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瑶音乐构造的规律,实际上就是《周易》所言的阴阳变化的规律,阴阳设位后,从歌词到音乐的进行均有着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美学效果,从而产生了对称、均衡、和谐的审美效应。《周易》在理论上揭示了阴阳相对而又统一的自然规律,番瑶将其延伸到音乐的领域,便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独具一格的番瑶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新 《现代语文》2007,(3):106-107
《周易》是汉之瑰宝,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被称为《易经》.《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其中所谓的"太极"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与之相对应的太极图就是一对阴阳鱼状合二为一的圆体.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因此,太极图的内部是一对阴阳鱼,这一对鱼,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对立"存在,和谐平衡;但又合二为一,"统一"于一个圆,象征着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和谐统一的普遍规律,由此奠定了汉文化"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在中国人的各种思想观念中,“阴”与“阳”可算作是最占老、最基本的形态。它包罗万象,根深蒂固,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那么,何为阴阳?阴阳原初的涵义是指太阳光的向背,向日的一面称“阳”,背回的一面为“阴”。《说文》~书是这样解释的:“阳,高明也”,“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后来,阴阳一词又引申解释为气候的寒暖。随着人类认识事物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阴阳作为一对重要的哲学概念,被用来广泛涵盖、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互相对立消长、矛盾而又统一着的动态平衡势力及其关系,形成了诸如日…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主义只看到其科学性的一面,而忽视其人文性的一面,所以它既推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又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想要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首先应该看到两者的对立,对立才是统一的前提。但这里的对立不是两者相互指责,而是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在阐述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原理的过程中,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下述几个问题。关于矛盾、对立、对立统一、斗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一)矛盾和对立是否有严格的区别?第一种意见认为对立的统一既矛盾。统一的相反是对立,统一中包含着差别或对立,差别或对立中又包含着统一,二者的辩证关系构成矛盾。统一和对立都是矛盾本身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所以,对立和矛盾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使用。第二种意见认为,矛盾和对立在同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始终起着指导作用,在提高健康水平,延缓衰老,增长寿命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人体不但要保持内阴阳的平衡,而且要和自然界的阴阳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张鹏飞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52-53,62
中华"太极图"是华夏古代哲学家、道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范式的符号标识。它极为深刻地涵盖了阴阳易理并深邃地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可以说,"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普遍法则,预示着人类社会应当在阴阳对立中求统一、谋和谐、共进退的审美圣境并富含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8.
相声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幽默是相声语言的主要艺术效果。阴阳相对待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该文尝试从阴阳相对待概念的对立相反与相互关联两个层面对相声片段进行阐释研究,来寻找笑声背后的语言本质及其内在的幽默机制。从诸多相声片段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相声演员有意制造阴阳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听众认知语境,从而获得相声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矛盾的含义1.辨析: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互相排斥又互相斗争的关系。此观点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是把事物自身矛盾双方对立性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在事物内部存在是不妥当的,它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例如,学校里的教和学是学校内部的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而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各有哪些表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对矛盾双方之间所有“对立”和“统一”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抽象与概括。…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构成的,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任何一对矛盾,其双方既有相对立的一面,又有相统一的一面,即既对立又统一。现实国际社会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对矛盾的双方同样既对立又统一。但是,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吸取、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即统一的一面。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这不仅在理论上彻底坚持辩证法,而且在实践中,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矛盾就是对立。简析: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的观点只看到了矛盾双方关系的另一面,即矛盾的对立性。  相似文献   

12.
胡雄 《湖北电大学刊》1994,(10):59-60,18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简单她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那么.什么是矛盾的统一性或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对立性或斗争性?是这一问题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3.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贯穿整个内丹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本是指两种相对立的力量和方面,亦可指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抽象为两类不同且相关的属性。中医阴阳学说是一个哲学抽象性更高、辩证思维更强及重视研究阴阳平衡和阴阳互根转变的内在根据和规律的医学方法论,其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一套完整的医学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易经》这部古老的著作,是通过论述阴阳八卦的形式和方法来论述“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和对立统一的法则。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袭人性格中所表现的复杂的、不同层次的对立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既矛盾又统一地集中体现于一身,才使袭人成为一个复杂真实的不朽典型。  相似文献   

16.
谈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对关系王佩爽,冯宁昌高校的思想工作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系统工程,它的各个因素既有差异、对立的一面,又有协调、统一的一面,处理好其相互关系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一、严与活要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既要从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对立表现为社会环境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之间的矛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自身建设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宗教与哲学,一如世界上所有矛盾着的事物一样,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片面地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而忽视乃至根本否认它们之间的统一。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本文在肯认二者相互对立的前提下,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特别地论证和强调了宗教与哲学的统一性。一方面,我们强调指出,自哲学产生之日起,它就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指出,宗教不仅对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有明显的助推功能,而且对人学或人生哲学和认识论也有明显的助推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试论职业教育就业功能和发展功能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东 《职教论坛》2004,(13):18-21
就业功能和发展功能作为职业教育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从<周易>的重要论述"一阴一阳之谓道"阐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对待关系.<周易>强调阴阳是对待的统一(与矛盾是对立的统一的涵义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以一个来否定另一个.进入21世纪,道德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道德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