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目的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政府网旅游版的英译尤其如此。以译入语读者为导向,以符合其语言文化和逻辑思维的行文方式呈现翻译文本,政府网旅游版的英译才能实现其传递信息和呼唤行动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作为典型的"呼唤型"文本,其功能核心就是目的语读者。本文以目的论为角度,提出电影片名的翻译一定要将其商业因素考虑在内,顺应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需求和语言规范,更为充分的实现广告翻译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企业简介对于公司跻身海外市场起着重要的推介作用。因此,企业简介英译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信誉与形象。目的论为企业简介的英译提供了翻译标准,通过明确企业简介的文本类型、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预期受众的特点,为译者选择适当的原则和策略提供方向。文章基于目的论,分析华东地区500强能源企业的简介英译,进而比对国外同类型企业的英文简介,提出删繁就简、语篇重组及阐释说明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贴近目的语表达习惯,贴近受众思维方式,贴近受众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4.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强调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对房地产广告这一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文以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例举分析了房地产广告英译中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翻译目的论对房地产广告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莹  肖洋 《海外英语》2013,(13):139-141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强调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对房地产广告这一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文以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例举分析了房地产广告英译中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翻译目的论对房地产广告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红 《文教资料》2007,(4):157-158
企业外宣资料的语篇类型、预期功能等决定了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的翻译标准已无法适应其灵活性。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企业外宣资料英译中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对中、英企业外宣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企业外宣资料英译时为了达到译文的预期目的,可以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翻译理论以原语文本为中心,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在各方面的"对等"为译文的标准。与传统译论不同,目的论追求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律文化、制度、概念等存在巨大差异。以我国《公司法》为例,目的论为我国法律英译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框架,而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法律英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校园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从文本交际功能及译文接受者角度看,功能目的论对校园公示语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校园公示语的英译应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在目的与文化语境中具备与源文相同的功能。校园公示语的翻译方法有:借译法;移植法;意译法;补偿法。  相似文献   

10.
以广告翻译为文本,旨在对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最终发现目的论对广告翻译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其广阔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费米尔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派提出任何译文都是以预期的目的和功能为基础的,而翻译目的和功能又是受到译者,委托者,译文接受者以及翻译行为所发生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由翻译行为最终所要达到的预期功能和目的所决定的。该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结合大量的译例讨论了公众常见的旅游公示语的英译文本及其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旅游公示语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商丘文化词汇丰富多彩,在对这些文化词汇的英译中,译者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在汉语、英语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翻译。用目的论翻译理论对商丘市文化词汇的英译进行指导分析,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具体说来,就是用目的论三原则分析了“玄鸟生商”之英译、微子启的英译、中国古代纪年的英译,并认为译者要采取相应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得文化词汇的译介既能保留源语文化的文化特点又能形神兼备地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相同效果的文化共鸣,从而实现两种文化有效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标广告的文化取向策略应该是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选择源语文本中主要信息通过包括增加、删略、借用、修改的意译或直译方法来满足目标读者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目的论为广告这一实用文本翻译开辟了新视野。通过对广告文体特点和目的论的研究,证明目的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适用性,并结合一些翻译实例,提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指出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的论以及旅游景区公示语的功能分类,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旅游景区翻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对中英文广告翻译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目的论原则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能够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尊重译语国的文化传统,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规范,迎合译语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广告的功能,使消费者明确商品的销售理念,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探讨会展外宣材料的英译问题;目的论把翻译视为有目的的活动,强调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视野,以宁波地区大型会展网站汉英翻译为样本,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会展外宣材料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以及翻译要求,同时对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做出了评判性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进而总结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一种有预期目的和功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策略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提出旅游文本翻译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并举例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翻译中的目的论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意义,然后从删译、增译和改译三个方面探讨了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为依据,通过对化妆品广告翻译的本质、语言特点和目的进行分析,认为不应该拘泥于广告的内容与形式,需顺从目标语的文化特征,将如何把源语广告的目的与功能再现于译文中当做最终目标。文章以实例验证灵活使用多种翻译策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