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写道":《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实践经验,形成最早的以情节论为中心的悲剧理论,同时在历史上第一次概括了悲剧的定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可以说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悲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试就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进行解读,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诗学》中悲剧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平君 《海外英语》2014,(3):182-183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论及悲剧主人公和悲剧人物性格,创立了悲剧理论,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结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阐述的悲剧理论,这篇文章通过对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在人物形象塑造、悲剧效果上的分析,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这部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悲剧理论体系,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范畴的理论基础。基于此,结合《诗学》中对悲剧的定义、模仿的对象、模仿的方式及情节设计等方面,对我国剧作家曹禺代表作《雷雨》的创作方法进行探索解读。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同质性因素对等适应的阐释,我们可以提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讨论的性格、情节与悲剧的作用这些具有真理普适性的理论来看待《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美学概论》一书中,王朝闻先生在审美对象的形态这一节提到悲剧这一审美范畴,并着重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这一范畴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系统地体现在他的《诗学》中。写作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诗学》,对这以前的希腊悲剧创作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提出了著名的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那么,悲剧何以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下面,结合《诗学》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经典的美学、文论专著,"悲剧说"是其中的经典理论。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依据,对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进行解读,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7.
对于悲剧作品来说,“悲”并不是它的主要特征。世界上最早较系统地论述悲剧理论的著作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诗学》认为:悲剧应着意于“严肃”,而不应着意在“悲”。因此,他在《诗学》第六章把悲剧确定为“对于一桩严肃、完整、有相当广度的事件的摹拟。”事实上,优秀的悲剧作品,总是使人在悲剧的黑暗里看到一线乐观的阳光。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真可谓感天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在不同时期给西方文明留下了理论著作和文化财富,分别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中阐述了各自的悲剧理论。试从理论派别、理论核心和理论联系等角度对其悲剧观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他们在悲剧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蒙丽芳 《海外英语》2014,(19):176-177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在不同时期给西方文明留下了理论著作和文化财富,分别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中阐述了各自的悲剧理论。试从理论派别、理论核心和理论联系等角度对其悲剧观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他们在悲剧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全面阐释了他的悲剧观,从悲剧的本质、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到悲剧的成分、性质、分类,再到有关悲剧的评价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亚理斯多德之前,诗(艺术)曾一度深遭贬斥。亚理斯多德则力排众议,创作《诗学》,提出一套系统的美学理论,为诗辩护。史诗和悲剧是《诗学》所讨论的主要对象,它们作为古希腊的两大体裁,究竟有何异同呢?本文从《诗学》的理论出发,结合荷马史诗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在属性和种差、主要成分、创作等几方面,对史诗和悲剧这两种著名的艺术形式作一简要的比较分析,并力图作出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崔晓晴 《海外英语》2011,(1):196-197
作为西方文艺理论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的悲剧理论对于现当代的西方悲剧作品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就可以悲剧情节,悲剧人物以及悲剧功能的角度进行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文心雕龙》曾被鲁迅先生誉为能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相媲美的煌煌巨著。然而,刘勰一生的际遇及其《文心雕龙》所遭受的命运却表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家庭悲剧、仕途悲剧和作为文人的人格悲剧,而这些悲剧的相互交织注定了刘勰的悲剧人生及其著作在较长时期的悲剧性遭遇。  相似文献   

14.
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延续两千余年而未衰的诗学理论,他承认了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建立了艺术有机整体以及和谐的概念,并肯定了文艺的社会功用。然而其诗学理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其特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韩国著名悲剧电影《假面》,从摹仿说和悲剧论(包括悲剧的定义、悲剧的有机结构、过失说和净化说)两大角度试探讨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在当代的适应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的文本分析,结合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试图寻找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在具体文本上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家马拉默德的长篇小说《杜宾的生活》,讲述的是一位美国中年知识分子的异化生活和悲剧命运,文章条理清晰,寓意明确。本文根据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及悲剧六要素,对此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个解读该小说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7.
蜿蜒推进的悲剧情节、荒诞扭曲的悲剧性格、底层挣扎的悲剧形象是北村小说的总体悲剧美学风格,该风格完全契合亚里土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六要素里的情节、性格、形象三要素的论述。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念为视点看北村小说的悲剧精神,既深化了对北村小说悲剧性风格的研读,也阐释了亚氏悲剧理论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莎乐美》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取材于《圣经》创作的独幕戏剧.通过细读剧本,读者不难发现主人公莎乐美的悲剧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之悲剧理论为依据,从情节一致、人物特征和“内部冲突”三方面解读《莎乐美》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19.
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研究契诃夫的《樱桃园》,讨论《樱桃园》中悲剧和喜剧因素的融合方式,可以发现它在喜剧创作中借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情节、人物和感情净化的构建模式,而以喜剧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汉译《诗学》对悲剧定义的关键术语翻译存在分歧。这涉及到对亚里士多德美学体系和古希腊悲剧特质的理解。古希腊悲剧的特质重在“严肃”,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是从医学上引申出来的。“卡塔西斯”作用主要是针对怜悯和恐惧而不是其它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