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救救儿子     
上世纪初,鲁迅先生曾大声呼吁:“救救孩子!”而今十岁顽童,大胆效颦,仿鲁迅爷爷,为我小字辈疾呼:“救救儿子”。为什么呢?不妨听我慢慢道来儿子小胖的酸、甜、苦、辣。小胖,男,12岁,1992年出生,得了一种怪病:一见爸妈便发怵。据医生说,这叫“家庭恐惧症”。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伯阳  寻峰 《中国教师》2006,(6):14-16
中小学生中盛传一首歌谣:“上学真苦恼,书包压弯腰,睡得迟,起得早,功课没完又没了。”“上学真苦恼,书包压弯腰,背起炸药包,我要炸学校!”80多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发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把孩子从封建礼教的压迫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幸福地度日。80多年后的今天又有专家再次呐喊“救救孩子”,是要把他们从“考试地狱”中解救出来,从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力下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在今天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也不仅在于对于”我也吃过人”的洞见,而在于对于“吃人者”全是被“吃”空了灵魂的揭示。鲁迅先生的“赎罪”意识是启蒙思想的具体体现,《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新文学“启蒙文学”的性质不容怀疑。“救救孩子”,从“娘老子”着手是破坏,给孩子自主的灵魂是建设,这也是我们今天文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Z1)
孩子想体现他高深的文学素养,每每作文改词造句,先生总会谆谆教导“:不要乱改,要这种个性得不了高分!”孩子就说“:为什么鲁迅可以改,我不可以?”先生倒也实在,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因为他是鲁迅,而你不是。什么时候你成了鲁迅再改吧!”孩子自知有生之年不会变成“鲁迅”,于是老  相似文献   

5.
爸爸,别碰我! 由于连续出差,好久没有看到孩子了,所以爸爸看到女儿时,不由得地将手搭在女儿的肩上,说了声:“放学啦!”“不要碰我,真讨厌!”女儿突然有这种拒绝的态度,真令作父亲的吃惊。父亲暗想:“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有这种经验的爸爸一定不少吧? 站在女儿后面,总觉得心中有些许的不悦。“这是什么态度,以前老是来撒娇,难道爸爸哪里做错了?”这么说的时候,总感到一丝懊恼。  相似文献   

6.
李冰 《幼儿教育》2001,(11):40-40
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和宝贝女儿说几句母女间的“悄悄话”,然后和孩子一同进入甜蜜的梦乡。然而有一天晚上,女儿与我的一段对话却让我沉思了许久。那天晚上临睡前,我俯身逗问身旁的宝贝女儿:“让我看看,你是不是妈妈的好宝贝?”孩子立即娇声应道:“是!是!”接着她也爬起来,俯看着我说:“你是不是我的好妈妈呀?”孩子的这一问也许只是对我的问话的简单模仿,但我还是愣住了,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呼吁“完全解放了孩子”,再三强调要“把孩子当人”,担忧“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先生的担忧,在现时独生子女的家长们看来,似乎业已过时。今天的孩子,谁会不把他当人呢?就这么根独苗,姥亲爷抱爹疼娘爱的,一个家庭三代人都成天为  相似文献   

8.
感谢父亲     
父亲的严厉是出了名的,虽然话不多,但句句都有份量。小时候,我和哥哥吃饭时爱吵闹,父亲一声呵斥,便都乖乖地自己吃自己的。从那时起我便对父亲敬畏而不敢亲近。还有一件事使父女关系恶化了。那是考上初中那年,我刚12岁。记得报到的那天早上,母亲让父亲去送我,说:“你就去送她吧,十几里路呢!”父亲生气地说:“送什么送!自己不会去吗?那么大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到了学校,看到很多家长在为他们的孩子铺床叠被,心里酸酸的。心想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父亲不敢小瞧我。  相似文献   

