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应用是大中专院校必学的基础课程,其中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国家计算机一级B必考的内容。本文通过对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归纳与比较,帮助大家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同学们掌握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等这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课程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二-十进制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一个基本知识点.传统的算法是:1、十二进制数据的转换,整数部分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用"乘基取整法"; 2、二-十进制数据的转换用"按位权展开法".  相似文献   

3.
计数器是一种记忆加在输入端上的时钟脉冲个数的时序电路。它不仅可以用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还可以进行分频、数学运算、代码转换以及产生脉冲波形等。计数器是数学电路系统中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数字部件。在计数器的理论分析和具体运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利用一种进制的计数器构接成其它进制的计数器,如用模16进制计数器作为基础部件,通过适当的电路连接和计数器之间的级联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学问,如何妙用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如何发现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规律并利用其规律巧解数学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我们从几个具体实例来看r进制的巧妙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进整数的t进制表示式和代数式,将任意整系数多项式f(x)化为g(x),使g(t)为t进制表示式,再对g(t)施行数值分解,利用判别条件得出整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譬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制,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表示二进制数,34表示五进制数.  相似文献   

7.
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是新课标中信息技术学科和数学学科相关知识点的延伸。掌握四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进制转换是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并掌握这一内容。在进制转换的教学中,一般教材都采用“按权展开”的转换方法,即计算各位的权值才能进行相应的转换。本人在教学中发现这种转换方法既复杂又费时、费力,学生不易掌握。后经改进,总结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进制转换中的乘除运算变为加减运算,能方便地进行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首先看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的改进方法。在转换前,要让学生记住一个简单的数列(称为“8421数列”):……4096204810245122561286432168421这个数列从右到左依次是20,21,22,2…  相似文献   

9.
<正>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复习?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方法,针对"进制转换"和"多媒体编码"的知识,我的做法是:利用VB程序设计和算法的知识解决"进制转换和多媒体知识"中的案例,从而变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程序题,以此来增进对知识的提升。一、利用VB程序设计的工具,复习"进制转换"的启示1.从内容上进行整合,"进制转换和多媒体编码"知识点与VB程序相结合,这个思想的来源是:VB程序设计是整合高中的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等这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课程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二-十进制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一个基本知识点。传统的算法是:!、十二进制数据的转换,整数部分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用“乘基取整法”; 2、二-十进制数据的转换用“按位权展开法”。使用这种传统方法进行二-十进制数据的转换,思路清晰,但运算速度慢,效率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知识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精心研究,提出一种二一十进制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存在着两种形态理论形态间的转化和理论——观念——实践的转化,但这两种转化并不能自发地完成,需要人的参与,即必须通过包括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转化主体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施来实现两种形态的转化。所以,关注并分析转化主体在转化过程中的主体状态,对提高教育理论的转化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校图书馆回溯书目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回溯建库工作实际,提出建库的准备工作、合理的建库方法和步骤是回溯建库质量的保障;严格遵守建库工作原则、加强数据审校制度是回溯书目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现象是一种临时性的词类转化现象。名词化是俄语词类活用的主流和大趋势,而动词化则是汉语词类活用的潜在方向。俄语中词类活用多见于口语语体,汉语中词类活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而存在。俄、汉语相同类别的词语活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四个直辖市产业结构的转换速度及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综合指数的计算.从而得出四直辖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差异较大,且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与速度不一致并提出提高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词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词类转换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可用于分析英语转类构词的认知机制。各种词类转换的基础是它们共处于一个认知框中,是基于邻近性而产生转类,转类后产生了概念突显和激活。转类的认知研究有助于从认知角度揭示词类转换的发生机制,为解释语言结构与人们认知事物方式的特点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教育转型是教育内涵的根本变革。在我国,教育转型的研究尚未多见,实践探索上呈现出呼声日高、理念渐显、目标不明、体系缺乏等状态。江苏在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型中。可以通过研析教育观、明确转型标准、率先在小学教育突破等措施,真正实现教育内涵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17.
室温下,以Ti(S04)22-6g/L,H2021-2g/L,NaF3-5g/L,EDTA2-6g/L为转化液的主要成分,加入1-2g/LCe(N03)3 .6H20促进转化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控制转化液pH4.0-4.5,转化处理10min,在样品表面制备一层化学转化膜.通过中性盐雾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表征转化膜的耐蚀性,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转化膜的微观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转化膜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转化膜耐蚀性优艮,EDS能谱分析得出这层颗粒状物质主要由Na,A1,F元素和少量的Mg,Ti,O元素组成,推断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Na3AIF6,铈盐起到促进转化膜致密性和均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名词和动词的范畴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词和动词在语法属性上都表现有落畴的备选转换和优选转称。各词和动词的备选转称之间具有不对称的特征,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看动词的优选转换也有不对称的特征。这与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认知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系统采用TI公司的单片机MSP430F2274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由A/D数据采集、功能转换、以及键盘显示等模块组成。该系统将被测信号转换成与其成比例关系的电压,再经12位AD574转换送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结合继电器完成量程的自动转换,然后通过显示电路实时显示测试参数。另外,该系统还具有相对误差测量、“自动关机”等功能。通过实验测试,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具有精度高、工作性能稳定、容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陈明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4):103-105,,117,
制约艺术现象最基本要素是艺术意志,它是艺术最深层最内在的本质,是艺术本体,色彩抽象化是艺术意志的体现。人印象派到表现主义。主观抽象主义的的转变是人追求真实转向心理真实,人主观抽象到客观抽象的转变是人内心转向宇宙。抽象与移情这两种风格形态的相互渗透、排斥、发展,完成了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