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坐标系的建立,构成了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即点的坐标)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就数论形”打下了基础.因为平面上的曲线可视为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而这种条件反映到坐标上来,即为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式,不在该曲线上的点坐标不满足此方程式.这样便构成了曲线方程的概念,使“就数论形”和“依形判数”成为现实.全部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正是在这种“形”与“数”的相互转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可见,曲线方程的概念是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论基础,也是数形转换思想的理论依据.因此,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曲线方…  相似文献   

2.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除了研究有关直线的性质外,主要是研究圆锥曲线的有关性质.坐标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解析几何运用坐标法可以解决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满足给定条件的点的轨迹,通过坐标系建立它的方程;另一类是通过方程的讨论,研究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性质.运用坐标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首先在平面上建立坐标系,把已知点的轨迹的几何条件“翻译”成代数方程;  相似文献   

3.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1.内容 (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2)求曲线的方程;(3)坐标法的基本思想与简单应用. 2.内容解析 “曲线与方程”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不少人认为只是为后面学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一、解析几何成为高考重点考查的原因 解析几何成为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基于以下四点:1.坐标法的重要性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解析几何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坐标法.坐标法的基础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所建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数组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建立空间中的线(直线、曲线)、面(平面、曲面)与一个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高中平面解析几何是直线、曲线与二元方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把几何问题归结为代数问题。  相似文献   

5.
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轨迹上任一点的坐标为M(x,y);②寻求动点与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③将动点与已知点坐标代入;④化简整理方程;⑤证明所得方程为所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6.
假设在xy-平面上给定了一条曲线(图1),方程φ(z,y)=0称为一条曲线的隐式方程,如果这条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坐标(z,y)满足它,并且满足这个方程妒(z,y)=0的任意一对数z,Y是这条曲线上一个点的坐标.显然,一条曲线由它的方程所确定,因而,我们可以说用它的方程表示的曲线.  相似文献   

7.
一、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曲线的方程 确定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大问题之一,其基本方法就是在坐标法基础上的待定系数法和轨迹法.所谓待定系数法是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根据坐标法以及题设条件确定所求方程类型,并且布列所设方程中未知参数的方程(组),解之即可.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曲线的极坐方程的定义我们知道,在平面内建立坐标系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平面内的点与实数对的对应,进而建立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再通过研究方程的代数性质来掌握曲线的几何性质。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内的点与它的直角坐标的对应是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的定义:设有曲线C和方程f(x,y)=0,若(1)曲线C上任一点的直角坐标都能满足方程f(x,y)=0;(2)以方程f(x,y)=0的任一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则方程f(x,y)=0叫  相似文献   

9.
<正>求轨迹方程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易犯错误的部分.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加强"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根据曲线与方程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要求,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必须满足方程(完备性),并且坐标满足方程的所有的点都在曲线上(纯粹性),即轨迹方程必须满足完备性与纯粹性的要  相似文献   

10.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为了把代数运算引到几何中来,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使几何结构代数化、数量化。我们知道,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后,平面上的点和一对有序实数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使平面上的曲线可以用两个变量所满足的方程来表示,並且可以通过对方程的讨论来研究曲线的性质。 在平面上建立极坐标系同样使得平面上的点和一对有序实数建立对应关系,平面上的曲线也可以用两个变量所满足的方程来表示。有些曲线在极坐标系中的方程比在直角坐标系中容易建立,而且形式也简单得多,更便于研究和讨论。 由此可见,我们在平面上建立坐标系,不仅使得平面上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平面上的曲线与二元方程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而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直接影响曲线方程建立的难易、形式的繁简。为此,本文试在平面上建立一种新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内某些曲线的方程比较容易建立,形式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1.
曲线都可以看做是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由曲线的性质建立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课题之一,每年高考几乎都有这方面的试题。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选取适当的坐标系,用(x,y)表示平面上动点M的坐标;2、根据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P(M),列出动点M的坐标x、y间的代数关系式F(x,y)=0;3、证明所得方  相似文献   

12.
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是“坐标法”.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用坐标(x,y)表示,把曲线看成是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二元方程f(x,y)=0表示曲线,用代数方法研究方程的性质,进而间接地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要求曲线和方程之间必须具有某种等价关系,即给“曲线的方程”下一个合理的定义,对合理性的要求就是能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探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即求曲线上动点坐标所满足的代数条件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问题,它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此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依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代入化简整理即得曲线的轨迹方程.现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介绍几种常用方法.一、直接法若动点运动过程中量的关系简明,那么直接将此量的关系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例1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一点 Q(2,0)和圆 C:x~2 y~2=1,动点 M 到圆 C 的切线长等于圆C 的半径与|MQ|的和,求动点 M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并画出草图(1994年全国高考题).  相似文献   

14.
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对教材和高考题目的分析阐述了如何抓住曲线的方程来研究其性质,如何利用"点在曲线上"与"坐标和方程组"的内在关系解题.解析几何是通过坐标系把点和坐标,曲线和方程联系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它是数学中数形结合的典范.通过用方程来研究曲线的性质,从而达到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解析几何的神来之笔,既"神";几何中的点与曲线的关系,是通过点的坐标与曲线的方程来体现的,从而"点在曲线上"就成了平面解析几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述,它是实现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一个基石,也就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形".  相似文献   

15.
平面上定点C在曲线K的动切线上射影的轨迹称为曲线K关于定点C的垂定曲线.解析几何中论证过,椭圆、双曲线b2X2±a2y2=a2b2关于其焦点的垂足曲线是圆x2+y2=a2,抛物线y2=4ax关于其焦点的垂定曲线是直线x+a=0.本文拟研究某些其他平面曲线的垂足曲线问题。假设已知曲线Kf(X,y)=0(1)和定点C(a,b),则曲线K的动切线方程是过点C并且垂直于切线(2)的直线方程是其中,(XY)是流动坐标,而(X,y)是曲线K上点的坐标。从方程(1)、(2)和(3)消去x和y,就得到曲线K关于定点C的垂足曲线方程.命题1椭圆关于其中心的垂足…  相似文献   

16.
复习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极坐标的一些基本慨念,熟悉一些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会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会进行两种坐标的互化。复习要点如下。 1.极坐标系。参阅高中数学课本第二册(以下简称“课本”)P174~176。注意: (1)在直角坐标系内,平面内的点M可与其坐标(x,y)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而在极坐标系中,平面内的点与其坐标间却是一多对应的,这是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根本区别之一。如果  相似文献   

17.
1.复数运算与坐标变换公式的关系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点的坐标和曲线的方程是依赖于坐标系的选择的,在不同的坐标系下,同一个点有不同的坐标,同一条曲线有不同的方程,因而点的坐标与曲线的方程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可变动的。坐标系的选取,直接会影响曲线方程的简易程度。  相似文献   

18.
1设计问题 我们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函数y=f(x)(z∈D)的图象,也可以根据曲线(如直线,圆等)的方程f(x,y)=0画出方程的曲线.函数的图象与平面上方程的曲线是体现数形结合、解析法等数学思想的两个重要概念,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重点.  相似文献   

19.
陈平 《中学教研》2008,(3):32-34
轨迹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研究图形,而曲线方程的建立是用代数研究曲线的基础.由此可见,轨迹方程在解析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决定了轨迹方程问题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数形结合,相得益彰.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而建立了函数与图象、方程与曲线之间的时应关系.这些为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