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在反复朗读中自能领悟文章的意旨。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学习一篇文章都能做到“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不失为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方法。文言诗文的朗读与现代诗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相比之下,又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分别谈淡。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在反复朗读中自能领悟文章的意旨。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学习一篇文章都做到“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不失为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方法。文言诗文的朗读与现代诗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相比之下,又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分别谈淡。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学习文言文,少不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进行赏析。笔者以为采用“以读促讲”的方法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和积淀。语感的习得是心领神会的过程,教学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和品析。朗读不仅是手段,也应成为教学的目标和归宿。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先读后讲,熟读成诵,这也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呢?我尝…  相似文献   

4.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是我国古代诗文中的优秀篇章,但因为这些文章写作的年代离现在较久远,语言习惯和写作背景与现在差异较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文言文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以朗读作为突破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适当地加大朗读的力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文章的主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在文言文的朗读中,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就会直接影响对文句、  相似文献   

6.
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采用“一朗读、二理解、三归纳”的三步阅读法 ,很有帮助。一、朗读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学习文言文时 ,就首先要进行朗读。通过朗读 ,感悟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词句的含义。朗读时 ,可采取粗读———细读———诵读的方法。粗读课文 ,是先朗读数遍 ,达到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生词、断句等 ,并能说出文章的基本内容。细读课文 ,是联系上下文及全文的前后关系去思考 ,琢磨词句的含义 ,基本读懂全文。诵读课文 ,是我们凭借粗读、细读的基础进行离开课本去朗读 ,也就是所谓的朗读成诵 ,这样 ,…  相似文献   

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大多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且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和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朗读且不断变换读之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需要,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轮换读及分步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说的是朗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只知死读,不明文句结构(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终究会直接影响对文句、文篇内容的理解。鉴于此,历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部分也时常出现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题目,如:  相似文献   

9.
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训练,这是若干年来的学习经验证明了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读的训练呢?我以为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一、读单字这是帮助学生扫除朗读障碍和掌握文言实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音,使之能正确的朗读,而且有利于巩固字义,了解课文。要读的单字有: (一)生僻的字:如《黔之驴》一课中的“慭”“遁”“噬”“狎”“踉”“窥”“(口阚)”等,其中有的在文言文中本是常用字,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即是  相似文献   

10.
陈美 《新读写》2024,(4):6-7
<正>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学科统一学业考试的试卷分为古诗文、现代文、名著阅读与综合运用、写作四部分,我们先来看古诗文阅读和名著阅读与综合运用两个板块如何击破。文言文阅读,读“厚”与读“薄”(一)课内文言诗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点击》常读常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60篇诗文、150个实词、6个虚词,文学和文化常识;释词译句,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把握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一.多朗读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正确、顺畅地朗读文言文,对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以为朗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这也是其他教学法所不能替代的。如何正解朗读文言文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所谓“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对于笔试试卷来说,包括注音、断句、节奏、重读轻读、默写填空、判断诗文句子正误、调整诗文句序等。在这些考试内容中,尤以背诵性质的默写题最为常见,它在文言文知识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必考题。随着命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古诗文默写题在考查形式上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在“教学要求”、“阅读能力”一栏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 ,要了解内容 ,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其中的主要精神是顺畅朗读文言文。1.要重视朗读与背诵古人云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会读 ,教师首先必须范读 ,并在范读时提醒学生不读破句子。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 ,结合注释 ,借助工具书 ,弄清一句话应该怎样停顿 ,也就是对文章内容有个朦胧的认识。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翻译 ,要让他们多读、熟读 ,可采取多种形式读法 ,如自读、默读、…  相似文献   

1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主旨。而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读来更能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从学生实际来看,初中生初学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所以,笔者认为,要教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朱瑜章认为新《语文教学大纲》中将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文言文教学目的没有涉及它的精神内涵。应予修改。并提出要用“古典诗文”来指称语文教材中的古代作品。这是朱氏对“阅读能力”的一种误解,更是对《大纲》精神的误解。新《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文言文教学目的是合理的,“古典诗文”一词并不能取代“文言文”,“文言文”的概念可以涵盖“古典诗文”。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反复诵读,读多了,诗文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了。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不例外。但教学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阅读感受课文的时间被老师讲解的时问完全挤占了,学生自主朗读体悟的过程被老师忽略了。我们缺少“等待”过程,而过分关注于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落实与否,这为失误之二。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四步阅读教学法●张元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名家名篇,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称颂于世的华章。学生要读通、读懂这些文言文,确非一件易事,非下功夫不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说吟诵、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钥匙。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许多教师都会采用跟读、点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但学生往往是一遍遍地傻读.或者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似地读,这样读来的效果当然不理想。笔者在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标点朗读法。收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文言文正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典籍,都是以文言的形式流传。学习文言文可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但不少初中生不喜欢文言文,主要原因是教法单调,学生学习不得要领。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总结了几种方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运用。1.朗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在反复朗读中学生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的朗读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  相似文献   

2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课堂上通过朗读能让学生读出语境,读出情境,把文章的内容尽快注入脑中。既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朗读都花不少的时间,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农村初中学生文言基础较差,学生及学校有关文言文图书资料较少,课时较紧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