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数学思维定势的两种倾向:思维定势正迁移和思维定势负迁移。论述了思维定势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及培养策略,并提出了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作用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定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吴立宝 《内江科技》2007,28(1):133-133
宏观上阐明思维定势的二重性,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和产生思维定势的原因,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提出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吴明 《科技风》2012,(21):234
思维定势是主体认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土木专业大学结构力学的学习有其积极作用,本文作者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思维定势在结构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并指出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4.
二、顿悟思维方法的破定势思维与创新。顿悟思维方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创新的成果上。从创造过程来说,灵感是创新的起点,直觉是创新的继续,顿悟思维方法的创新作用是对定势思维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获得的统一。(一)顿悟思维方法是突破定势思维的思想工具。所谓创新思想是指创造主体在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突破定势思维,创立新思想的创造思维活动。因此,从实质上讲,创新就是破旧立新的创造思维活动。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创新一是要破除定势思维,二是要创立新颖思想。定势思维是创新的思维障碍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德迪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84-284,287
定势思维使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对定势思维,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学中,适当运用思维定势的特点,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丹 《科技风》2012,(19):207-208
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亦是如此,积极的思维定势可以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消极的思维定势可以阻碍我们解题的思路,所以我们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扬利抑弊。  相似文献   

7.
谈如何克服情报分析失误中的思维定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飞天 《情报杂志》2001,20(9):56-58
情报失误常常发生在情报分析这个环节上,而导致情报分析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报分析人员的思维定势,所以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如何克服思维定势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尝试简单归纳几种方法,以使克服情报分析中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8.
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有一种习惯趋势,每遇到一个问题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思维定势虽然可能引发灵敏的思考,但也能导致呆板的思考。在解题过程中,依照既定的方法去思考,若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以求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种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转变,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种可逆思维。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影响思维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简单地说,思维定势就是思维服从于人们经常或已经使用的某种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施忠华 《知识窗》2013,(20):28-28
在心理学上,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而在数学教学中,新的数学知识是建构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这就免不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靠教育与训练。 一、打破定势思维,是学生创新意识觉醒的前提条件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常常沿着固定的思路或模式去思考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定势人人都存在,常常阻碍创新意识的觉醒。为了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让学生学会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完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思考:同学们排队做操,刘华前面有5个同学,后面有6个同学,这一队共有几个同学?…  相似文献   

12.
创新号是一种新的符号,创新号主要用于创新、发明创造、思维训练等等。如果将符号按思维定势分类的话,创新号属于没有定势的符号,创新号的后面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徐彦 《情报杂志》1993,12(4):54-57
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克服思维定势,提高情报研究能力的重要方法,试述了移植、置换、逆向、克弱取胜、检核目录等五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思维定势,概括地讲,就是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惯性和固定想法。也可以说,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思维的一种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沿着固定的同一思路进行,各种观念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固定不变的思维锁链;在解决问题时,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也往往先有倾向性和心理准备,而进入习惯性思维轨道。这是反复思考同类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惯性造成的,就是说,思维定势是人们思考同类或类似问题时,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模式。 产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条搬用已有的经验,受单一化、模…  相似文献   

15.
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互批作文则是冲破写作定势、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反复互批 ,可以引起争辩 ,使无疑处生疑 ,从而达到拓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智力水平的目的。这种“互改—互批—互评”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一、打破了束缚创造力的“思维定势”学生对作文的“一作一批”,见惯了 ,感到满足 ,不再有什么“非份”要求。有了这种“定势”,知识上少有长进 ,思维上没有创新。而反复互批“作文”,于不疑处“设疑”,就能摆脱“一作一批”的习惯性程序的羁绊 ;就能对老师的面评和同学的批改进行纵横推敲、追根究…  相似文献   

16.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运用是一个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以习惯来认识问题,先入为主。对有些物理现象只记结论不善于分析;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也习惯用一些常见的典型的练习来分析,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定格思维,即形成了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在应用概念和规律时,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许杰 《科教文汇》2010,(36):100-100,121
本文讨论了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对解题的影响,主要讲如何利用其有益的影响为我们的解题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我们思考问题时,常常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时间久了,就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导致我们的思维缺乏呆板,缺乏灵活性。而数学问题的思考也如此,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创新的培养,主要从正确的定势思维、培养创造个性、防止创造力的衰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克服思维定势,从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几个方面探讨创新意识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