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得到了质量密度和电荷密度都随半径变化的静态球对称各向异性荷电流体的E—M方程的一组严格解,当参数取一些特定值时,本解可退化为多个已知的严格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得到了质量密度和电荷密度都随半径变化的静态球对称各向异性荷电流体的E-M方程的一组严格解,当参数取一些特定值时,本解可退化为多个已知的严格解。  相似文献   

3.
根据物质场和不带中心荷的Virasoro群规范场之间的规范不变的相互作用的Lagrange密度函数,我们构造了Hamilton形式,推导了规范场的运动方程和找出了所有初级约束.同时,我们猜测,体系的次级约束可能是无穷多的!  相似文献   

4.
荷之美     
此文写荷.颇有独到之处。 荷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戴河之南的荷,重写荷花,概述其妖娆宁静的气质:避暑山庄的荷,重写荷叶,用工笔写出了它动态的美;杭州西湖的荷,是残荷。三处写荷,角度各异,侧重不同,可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看得出来,是清清浅浅的五月之水看得出来,是坦坦荡荡的村庄之塘谁在村庄的荷塘开始了跳舞谁在村庄的荷塘开始了歌唱在水一方,荷的舞蹈是那样优美在水一方,荷的歌声是那样动听荷在用一种坚持,荷在用一种信念,荷在水中站住了荷在用一种智慧,荷在用一种灵巧,荷在水中站住了荷在用一种模式,荷在用一种状态,荷在水中站住了显得认真显得执著显得玲珑以水为家,荷沿五月迅速生长,一路走,一路留下多少乡情以塘为家,荷沿池塘迅速生长,一路走,一路留下多少倩影经历过多少风吹雨打,经历过多少云山雾罩,荷在水中站住了站住的荷,是美丽的荷,荷的美丽,一半…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了解“荷”的民族,单单对于荷的称呼就不知有多少。荷的叶叫“荷”,荷的苞叶叫“菡菡”,荷的柄叫“茄”,荷的实叫“莲”,荷的茎叫“藕”,荷的花叫“芙蓉”,至于那咏荷的诗篇文章,写荷的丹青绘画,更是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7.
荷质比是带电粒子的重要特征量,汤姆生通过测定电子的荷质比而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测定原子核的荷质比和质子的荷质比而预言到中子的存在.由此看来,测定荷质比对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浏览高考试题,发现荷质比的测量方法有很多,下面仅举三种.  相似文献   

8.
看得出来,是清清浅浅的五月之水, 看得出来,是坦坦荡荡的村庄之塘。“谁在村庄的荷塘开始了跳舞? 谁在村庄的荷塘开始了歌唱? 在水一方,荷的舞蹈是那样优美d 在水一方,荷的歌声是那样动听。 荷在用一种坚持,荷在用一种信念,荷在水中站住了。 荷在用一种智慧,荷在用一种灵巧,荷在水中站住了。 荷在用一种模式,荷在用一种状态,荷在水中站住了。 显得认真显得执著显得玲珑。 以水为家,荷沿五月迅速生长。一路走,一路留下多少乡情? 以塘为家,荷沿池塘不停张扬。一路走,一路留下多少身影? 经历过多少风吹雨打,经历过多少云遮雾盖。荷在水中站住了…  相似文献   

9.
雨中观荷     
清晨观荷,似乎有独斟独酌的意味;迷雾观荷,却过于缥缈迷离;黑夜观荷,似乎浓墨于平淡幽静。因而我最爱的是雨中观荷。但我不愿留得残荷听雨声,更愿在细雨蒙陇中聆听荷叶的低吟……  相似文献   

