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之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两种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各有其利弊。无论选择哪一种组织形式,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不可盲目照搬外国模式。通过利弊比较,我们认为鉴于现行立法的障碍、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和适格的风险投资家,加之有限合伙制自身的缺陷,我国应当选择以公司制风险投资为主,探索性逐步发展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采取公司制这一组织形式。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外风险投资机构大多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但根据我国国情,当前适宜发展公司制的风险投资机构,在以后条件具备时再发展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机构。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机构:不同组织形式比较与当前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先从激励约束机制安排的角度对风险投资机构的不同组织形式进行比较,指出有限合伙制是风险投资机构较为有效的组织形式,然后讨论我国引入有限合伙制面临的客观环境与条件约束,指出公司制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可以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限合伙具有适合风险投资基金运营的创新机制,它将普通合伙人的无限责任与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相结合,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是风险投资运行的有效组织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公司制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着重对有限合伙制在我国风险投资领域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发展我国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对新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有限合伙制是经验证明的最有效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加快建立和发展有限合伙制 ,有利于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赵军伟 《天中学刊》2008,23(3):50-52
我国风险投资融资机制存在着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组织形式与风险投资特点不相符等突出问题。在我国不断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情况下,应完善以政府基金为引导、民间资金为主体的多渠道的融资途径,加快以有限合伙制为主导的融资机构组织形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美、日等国家风险投资的主要法律组织形式的有限合伙逐渐为我们所了解、接纳,从而成为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商业成本的有效路径。本文从有限合伙制的发展及其优势入手,探析有限合伙制在我国的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为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选取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制,三种组织形式各有特点。实践中提出了"公司制主流说"和"有限合伙制主流说"。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在法律责任、激励与制约等很多方面并无太多差别,有限合伙制有在募集资金和资金退出机制方面稍有制度优势。专家理财是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规律。专家理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是委托关系。只要能够满足管理人的独立性要求,保障其独立地作出专业判断,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均为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有限合伙制中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并存,有利于资本与智力的结合,成为越来越多风险投资企业选择的法律形态。有限合伙人的出资构成风险投资企业的资本,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专业技能欠缺等原因,有限合伙企业往往操控于普通合伙人手中,有限合伙人的权利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如有限合伙人投票表决权欠缺、管理权与建议权权限不明确、知情权范围狭窄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借鉴美国立法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完善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保障,以激励其投资积极性,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限合伙起源于康曼达契约,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可以完善企业的责任形式;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其形式上是风险投资企业的一种组织方式,但实质上是企业治理制度的创新,是完善风险投资企业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我国立法虽然规定了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但在具体立法模式、合伙人的数量、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信任、合作与创新作用,影响着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了企业的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使得企业形成了提供进入多种市场的潜能,并拥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自组织是哲学关于组织理论的方法,近年来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从三一集团的组织变迁中,发现企业自发、自主形成的集团组织结构过程存在企业发展的起点,是先有核心企业,后有集团公司的路径规律。通过集团自组织过程中的序参量、负熵以及通过核心企业、资本、制度、管理四位一体的企业集团内部自组织演化路径,转化为企业制度化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政策是导致风险投资规模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其效果有滞后一期的影响,对于风险投资规模的波动具有20%以上的解释力。政策对风险投资的需求有影响,但效果非常有限。政策能够产生即期效应,增加科技企业初创期对风险投资的需求,引导现有规模中的风险资金进入初创期。但是长期来看,政策对增加风险投资的需求作用不大,原因在于当前出台的产业政策较少从刺激需求的角度出发,使得企业运用风险投资的成本过高,从而降低对这一融资途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最根本的激励约束机制,承认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所有权,实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平等合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现代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定义与特征,可以认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是构建与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初始投资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方式,再投资则是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需要形成两种配套的激励机制,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呈螺旋上升趋势,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的经验时,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约束作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现阶段选择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既不能继续沿着法定资本制度的路子走下去,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我国已经有适宜折衷资本制生长的本土资源。由于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在性质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它们应各自实行不同的资本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坚持法定资本制,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实行折衷授权资本制或认可资本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