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5日至24日,玉林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课程改革实验调研活动,邀请了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课改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教授、专家及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等10多人组成调研组,共考察、调研了玉林市14所中小学(其中有3所中学),随堂听了42节课,并分别与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500多人召开了42个(次)座谈会。作为随行记者,我第一次得以这么全面、具体地了解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课改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课改,激活了学校的教育科研每每与校长座谈,我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课改,给学校带来了什么?“是教育科研的春天!”一位校长毫…  相似文献   

2.
玉林市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最近 ,我们就玉林市课改推进的一些问题与玉林市教育局分管课改工作的蒋以超副局长进行了一次访谈。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 :玉林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开展课改实验已一年多时间了 ,请问已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 ?  蒋 :玉林市自 2 0 0 1年 9月开展课改实验以来 ,做了不少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去年教育部派出的评估团对玉林市的课改实验工作进行了为期 4天的考察评估 ,对玉林市的课改实验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广西日报》今年 4月 7日以《玉林市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为题 ,…  相似文献   

3.
搞好培训 扎实推进———玉林市教委副主任陈玲访谈录本刊记者 李景和 罗永模  八桂盛夏 ,暑气蒸腾 ;全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也在日益升温。作为我区三个课改实验区之一的玉林市于 5月 31日召开了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 ,成立了以副市长秦敬德为组长 ,由市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财政局、科委、教委等有关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市课改领导小组 ,制订了玉林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和《课程改革实验培训方案》 ,以保证课改实验的分步推进。这个动员会规模大 ,档次高 ,形式也新颖 ,采用市电视台新闻视线主持人对教改专家现场访谈…  相似文献   

4.
省教科院于10月8日~14日组织了大理、楚雄两地州、市、县三级课改专家共30余人对两地的省级课改实验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采取到实验学校听课、座谈、汇报、交流、研讨等形式,此次活动共听课100多节,开座谈会5次,与教师座谈100多人,与州、市教育领导进行调研情况汇报及交流两次并就课改情况进行研讨和交换意见。调研组深入到学校听课与学校领导及教师共同研讨实施新课程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宣传新课程理念,达到了调研的目的。经过专家研讨认为,两地在课改前期实施工作中成绩是突出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相似文献   

5.
自今年 4月玉林市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 ,玉林市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 ,成立领导机构、专家指导小组 ,制订实施方案 ,邀请专家讲学 ,举办培训班 ,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课程改革实验 ,不但在玉林市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而且已经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浓浓的氛围。近日 ,记者赴玉林市采访发现 ,玉林市课改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 ,除了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教育内外齐心协力这一关键因素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秦敬德本人就是课改实验的急先锋。课改实验的首倡者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秦敬德是玉林市课…  相似文献   

6.
要闻专递     
玉林市举办课改课例观摩研讨会本刊讯为了加强课改实验区间的经验交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促进区域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玉林市教育局于2002年11月19日至22日组织了一次课改课例观摩研讨会。全市共有49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观摩活动。会上,由南宁、玉林两市的13位教师先后展示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等4个学科共16节研究课。这些课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如南宁市三中梁峰老师的《七巧板》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玉林市 2 0 0 1年秋季学期开始课程改革实验 ,160 0 0多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了课改实验。今年秋季 ,全市的县城、乡镇的中心校一年级学生全部进入实验 ;玉州区、福绵区、容县等县区的七年级开始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 ;全市高中一年级使用新教材。玉林市进入课改实验的一、二年级学生473 11人 ,七年级学生 3 5 45 9人 ,实验教师 5 962人。经过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的努力 ,玉林市课改实验初见成效 :广大教师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 ,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 ,课堂教学正发生了多年来未见的变化 ,一种新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广西玉林市教育局、市教育学会、《教育前沿》杂志社承办,玉林市教科所、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广西教育出版社协办的"教育科研与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现场观摩暨研讨会"于2008年4月9日-10日在广西玉林市召开,会议规格高,层次多,规模大,参会人数多,宣传范围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广西玉林市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8个实验区之一,于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以玉州区为主体,各县(市)区个别小学参与,有196所小学、465个实验班、862名教师、16064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参与课改实验。到2002年秋,全市的县城、乡镇中心校一年级学生全部进入实验,二年级按原规模继续实验;玉州区、福绵区、容县三个县(区)七年级进入实验。全市有324所小学、108所初中、1719个实验班、5962名任课教师、82770名小学和初中学生参与课改实验。随着课改的推进,玉林市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2007,(3):F0002-F0002
容县教研室,广西课改的先锋。该县的中学语教学,更是改革的先驱: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了教学观念的“六个变”,先后创立并进行了“四四式”单元教学、议论快写法、初中语纵横复习法、“四重”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有力地提高了全县中学语教学的效率。开展课改实验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出了一条轻轻松松学语的崭新道路,成为广西玉林市的课改排头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推开,2002年秋季学期首先在覃塘区进行课改实验,2003年秋发展到港南、港北两个区,2004年秋扩大到桂平市和平南县。全市共有小学1165所,在校学生共558943人,有3633个班,136999名学生进入课改实验,占小学生总数的24.5%;有初中247所,在校学生共275904人,有1867个班,129158名学生进入课改实验,占初中生总数的46.8%。承担实验任务的小学教师有5783人,初中教师有8378人。在自治区教育厅和自治区课改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市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先后出台了《贵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贵港市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海南课改模式"的演变和由来(一)"海南课改精神"的由来2008年10月,教育部调研组撰写的《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调研报告》,首次提出"海南课改精神",并肯定了海南的若干特色经验。第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认识到位,全面规划,措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工  相似文献   