10.
谢端 《广西教育》2024,(2):110-112
荷以纯洁、美丽、高雅的象征意义著称,中职学校应基于荷文化深度融合视角,结合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职业能力需求,深入探究构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荷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路径,通过开发荷文化特色专业课程、开发与运用工作页校本读本、设计与制作荷文化创意产品、拓展荷文化实训项目等,培养兼具艺术才华和创造力的平面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2.
读诗论札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字的艺术。本文从"诗"字构成之义谈及:诗者,言也;诗者,寺也;诗者,持也;诗者,思也;诗者,私也。以及与"诗"音的"狮、师、蓍、施、尸"等字相关意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原本之意。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要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以及一种崭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根据后现代基本精神,本文力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师生关系,从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师生关系问题形成新的有益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其所容纳的“矛盾”被称为“真矛盾”。在弗协调逻辑看来,逻辑悖论就是一种“真矛盾”,是可以被弗协调逻辑系统所容纳的。在分析逻辑悖论语法表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弗协调逻辑消解悖论的逻辑机制。弗协调逻辑作为一种解悖方案,实际上是隔离了悖论对系统的不良影响,这种隔离意义上的悖论消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相对于协调而区分出来的弗协调,也具有重要的逻辑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冯契认为,一切概念都有摹写现实与规范现实的双重作用,逻辑原则也体现着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在逻辑理论的证成问题上,"概念的双重作用"要求逻辑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有见于现代逻辑论证理论的普遍主义、先验主义倾向,非形式逻辑试图从后验性与先验性、普遍性与情境性的统一中去证成自身.  相似文献   

16.
陈毅元帅的战争诗词是20世纪生动形象的革命战争史,又是壮美深沉的民族精英心灵史:在审美上既重风骨,又富意境;在形式上古近体并重,且创作颇丰。陈毅其人品性高洁,风骨凛然,其诗亦然,是20世纪传统诗词当之无愧的大家。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Lifelong learning is something which one does for oneself that no one else can do for one: it is a public and personal human activity, rather than private or individualistic.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paucity of a language for learning as process and participative experience. Personalised learning requires a sense of the worthwhileness of 'being a learner'– a virtue in the 21st century. A sense of one's own worth as a pers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one's identity as a learner. Research suggests the human capacity to learn can be understood as a form of consciousness which i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values, attitudes and dispositions, with a lateral and a temporal connectivity. This 'consciousness' has several dimensions which are all related to becoming a person, with a learning identity. They also enable the learner to become aware of and appropriate what is of worth and map onto the sorts of core values that learning communities espouse. Awareness of self and of one's own worth as a pers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becoming a learner' and for identifying and engaging with 'what is of worth'. Furthermore, a sense of self as a learner is formed in relationship, and understood as one learns to tell one's own story, as a participant in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Character is the way in which we refer to that quality of personhood in which there is rooted the capacity to change and learn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8.
推类是中国古代推理的主要模式。其结构通常由"言事"与"言道"两个部分组成。"言事"与"言道"的核心是"喻"。其理论根据是:所言事与道之间共同存在的"义"。找到事与道之间共同的"义",便可"扶义而动,推理而行"。由"事"理过渡到"道"理。推类的本质是论证。如果我们较好地掌握了"言事"与"言道"这二者的关系及"引譬"、"援类"的思维方式,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和丰富我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GDP本来是一个表征财富的普通符号,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作为财富象征符号的GDP却成了人们竞相追逐并加以炫耀的对象,甚至成为国家的最高目标。于是,作为人们崇拜对象的GDP反过来异化为人们的主宰,步入一条反和谐的不归之路。在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在失衡之路上狂奔的GDP必须回归和谐,确立新的和谐GDP理念。和谐哲学为和谐GDP提供了理论可能性,而和谐社会建构实践的展开为和谐GDP奠定了坚实的推广基础。作为和谐GDP三个维度的和谐产出、和谐分配与和谐消费,彰显了GDP的和谐向度。和谐GDP的“三和”之维.有利于营造出和谐心态、和谐世态与和谐生态,使和谐GDP客观上成为和谐社会的理想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20.
标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是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是名副其实的形象代表。标志设计.无论从图案到文字.标志图形和标志文字.都得遵循从形象到意象的创作过程来传神达意。只有体现“名副其实,图文并茂.形神兼备”这三重设计境界.方能达到标志设计的至高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