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代黄河不同于后世,长期安澜、水量充沛,具有发展航运的自然水文条件.商人与黄河关系密切,商族长期与黄河毗邻而居,商代统治重心即在黄河沿岸,其政治运作、经济发展都有赖于黄河航运.殷墟甲骨文中有关舟的卜辞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商代黄河航运的工具.商代黄河中下游干流及众多支流、支津都可以进行水运,商代黄河航运被广泛利用于经济贸易的运输、军事上的征伐及商王的舟游.  相似文献   

2.
李仪祉在中国现代水利史特别是陕西现代水利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以来,对李仪祉的水利建设成果、水利设施技术研究已经成果颇丰,然而对于其现代航运思想的探析,却鲜有人问津。鉴于此种状况,文章从黄河通航、渭河通航、汉江航运的沟通作用及多种交通协调发展4个方面对李仪祉的现代航运思想做述评,望引起学界重视,以此促进对李仪祉思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河濮阳河段是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最重的地区之一。周定王五年,宿胥口河决,黄河下游发生有历史记载的首次大改道,黄河始穿濮阳境;宋代,因频繁决口,导致濮阳河段变化剧烈;清末铜瓦厢改道后,黄河再穿濮阳境。究其原因,除社会因素和落后的生产力制约外,主要是该河段为泥沙堆积的主要部位所致。  相似文献   

4.
位处黄河下游上首的黄河新乡河段,历史上灾患严重。特别是在金、元时期,灾害加重,河道迁徙不定,常多股行河。明、清时期,河道虽渐趋稳定,然由于该河段河道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实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深入研究黄河新乡河段河道的变迁特点,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该河段防洪重要地位的全面认识,而且对于治理工程的科学实施必将起到重...  相似文献   

5.
1濮阳县黄河河段概况 濮阳县所辖黄河河段位于黄河下游左岸,相应大堤桩号为42 764—103 891,河道自长垣入境,沿县界东进,再折向东北进入范县境内,流经全长61km。该段黄河处于游荡性河段和过渡性河段的衔接处,是著名的“豆腐腰”河段。河道上宽下窄,河床比降上陡下缓,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中"黄河的治理"这部分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其中,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对下游的影响),是本部分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通  相似文献   

7.
黄河山东河段位处黄河下游,是黄河防洪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定王五年(前602)宿胥口河徙后,流经鲁西北,黄河穿行山东千余年。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形成的,具有堤距上宽下窄、纵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淤积严重、地上悬河突出等特点,造成防凌及河口治理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8.
1基本情况 黄河东营河段位于黄河下游,是黄河进入渤海的过渡河段,河道全长12.178km,纵比降约为万分之一,河道比降较缓,排沙能力比较底,两岸堤距0.6—1.3km,河道最窄处572m(麻湾险工两岸堤距),是河道进入麻湾至利津王庄三十公里窄河道的咽喉,具有窄、弯、险、历次决口多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及调水调沙的实施,流量加大,冲刷能力强,滩地坍塌,险工出险及河势变化频繁。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流域水资源存在的紧缺状况和供需矛盾基础上,根据黄河需水对象分析和河流生态系统水安全配置的要求,计算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段及河口地区生态用水的低限保证指标,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水配置优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独特,为著名的“二级悬河”。黄河范县河段处于下游“二级悬河”最为严重东坝头至陶城铺之间河段的中部,滩唇高仰、堤根低洼“二级悬河”的河道形态非常突出,对下游河道防洪十分不利。一旦发生大洪水,极易在滩区串沟和堤河低洼地带形成集中过流,造成横河、斜河特别是滚河重大河势变化,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甚至酿成决口之灾。为此,结合黄河中下游洪水泥沙防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一些必要的治理措施,以期解决问题,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将高等代数的中的“矩阵的转置”定义为“矩阵的主转置”,由此给出矩阵的次转置、行转置、列转置的定义,得出相关结论,并予以严格证明,这对矩阵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Contract research,the university,and the academ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the decline in the funding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traditional sources, many universities are instigating contract research programs as a means of fund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drawing largely 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examined include the mor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the legal aspects, problems over ownership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implications for staff rights, the status of contract research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ation, problems of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eleven points for successful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党的十六届六届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高校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抓住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改革发展新时期 ,作为成人高等师范院校 ,如何适应形势发展 ,深化改革 ,更好地为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服务 ,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 ,我院对教师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 ,通过建立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围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 ,以强化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为切入点 ,优质高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加强理论研究 ,开展调研活动 ,为教师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推动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是创新的先导。不断总结经验 ,研究教师教育改革和…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