,还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等去识字。袁晓园先生在《汉语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一文中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