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与最惠国待遇梁立华今年5月26日,克林顿总统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并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脱钩。从挂钩到脱钩.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美国政府一贯标榜自己主持世界“正义”,所以,人权问题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克林顿多次说过...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对华实施新的“人权战略”刘奋云1994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延长1994—1995年度的对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并决定今后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处理。但就在这同一个发布会上,克林顿在答记者问和所公布的政府决定中宣...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和贸易角度看美国延长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陶坚1994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并表示要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至此,一年来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的尖锐斗争告一段落。从去年的“行政命令”和一系列强硬政策举措,到现在的自...  相似文献   

4.
克林顿上台后,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最惠国待遇与人权脱钩、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演变过程,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是其对华总体政策的一个缩影,明显反映出克林顿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权报告》(中国部分)的真实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宏毅我想,任何一位冷静的读者,在读完美国国务院1994年《人权报告》中国部分后,都会同意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驳美国人权报告的文章所使用的标题,即这是一份“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报告”。且不说《报...  相似文献   

6.
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政府在国际上大肆鼓吹“中国人权倒退论”。2月2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指责“中国政府的人权记录仍然糟糕。继续大量和侵犯人权。”3月23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决定在联合国第六十届人权会上提出反华方案时,再次指责“中国人权在过去的一年出现退步”。3月24日,美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会上又一次老调重弹,攻击中国人权倒退。一时间,所谓的“中国人权倒退论”已成为当前美国政府利用人权进行反华的一个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起源及对华实施的概况 “人权外交”一词,是美国前国务卿戴维·D·纽琴姆在1966年出版的《人权外交》一书中提出的,而把它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则是卡特政府制定的。但美国的人权外交活动则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美国所奉行的“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以及1941年罗斯福新政所提出的“四大自由”政策(言论及表达意见的自由,宗教自由,免于匮乏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到1971年卡特就任总统之后,“人权外交”政策才正式出台。1978年12月6日,卡特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30周年大会上宣称,“强调人权原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灵魂,是确定美国同其他国家保持什么关系的一个因素”。1981年1月14日,他在电视台向全国发表告别讲话时又重申:“要促进人权,把这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项原则。”卡特之后的美国政府都继承了“人权外交”的衣钵,并在许多地方有了发展。 “人权外交”是美国及其同盟推行强权政治、奉行霸权主义的手段。中国是美国施以“人权外交”,的主要对象。中美建交后,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实施着与人权挂钩的政策,企图籍以人权问题谋求干涉中国内政,在中国实现其霸权主义的目的。美对华实施“人权外交”主要是建交之后。而在未建交的1972年之前,在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西方“人权外交”张史传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自70年代以来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美国“人权外交”的中心思想,就是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和核力量的前提下,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基石,把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3日发表《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200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人权状况的歪曲和指责。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国与国之间给与关税优惠的一种制度,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可以相互以最低关税额进行贸易。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最惠国贸易制度最初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48年起,美国据《关贸总协定》或双边贸易协定给予市场经济国家以最惠国待遇。19...  相似文献   

11.
9月28日,国家教委高校社科中心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以及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座谈《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一书。《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是由国家教委高校社科中心组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张宏毅教授主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人权     
我国的人权天津蓟县第一中学金振东1995年12月27日发表的《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是继1991年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之后,又一份关于中国人权的白皮书。大量事实证明,我国政府将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摆在首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条件下为全面改进人权...  相似文献   

13.
<正> 自7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美国把人权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响,当权集团以“人权卫士”自居,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和推行强权政治。今年1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1996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再次花大量的篇幅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攻击,同时还指责了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大肆攻击别国的同时,美国极力美化自己,标榜自己“最讲人权”,最“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14.
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评头品足,而对自己国家的人权状况则只字不提。3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弥补了美国人权报告的不足。请看美国: ——杀人案发生率高。美国长期充斥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5.
人权学说是一定时代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它的实践时期,主要发挥政治效应。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人权是资产阶级的鞭子。美国把“人权攻势”的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反华提案遭到十连败的结局。“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成为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一个政治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人权的司法保障不容歪曲和否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谷春德美国国务院1994年度《人权报告》的中国部分集中攻击了中国的司法制度,把中国的司法工作说得一无是处,歪曲和否定当代中国人权的司法保障。《报告》捕风捉影,编造谎言,罗列案例,为触犯中国刑律的刑事...  相似文献   

17.
一、人权斗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野蛮轰炸南联盟,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以所渭人权的伪善名义进行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要认识“人权高于主权”谬论的虚伪性,首先要对我们与美国当权者在人权斗争问题上出现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作一分析。第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权既是美国霸权主义者进行“和平演变”的手段,又是武力侵略的工具。过去,我们对前一点认识得比较清楚,因为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不仅亲眼看到“人权外交”、“人权攻势”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的作用,而且还亲身体会到美国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协议,作为WTO的基本要求和执行该协议的前提,美方需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PNTR在《关贸总协定》中指的是最惠国待遇,享有这种待遇的国家可以相互以最低关税进行贸易。根据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后签署的贸易关系协定,双方本应互相提供“最惠国待遇”,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按照其国内有关法律,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实行年审制度,即每年7月3日到期后,都须经美国总统重新提出并经国会批准才能延长一年。1998年7月,克林顿总统将“最惠国待遇”的提法改为…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面面观仇万红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3月中旬访华后,有关美国是否继续延长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一时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美国总统克林顿必须在6月初就这一问题作出决定。中美贸易最惠国待遇能否继续延长,中美关系,尤其是中美贸易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频对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动“人权攻势”,施展“人权外交”,严然把自己装扮成传播人权福音的天使,忠于人权的卫道士。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人权卫道士们,正是在人权华丽的外衣掩盖下,干着伤天害礼、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的种种罪恶勾当。今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的狂轰滥炸,特别是5月8日对中国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人权喊得最响亮的是它们,肆意侵犯人权的往往也是它们。因此,我们对人权问题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美国的人权外交更要保持高度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