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数学"从儿童数学学习的原点出发,主张从数学教材、儿童的数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出发,对数学教学进行实践建构.实践中,用"发现的乐趣"引领儿童,用"活动的乐趣"引诱儿童,用"数学的乐趣"引渡儿童,实现儿童数学素养与生命生长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2.
"童真课堂"从儿童的生命成长出发,主张数学教学要激活童趣、启迪童真、放飞童心,努力让儿童展开数学表达、数学思考、数学创造.在儿童自悟自得、共悟共得的数学学习中,提升儿童数学学习的"幸福指数",让儿童悦享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动画技术以其自身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显现出巨大的教学魅力.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动画情境",让儿童思维从"生活"走向"数学";运用"动画演示",让儿童思维从"感性"走向"理性";通过"动画聚焦",让儿童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进行"动画游戏",让儿童思维从"单一"走向"丰盈".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直面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植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通过情感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为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助力,能够让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不"留守".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的一种体验.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虚学习"甚至"假学习"的现象.数学教学必须实行"转型升级",让儿童深度探究、深度经历、深度感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内化为儿童的素养,成为儿童带得走的学力.  相似文献   

6.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1]游戏与玩耍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求知,通过有趣的游戏,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中,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充实.道德教育,应通过开展具有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与游戏有机融为一体,让儿童在游戏的自由王国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喜悦的享受.因此,道德教育如能在"玩"上下功夫,使学生了解"玩",学会"玩",能在"玩"中寻趣,"玩"中求知,"玩"中发展,则可以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样的道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真游戏是儿童发自内心需要、愉悦的游戏。真游戏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赋予儿童游戏自主权,让儿童自由表达、选择和决定玩什么游戏、怎样玩游戏以及和谁一起玩游戏。真游戏能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能够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支持儿童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开展真游戏要改变当前存在的"假游戏""伪游戏"现状,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用儿童视角去感受幼儿,转变儿童观、教学观。教师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干扰儿童游戏,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发现儿童的能动性,真正把游戏还给儿童,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数学游戏的显性表征是"游戏",即有趣、有规则。有趣,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有规则,就有竞争,儿童的智慧就会被"开启"。隐性表征是"数学",即具有较强的启思性、探究性,能启发儿童的数学思考和探究。可以说,数学游戏将数学的学习情趣和理性精神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开发与运用数学游戏的具体做法有:创新游戏设计,促学生产生认知兴趣;强调游戏规则,让学生享受挑战乐趣;深化游戏体验,使学生体悟思维理趣;注重游戏评价,引学生感受创造奇趣。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以整合为路径全面开发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游戏课程。在数学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知趣共生,寓学于玩,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快乐地探究",努力达成启智创新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丹 《家长》2022,(2):177-179
陈鹤琴说:"儿童是喜欢游戏的.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体.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玩比吃还重要."新加坡竹子脚儿童发育中心"儿童学玩"计划引起我们的思考:孩子的玩还需要学习?从中看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儿童自身的游戏意识与能力的弱化.因此,要注重幼儿的基础发展,才能让幼儿有机会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非正式"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可分"正式"和"非正式"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在一定环境及自然状态下学习数学活动,即是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区角活动、游戏、操作及其他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学具、玩具,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自愿、自由主动地进行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让游戏活动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冯丹红 《学子》2013,(6):34-35
一、课堂布趣,让学生的情绪high起来1.数学游戏——快乐"数学好玩",把数学游戏运用到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游戏情绪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告别数学课的"无聊",让数学课堂high起来。在学习"函数图像"这节课上,我选择了一个以数学游戏为载体的例题。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很久以前,乌龟与兔子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此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本人认为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与学的交融中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理念.下面以"可能性"一课教学为例,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林慧 《江西教育》2022,(14):24-28
童化即儿童化,是指基于儿童的立场,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追寻儿童喜爱的趣味化状态的过程."童化"数学学习,则是指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和发现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进而获得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良好情感体验的过程.然而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容易造成儿童数学理解的困难和认知的障碍,伤害儿童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6.
优质课堂要凸显"乐学高效"的理念,需要增加"教学游戏"的实验研究任务。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笔者为了构建一个师生同乐、彼此相融的教学游戏环境,能有效地用游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编制了许多与学生学习密切联系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游戏动真情、启智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似水"的数学教学以儿童的"生命生长"为根本旨归,关注儿童的数学经验、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倾向."似水"的数学教学是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数学教学,是儿童感悟数学文化、领悟数学魅力的数学教学,是儿童进行数学"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打造"似水"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秉持"似水"的数学教学之道,形成"行云流水"的数学教学过程,进而促进数学知识的自然生长和儿童生命的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的"说"数学,就是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暴露思维过程,把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让"数学学习共同体"成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促进数学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19.
"童本数学"课堂下,现代化技术与小学数学常规教学的结合,意味着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将数学教学过程与现代化技术融合在一起,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构建、理解和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