9.
老不死     
天真的孩子问爸爸:“世上还有人能不死吗?”“没有人能不死的!”“不!”孩子摇摇头说,“你骗我。”父亲奇怪了:“谁能不死?”“奶奶!”孩子很有把握地说。父亲以为孩子对奶奶爱得天真,哈哈地笑了:“真聪明。”孩子把头一甩:“不是我说的。”父亲笑着问:“谁说的?”孩子说:“妈妈说的。”老不死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1.
妈妈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去串门。我们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突然房门大开,我那位朋友的小儿子站在门口,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不在,”朋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妈妈上班去了。你怎么啦?摔了一跤?自己摔的是不是?那还哭什么。”他给儿子擦干眼泪说:“好啦,玩去吧!”儿子走后,朋友抱怨开了:“总是这样!一张嘴就喊‘妈妈、妈妈’。你知道,有时我心里真不好受,好像我不如妻子疼爱他,好像我们这些当父亲的除了处罚孩子什么也不会干,其实我常常给他买玩具,疼爱他……你说,为什么小孩子都这样?”我耸耸肩说,如果家里没有母亲,那孩…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见到亲生母亲是1997年的春天。之前我总不自觉地想起在四川老家的养母一家人,虽然我只是他们买去的孩子,但总归是养了我13年啊。他们虽然很穷,却从没亏待过我。当我忽然知道自己是买来的孩子之后,还是一点也恨不起他们。我第一次走进山东自己家的大门,看到陌生的亲生父母时,一点也激动不起来。送我回家的警官告诉我,我的父亲每年都要出门找我,这十几年从没间断过。父亲看到我,嘴唇只是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漫长的尴尬之后,母亲终于哭出了声,“扑通”一声跪在两位警官面前,泣不成声地重复着:“这就是俺家立柱,这就是俺家立柱!俺谢…  相似文献   

13.
做家长的都希望,所以在家里,只要孩子学习,其他的工作都心甘情愿地包办!在这些方面,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我喜欢“偷懒”。孩子特别喜欢“当官”,最突出的表现是她在学校里没有当上班长,就回家在饭桌上宣布“:爸爸,从今天起,你是卫生委员,妈妈是副班长,我呢?是班长!”孩子的话让我们感到好笑,“为什么我的官最小?”我问。孩子一本正经地说“:爸爸有劲,个子最高,所以应该是卫生委员,另外,扫地、刷碗、擦桌子的工作是爸爸的,所以爸爸应该当卫生委员!妈妈天天上班做饭,在家里说了算,那么就让她当副班长。我是班长,对你们的工作做裁判,你们…  相似文献   

14.
认真想来,忽然感到惶惑:一头儿是鲁迅先生,一头儿是先生呐喊着要救救的孩子。诚如鲁迅研究专家孙郁所言:“鲁迅复杂的精神意象所散发出的诸种不确切性的光芒,又常常使他成为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令人困惑的现象之谜”(所谓“不确切性”是针对读者而言,并非指鲁迅的意象)。白纸一张的孩子和他们的语文老师对于接受早已光芒耀眼的鲁迅先生多少显得勉为其难。白纸一张的孩子,还不是时候,也确实不能准确地理解先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换一个结尾     
<正> 写过几篇作文之后,平平作了一下回顾,发现结尾几乎都是一样的。例如:《妈妈的生日》写自己用好成绩和亲手制作的精美贺卡作为礼物送给妈妈,生日宴上还向妈妈敬酒、帮妈妈夹菜。结尾写道:“看,我真孝顺妈妈!你孝顺妈妈吗?”《我爱看书》的结尾则是:“看,我多么爱看书呀,我希望你也能爱看书!”《勤奋好学的我》的结尾是:“看,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吧?我希望人人都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关注儿童,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关注生命的集体走向。中国现代文学中不乏光彩照人的儿童形象: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冰心先生《最后的安息》里的翠儿,张乐平先生的命运凄楚的三毛……鲁迅先生不仅仅塑造形象,更是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有恒     
一九二七年九月的一天,上海北新书局门外,走来一位青年。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忧郁,仿佛心头压着难以承受的铅块。北新书局的小伙计一眼看见了他,就急忙对屋里喊道:“看,他来了,他来了。”话音刚落,书店老板李小峰先生从屋里走出来,忙对这位青年说:“先生的大作《这时节》,鲁迅先生在广州看到了,还给先生回了一封长信呢!”青年人又惊又喜,又有点怀疑:“怎么,鲁迅先生给我写了信?是真的?信,在哪里?信上怎么讲的?快拿来给我看看!”说着,双手往衣襟上擦,准备接信看。然而李小峰却向这位青年解释道:“信是真的,很长。鲁迅  相似文献   

18.
老板!当我在机房听到包含这样一个字眼的童声时,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叫我吗?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要知道那时候我正在巡视课堂,学生低头练习中文输入,机房里一片寂静。顺着学生们的爆笑声抬头望去,一个小男孩冲  相似文献   

19.
[案例]章家豪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我觉得小鸟很笨!”……课结束后,我找了他,和他做了一次对话。“你现在还是觉得小鸟很笨吗?”“是啊,它是很笨的!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我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你有好朋友吗?”“有啊!”“哦!当你的好朋友也为你千辛万苦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很笨吗?”孩子抬头看看我,“不会!”  相似文献   

20.
近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在其小说<狂人日记>的末尾大声呼吁"救救孩子",谁来救救孩子?笔者认为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近一百年过去了,教育是否拯救了孩子?遗憾的是,笔者看到了有学者不但呼吁"救救孩子",而且呼吁"救救教育".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