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不仅对当时的诗歌文化带来影响,也给当时的琴曲艺术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琴曲艺术带来的变化,最后阐述琴曲艺术这些变化带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博 《兰台世界》2006,(15):62-63
琅琊是临沂古时的旧称,秦朝统一中国后建36郡,临沂就属于当时的琅琊郡。自古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郡已经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颜氏家族、王氏家族、诸葛氏家族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当时琅琊的文化高度发展带动了藏书事业的发达,标志就是当时在琅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藏书家群体。本文拟就临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藏书家及其特征作一简单分析介绍: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临沂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更替频繁,战争连年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但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是形成沂蒙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越 《大观周刊》2012,(27):24-24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型态小说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大概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我们能从这个时期的小说中窥探当时的社会风气、政治状况和人物风貌。后世的唐传奇,甚至元杂剧,明清小说都受到这个时期小说的影响。所以,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首个旅游高峰,具有非常广泛、普遍的参与人群,人们在当时对旅游可谓情有独钟且独具风格,魏晋南北朝旅游热对后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精神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源头活水。这一时期艺术理论繁荣,标志前文学艺术自觉时代的到来,形成了中华文学艺术各领风骚的时代特征,造就了文化永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唐高宗时期所修史书避讳"世民"二字,将魏晋南北朝的户籍机关左民、民部改作左户或户部,造成了后人对魏晋南北朝户籍制度认识上的混乱,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纸写书的日益推广,为图书事业发展提供了方便条件,加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统治者所采取的一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措施,使图书数量、种类不断增多。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图书编纂的新成果进行一番探析。  相似文献   

10.
唐高宗时期所修史书避讳“世民”二字,将魏晋南北朝的户籍机关左民、民部改作左户或户部,造成了后人对魏晋南北朝户籍制度认识上的混乱,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养文化是中华食养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该时期的饮食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人饮食的借鉴、对当代饮食的创新、对后代饮食的影响,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均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12.
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学贯中西,在中国史、日本史、亚洲史、敦煌学及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尤其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用功颇深。本书为周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方面文章的选集,按照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排。除收录专题论文外,还从先生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撷取论及该时期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辑为《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等。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到大动荡大融合时期,作为社会文化的最集中反映,婚姻制度也在战争频发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内婚现象、早婚现象以及婚礼的阶级性等等。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到大动荡大融合时期,作为社会文化的最集中反映,婚姻制度也在战争频发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内婚现象、早婚现象以及婚礼的阶级性等等。  相似文献   

15.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版 (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 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 (四)科学技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代,有些成就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比较先进的。在农学、天文学、数学、地图学、医药学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重要著作。农学西汉汜胜之著的《汜胜之书》(又称《种植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许多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关于区田法、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调节稻田水温法以及复种、轮作、间作和混作的记载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黎国韬  周佩文 《文化遗产》2015,(1):131-150,159,162
魏晋南北朝时期琴家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琴艺传承和传播的史迹也斑斑可考,这无疑是当时琴学兴盛的重要证据。如果从琴艺传播的路径来看,三国、西晋时期主要是从中原向吴、蜀等地扩展;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主要是从南方向北方扩展,继而导致琴艺在全国各地的普遍流行。如果从传承的主体来看,爱琴、善琴、传琴者覆盖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阶层,大致可以将他们划分为文人琴家、艺人琴家和隐逸琴家三类。如果从传承的方式来看,既有家族之内的世代传承,又有师徒生弟之间的传承,还有艺人、隐士与文人的相互交流,从而令弹琴伎艺逐步提高,终至名家辈出、传响后世。相关考述不但为魏晋南北朝琴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新的看法,也批评了时下古琴史研究中的一些通病。  相似文献   

17.
李震清 《兰台世界》2012,(36):128-129
唐代茶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在唐代中期开始形成,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茶的礼法、程序、规则。唐代茶道兴起,不仅和茶的养生理念转变有关,更是和当时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李文才 《图书与情报》2005,(5):38-41,7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书出版事业,在战乱形势下仍能保持相当繁荣的局面,与当时各政权几乎都设有专职的著作机构是分不开的。十六国政权虽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但绝大多数也都设有专职的著作官,它们在名称上或有不同,然而在图书典籍的收藏保管、编撰出版等职能方面,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这些著作官或机构,就是各自的国家图书编撰出版机构,它们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图书出版在内的文化事业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分裂严重的时代,同时人口的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门第观念的影响下,以世家大族为单位、以儒学内容为主的家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分裂严重的时代,同时人口的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门第观念的影响下,以世家大族为单位、以儒学内容为主的家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