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传统旅游,文化旅游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地方文旅产业外宣翻译质量对文旅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乃至于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意义重大。有效区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并分析文旅产业外宣语言服务现状,能够总结地方文旅产业外宣口译中的偏误及成因。此外,梳理释意理论的缘起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其指导下,以东北地区文化旅游活动为例,探索地方文旅产业外宣口译方法,能够提升地方文旅产业国际语言服务质量,加速东北地区乡村振兴进程,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功能对等理论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的基础上,以商务英语中的广告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所具备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西安市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原因,以促进西安市外宣翻译规范性建设。  相似文献   

4.
"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翻译技巧的角度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外宣翻译质量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对外交流水平,作为广州外宣翻译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文化翻译不容忽视。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的原则与方法,对较有代表性的广东博物馆岭南文化外宣翻译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翻译质量的方法,籍此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对外交流水平与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大旅游景点官网英文版文本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有损我国旅游行业服务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难以实现宣传效益最大化。因此,以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为理论指导,特此提出"一纲、两对等"的翻译原则。本文以国内两家知名景点网站的汉英文本为例,在一纲(分析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和两对等(语义对等和语用交际对等)方面进行汉英对比分析,为旅游外宣翻译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外宣翻译是一国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外宣翻译错误较多,影响了外国受众对我国国情的认知和理解,影响了对外交流和传播效果。文章归纳总结了外宣翻译的内涵与要求,并分析了目前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外宣翻译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实现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相应提出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建设师资力量与丰富教学内容的应用策略,从而实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信息传译是典籍翻译中的关键。注释性翻译是文化翻译中获得动态对等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可充分传递原文的真实信息,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一种动态对等的效果。本文基于动态对等翻译理论,通过个案对比,阐述了注释性翻译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释意派翻译理论指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译意,应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本文以释意派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释意学派理论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汉英口译实践中培养"脱离原语外壳"、语言转换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等值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等值翻译理论。动态对等是该理论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 ,其影响是深远的。动态对等概念体现在许多方面 ,涉及动态对等原理在文化差异方面的影响与运用。译者应充分认识并掌握两种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反映 ,以便克服由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 ,取得翻译的最大等值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重要的翻译理论,奈达博士的"等效理论"经常为中外翻译理论工作者所引用,对于化解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缺陷问题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等效理论"中的"功能对等原则"分析英汉互译过程中功能对等缺陷存在的原因,以探讨化解功能对等缺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面对源语和译语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外宣翻译中应当遵循以实现交际为目标的翻译原则,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克服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断提高对外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工具,国内新闻的英语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决定新闻翻译质量的直接因素是译者。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目前对外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外宣译者在新闻翻译中应当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使对外新闻翻译能够做到既准确传达又让国外受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杭州西湖景区的汉译英为例,从中英文化差异这个比较宏观的基础上论述旅游景点翻译中存在的困难,以文化差异为根据,对汉英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框架,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功能对等、读者反应——角度出发提出尝试性的解决办法。从而真正达到翻译的目的,更好地达到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招商项目册作为一种对外宣传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其翻译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2014宁夏重点招商项目册英译为实例,在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招商项目册文本特征,深入探讨其翻译难点与方法 ,以提高民族地区外宣翻译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动态对等理论是一种语言翻译理论,运用该理论进行外国文章的翻译,能够实现语句形式的完美转换,同时也能够将文本的涵义良好的展现出来。基于动态对等理论的文本翻译更注重的是展现出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形式对等的基础上追求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在著名小说作品《动物农场》中若合理的运用动态对等理论,则能够将全文按照国内学者的阅读习惯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的不断增多,旅游文化外宣翻译也变得越发重要,而我国各地方的旅游文化翻译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整合优势,来推动地方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发展,从而达到外宣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来阐述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开始用语用学理论解释翻译现象。运用语言顺应理论解释口译过程中的译语如何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在语的语言结构成份,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使译语连贯、得体地再现原语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