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拜读了《山东教育》(2002.11.32期中的《聪明的差生现象浅析》和2003.7.21期的《也谈聪明的差生现象》)两篇文章之后,颇有感慨。如果说第一篇文章有蜻蜓点水之感,那么第二篇文章则有观其表面之嫌。在《也谈聪明的差生现象》一文中指出造成学生减负虚“减”实“加”的根源在于教育制度的不健全,在于上一级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一种逆反的情绪,对学习比较抗拒,成绩也很不乐观.这些学生一般会被称为“差生”.如何让差生转换情绪,使其积极向上地对待学习是每个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永明 《文教资料》2011,(18):142-144
职业学校“差生”多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转化“差生”是职业学校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职业学校“差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差生”转化的主要方法.对职业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关于差生问题的探讨,见诸报端连篇累牍。笔者也想对此略抒己见。我认为差生的成功转化要有“四识” 一识差生问题不寻常 差生问题不寻常有两层意思。其一:差生是世界范围的问题。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主任、法国教育总督等职的法国教育家让·托马斯在《世界重大教育问题》一书中指出:不及格和留级是初等教育,也是中等教育的创伤。发展中国家受创最剧。比如,在扎伊尔,人们统计过,初级学校的学生,80%得不到学业证书。高度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比如在法国,最近的部分统计表明,在初级教育最后两年,得不到毕业证书的比例达…  相似文献   

5.
一、对后进生.要坚持“一多”、“两忌”、“两适度” 所谓“一多”是指多优先。一要对差生优先提问。教师心中应该有差生,对差生应优先提问.让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应该鼓励差生大胆发言.答对了给与表扬、肯定.答错了切勿指责。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赵民 《甘肃教育》2011,(2):26-27
所谓“差生”是指一些表现不好,缺点较明显的学生。他们在学生中是极少数,但非常活跃,对班集体的负面影响很大。提起“差生”,没有老师不感到头疼的,但是班主任却不能对“差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如何让班上的“差生”转化为好学生呢?笔者认为“差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还需要有一颗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技巧。  相似文献   

7.
殷爱萍 《考试周刊》2013,(77):61-61
在学校的数学教学、教研中,“差生”的转化是一个老大难的课题,“差生”的表现是多方面。那如何开发“差生”学习的潜能呢?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中给“差生”平等的机会,创设情境提高他们的兴趣,耐心等待“差生”领悟,并对“差生”的良好表现.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鼓励.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十分注重转变差生工作的实践和研究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转变差生理论。一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差生理论的基本点1广泛的“智力背景”是差生转变的基础要做好转变差生工作 ,须先弄清差生“差”的原因和差距所在 ,而后方可“对症”下药。传统的观念认为差生的差距主要在知识量方面 ,因而转变差生的办法是大量的补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却指出 ,教材范围内的知识量的差距只是表面现象 ,差等生和优等生的真正差距是“智力背景”———知识面的差距。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学习背景的智力生…  相似文献   

10.
转化差生主要可以从下而儿方而进行:1、赏识差生的开始——寻找闪光点 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手.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至于“破罐子破摔”。囚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但是。我们是否就可以由此得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差生”的结论呢?  相似文献   

12.
“差生”转化是各类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差生”,要用真诚的爱感化“差生”,要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作用,用耐心换取信任,用尊重帮助“差生”树立信心,给“差生”留“足”转化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女大学生“体育差生”这群“特殊人群”对体育课程学习态度“厌学”的原因,比较“体育差生”与非“体育差生”不同学习态度,从中了解到一些带有代表性和有规律的因素,找出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差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态度“厌学”的主要原因,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并非戏言     
《师道》2013,(2):64-64
有一日。教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睡觉,而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差生。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训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指优生),连睡觉都在看书。”  相似文献   

15.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就是不应该排斥和岐视“差生”,应该差生优生一视同仁,要善于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与问题做具体的思想工作,促使差生向优生转化。  相似文献   

16.
刘树国 《班主任》2008,(12):37-38
在一次全区组织的研讨会上.某校一名干部在大会发言时谈到“差生”问题,竟直言不讳地说:“‘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像晴天霹雳,惊得在座的上千名教师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什么是差生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那些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不好或“人品”存在明显“缺陷”的人,称之为“差生”、差生现状的存在,已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不利于国家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差生”问题是个复杂的现象。它仍然存在于校园之中,且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有必要对“差生”这一特殊话语进行廓清。要想转变“差生”,必先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转化差生的工作技巧是学校教育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技巧性的一些转差措施或行为.有可能成为差生进步的转折点。我认为转差应做到“六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