13.
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04年,传承“励志尚礼、博学慎思”的校训,新时期植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小学作文电化教学指导“六环节”模式》、《小学数学电教法与配套电教教材的研究》、《听音想象作文》、《听算训练与检测》等5个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课题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验收,被评为全区基础教育课改工作先进集体,校本课程《乒乓球》荣获玉林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8,(20):F0003-F0003
2008年6月10日至15日,由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和《语数外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高中课程改革峰会”在武汉汤逊湖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峰会共分管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10个会场,邀请了30多位国家课程标准专家,以及广东、山东、海南等课改实验省市的课改名师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5.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8,(21):F0003-F0003
2008年6月10日至15日,由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和《语数外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高中课程改革峰会”在武汉汤逊湖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峰会共分管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10个会场,邀请了30多位国家课程标准专家,以及广东、山东、海南等课改实验省市的课改名师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陈健华老师撰写的"少教多学"课题广西《玉林市实验区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意见》,全面介绍了当地课题实验研究的情况和工作安排。本刊特予刊发,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家长谈课改     
玉林市课改实验学校的家长们与孩子一起走进了新课程 ,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支持课改 ,期待着“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请听家长们谈课改———  相似文献   

18.
重新认识课堂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推进,教师对课改的认识逐渐深化,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为此专门开设了《读者信箱》专栏,请专家为读者朋友释疑解难,也欢迎大家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来稿请注明“读者信箱”字样,并寄530022广西教育杂志社二编室收。  相似文献   

19.
“混沌分形与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研讨”,是第二届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论坛的第四个分论坛。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广西民族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民族工作部门的92名专家学者参加,共收到论文66篇。在“制度·权利与国家认同”的论坛主题之下,进行了七个专场的大会发言和四个分论坛的深入探讨。本文介绍的这个分论坛,基于大会第七个专场“民族理论的多维对话”。该专场作主题发言的有三位学者。首先,中南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彭英明先生发表了与北京大学马戎教授的对话,回应其《重启中华民族新的大融合》一文对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否定、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质疑和对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误读,希望将认识统一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原则上。接着,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学者郭亮介绍了马戎教授与广西民族大学龚永辉教授十年以来在民族理论创新方面迥然各异的探索路子:2004年,马戎教授试图跨域意识形态差异引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验,主张民族问题,龚永辉教授主张跨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异引入分形思想促进民族理论创新;前者的“去政治化”主张引起民族理论界的重大纷争,后者十年以来默默取得一系列成果;2014年,两人在民族事业“三个自信”上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抱着旧印象进退失据;后者随着新常态“化川为永”。之后,广西民族大学杨社平副教授紧扣“分形”概念,与彭英明教授和专场评议人中央民大严庆教授的另外两篇论文展开了跨学科对话。这两篇论文都是对龚永辉教授《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一书及其相关课改成果的评介。先是中央民大严庆教授在2013年10月11日《中国民族报》理论前沿专栏发表了《赋予民族理论研究与传播本真的风格》一文,接着是中南民大彭英明教授在《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一期发表了《赋予民族理论研究与传播本真的风格》一文。两位专家论文对龚永辉教学团队的课改经验给予高度评价,杨社平顺着两文评价思路陈述了自己亲身经历并从实践中得到的课改分形体会。这一体会实际上已经由杨社平新著的《课改分形论--跨学科参与一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边缘心语》作了系统阐述。由于大家的关注,第四个分论坛就围绕《课改分形论》进行深入讨论。鉴于第四分论坛的学科跨度较大,则由主攻混沌动力学的大连民族学院理学院院长王立冬教授和主攻教育学的广西民族大学唐德海教授联合主持,参与者主要是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师和民族学、教育学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李晖  王月  翟禄新 《广西教育》2013,(14):11-13
为了解广西地理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们于2012年5月至8月对广西各个市县的地理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问卷38份,有效问卷3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男性18人,女性20人。调查对象所在地分别是:钦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桂平市、玉林市,一共调查了18所中学。下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一、广西中学地理教师自然现状(一)学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