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忙"为典型的离合词,它分开时为短语,合在一起时为词,与一般动词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语用功能和语素义凝固程度的角度来探究"帮忙"后能否接宾语的问题;从句法结构分析"帮忙"中间能否插入"着";从语素性质、语义功能和动作主体分别来看"帮忙"中的重叠式、补语和定语特征,及变式"忙…帮"的结构特点。最后针对于这些现象,从语法教学、教材编写和近义词辨析练习的角度,阐述对"帮忙"一类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对汉语学习者"帮忙"一词的运用存在误判现象,该语料库中有四类情况被认为是留学生使用"帮忙"的偏误:一是受数量词和人称代词等定语的修饰;二是"帮忙"后加宾语;三是后加动宾结构;四是后加补语成分"到……"。但是,在汉语母语者的实际运用中,这些结构都是可以说的。造成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教材误导和主观类推。此外,客观上还因为"帮忙"具有的结构框架和语义表达。  相似文献   

3.
阳城方言里“的”的用法很复杂,可以充当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及补语成分。“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充当定语标记、构成“的”字短语、充当状态形容词词尾、在主谓宾语句中取消谓语动词的谓语性;作为动态助词可表示进行体、持续体、完成体和将行体;作为语气词,可以用于表达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作补语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补语,一类是趋向补语。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语料进行认真分析,发现泰国学生在汉语离合词的使用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偏误现象,其类型主要表现为助词"了""着""过""的"的残缺、离合词修饰宾语时的错位、离合词用于被动句、离合词扩展形式错误、插入成分错位等。分析以上偏误成因,可概括为母语的影响、目的语的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教师教学因素等四种。针对此,文章也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加强离合词本体研究、凸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存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克服学生对离合词的畏难心理等。  相似文献   

5.
"离合词"是汉语中常用且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常用,所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因为特殊,所以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以留学生的偏误为切入点,分析了"离合词"的语法和语用特点。从语法上来说,本文既强调"离合词"是词,而不是"词组",同时又承认"离合词"作为词有其特殊性;从语用上来说,根据表达的焦点不同,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的成分会有所不同,同时,在加不加宾语和能不能重复方面,本文也对离合词的用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从语法和语义表达的角度来看土耳其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语序位置不当:受母语迁移影响造成宾语位置不当;由于汉语状语远较土耳其语的状语(实为状语补语)复杂造成位置不当。二是句子成分及词类方面的问题:遗漏补语;谓语方面相关的表述问题或离合词问题;介词方面受到土耳其语“格”的干扰造成的问题;因助词为汉语所特有造成土耳其学生遗漏、多加或混用助词问题。三是句法方面的问题:“把”字句中的动词常常遗漏补语;该用“把”字句时却没有用。四是表达上的多余和不完整问题:词语运用上的多余问题;表达上的不完整问题。  相似文献   

7.
离合词是汉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单位,该类语法结构介于词与短语之间,可离可合。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开始便学习到了离合词,此后中、高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中都有大量的汉语离合词出现。由于汉语离合词自身结构特点,留学生在习得离合词时往往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而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于此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老挝学生作文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他们习得该语法项目的偏误类型,运用标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分析了偏误成因。结合偏误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偏误成因,归纳了老挝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的难点,即"的"和"地"、"得"的区别,"的"字短语的使用,称谓性定语的使用语境,多项定语中"的"字的使用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朱子语类》中助词"将"的用例,其结构共9类,以"动语+将+趋向补语"为最,出现了"动+将+处所补语+趋向补语""动+宾语+将+趋向补语""不+将+动+宾语(趋向补语)"等结构。其属性问题学界有词缀说、介词说和助词说,文章将其定性为助词,语法功能相当于现代汉语"着""了""过"。  相似文献   

10.
性质形容词作状态补语是汉语中较为常见的情况。从语义功能上看,状态补语"V得A"具备"断言"的语义功能,"V得很A"具备"描写"的语义功能,但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利用助词"的"前的定语位,对状态补语的断言性、描写性进行考察,认为状态补语的语义功能由补语中性质形容词的典型性强弱决定。从状态补语中"得"的形成机制来看,状态补语"A"应是宾语的后置谓词性成分。因此,与"V得很A"相比,单独的性质形容词作状态补语具有表示比较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关于偏正结构中结构助词"的"、"地"用法存在分歧的现状,提出在偏正结构中结构助词"的"和"地"的分工,有助于汉语表达的精确化,避免发生歧义。并主张当动词或形容词做宾语时,只要其不再带宾语或补语,其前面的修饰语都应看作是定语。这是因为:一是当动词或形容词做宾语时,只要其不再带宾语或补语,都具有一定的体词性特征,而体词性词语前面的修饰成分,应当看作是定语;二是这样做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泛义动词是语义比较宽泛的一类词,它可以代替许多具体动词。文章以动词"做"为例,对其泛义用法作了简要分析,将泛义动词"做"的用法分为三种:"做"+宾语;"做"+补语;"做"+补语+宾语。随后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有关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时例句进行了偏误分析,最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围城>形容词重叠形式有四种类型,主要充当状语、定语、补语,也有少量作谓语、宾语、主语的情况,有比较独特的语义特征和表达效果,形容词能否重叠,主要取决于这个词本身的性质,其重叠的条件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4.
尽管韩语是SOV型语言,但韩国学生仍易出现句末误加宾语的偏误。经考察,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不及物动词后误带宾语、离合词后误带宾语、误加个别动词、遗漏介词并将状语误用为宾语、"一……也/都"句式中误加宾语以及成语后误加宾语六种。汉语教师应针对各类偏误的特点在教学时予以强化,尽量减少此类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燕洲 《现代语文》2006,(5):101-103
离合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越南留学生在汉语离合词方面出现的偏误与其它国家留学生所出现的偏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结合越南留学生出现的实际偏误,从语言的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教师讲解以及教材解释等方面,探求越南留学生汉语离合词偏误形成的真正原因,以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词义和句法功能两个角度对"过"字语法化为动态助词过程进行考察。"过"在词义上经历了由空间范畴到数量范畴再到时间范畴的演化;在句法功能上经历了由作谓语中心语到作定语、补语到作趋向补语,最后语法化为动词后助词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动宾式离合词的扩展式"V X O"离析结构具有语义上的离散性,其插入成分"X"的语义并不指向后面的中心语,而主要是指向句子中的谓语成分,且充当施事、感事、受事、与事等多种类型的论元角色.对离析结构的语义分析可以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离合词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韩国语助词用法复杂,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偏误率较高,其中尤以副词格助词 的偏误率最高,本文列举了常见的偏误,并从教材编纂和教学方法两方面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鞠躬"是动宾离合词,"鞠":弯曲,动词;"躬":身体,名词。学界认为它们是非动宾式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实际上动宾关系并不成立,有人指出其离合现象是一种语言的误用。本文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考察了"鞠躬"及"躬"的使用情况,结合训诂学、语义学、词汇学,以期为"鞠躬"是动宾离合词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闽南方言内部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得”可以引进表示可能性的补语;“说”是一个引导宾语从句的标记;“伊”、“通”可以兼任状态补语标记。这四个结构助词尚未定型,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文章把它们称为“类结构助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