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阅读业务杂志能让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与名师课堂亲密接触.特别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后,使我们与名师课堂走得更近,也走得更勤了.很自然的,我们许多老师也把名师的课堂或多或少地"搬"进了自己的课堂. 我曾经在网上认真观看了北大附小潘东军老师的习作教学课<介绍我自己>,深为潘老师完美的设计、适时的引导和精炼的语言所折服.  相似文献   

2.
曾经多少次步入课堂,聆听名师授课。我惊叹于名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举重若轻的课堂调控能力,痴迷于名师游刃有余的教学技巧,陶醉于名师启人心智的语言艺术。名师的课堂处处体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听了名师的课、看了名师的录像、读了名师的课堂实录,无不被名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所折服,也为名师别具一格的教材处理所感叹,更为名师创新的教学理念、深刻的思想境界所陶醉,而更让我震撼的、受益良多的,就是名师在课堂中所展现出来的淋漓尽致的“名情”。  相似文献   

4.
今年暑期,我又幸运地读到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品读名师课堂119个经典魅力(小学语文卷)》.这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著名特级教师119个课堂经典细节,采撷了名师课堂上的最亮点,定格成一个个特写的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这些经典细节所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人格魅力,融入更多老师的心中,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 一、课前交流,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于永正老师被称为是“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  相似文献   

5.
周洪芬 《河北教育》2005,(17):29-29
和着暖暖的春风结束了短短5日北京之行,在与名师零距离的接触中,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名师的风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王菘舟,激情课堂的王文丽,还是简约朴实的李卫东,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再一次审视我和我的课堂,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6.
2017年3月,王平平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中小学名师特色课堂与教学风格展示现场会,进行"核心素养下的特色教学成果展示".领衔名师在现场会上向全国的教师对课题下的研究课例《卡门序曲》进行了介绍,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获得了"全国优质成果奖".我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获得了"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一、通过模仿,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 我觉得学习书法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大多要描红与仿写,我觉得模仿课就类似于描红与仿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这种模仿还是需要的。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名师的教学艺术。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名师的课堂,站在技术层面上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而应该不断地去感悟思索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因为教学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对象,把名师的一些具体“招式”从整个教学情境中剥离出来,生搬硬套,其效果自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我有幸观摩了枝江一中特级教师周世忠老师的示范课。什么是名师?名师的课堂魅力何在?我从周世忠老师的教学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今年,欣赏了足够的各级别的赛课,却让我看到了许多崇拜名师的现象,不少教师在赛课活动中,竟然用了名师的教案,上了名师上的课,但会我不解的是,课堂效果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原因,我以为:一是教师素质距离名师文化底蕴、教学机智还相差甚远,导致课堂驾驭能力缺少一道根本的风采;二是因为自己没有深钻教材,没有精心根据班级学生状况进行充分的预设,所以,面对学生的精彩生成就不能灵活驾驭了;三是执教过程中,脑子里装的全是名师的教案,名师的做法,如果学生稍有闪失,教师感到情况危急,最终导致匆匆忙忙赶进程。我还以为,最根本的是名师…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三月,我和同事们一道,专程到淮北听名师讲课。从淮北回来很久了,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那些名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仍能清晰地回想起精彩纷呈的每一节课;仍能清晰地回想起名师们把握课堂的潇洒从容。在淮北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认识了于永正、王崧舟、张化万、张祖庆、吉春娅、陈金龙六位名师。他们真不愧为名师。  相似文献   

11.
鲁丽香 《师道》2014,(1):25-26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泉城济南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短短四天的时间内,我静心聆听了孙绍振、余映潮、韩军、程翔、王君等十八位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大家或名师的开坛讲学和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如赵群筠老师所言,浙派名师的教学课堂,起的是一个"概念车"的效果,是起引领作用的课堂展示。这八堂课给我理念上的冲击力度,那是相当大的,它们让我在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现状中,清晰地明了了该前行的方向——朝着"简约"而行。纵观名师们的课堂,大多主线清晰,内容明了,思维灵动,互动频繁,气氛活跃,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作家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堪称抒写童真童趣的经典,读来回味无穷.文本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洋溢于字里行间的纯真自然的情感,吸引了许多名师沉醉其中.窦桂梅、薛法根、虞大明、蒋军晶等名师都公开执教过此文,在课堂上展示了他们对文本深刻而独到的解读与诠释.其中,薛法根与虞大明两位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现各择一二片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有幸参加第二届“名师大课堂”语教学观摩活动,有幸听到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感到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12月伊始,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举行的"全国课改典型名校小学语文名师特色精品示范课观摩活动"。活动中,名师们的课堂可谓精妙绝伦,异彩纷呈。我的思想在每一节课中都受到名师们的浸润,  相似文献   

16.
经常上示范课或研究课的教师展示出来的精彩课堂,是一点点"熬"出来的.名师每一阶段"熬"出来的课堂代表作,都是名师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我们要悉心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名师"熬"的精髓,在分享与体验名师课堂的精彩中,积攒成长的力量与方法,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名师课堂”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均衡重点打造的“三个课堂”之一。文章以香洲名师课堂为例,探索了基于名师在线授课中心的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香洲名师课堂的应用实践,分析了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并在总结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开展名师课堂活动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名师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我县"李作翠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乡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与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有幸参加。本次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既有对乡村教师语文常规课的课堂研讨,又有对名师工作室常规课的示范引领;既有普通教师对课堂的点评反思,又有名师工作室对课堂的深度解析;既有名师工作室对语文课程的云端俯看,又有名师工作室对语文一线教学的贴地而行。  相似文献   

19.
宋代军 《山东教育》2009,(12):31-31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从未有过与当今小学语文名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更从未梦想过有一天能走进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前些时候,于永正老师应邀来滨州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我终于可以一睹名师风采了。可是,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索本科课堂中所表现的研究型教学行为.分析不同类型教师和学科在这些行为上的差异.方法: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抽取学期中间时段的59门课进行隐蔽的课堂实地观察.由两名观察者根据研究制定的课堂观察量表对同一门课同时进行相互独立的观察评分.结果:因子分析显示,本科课堂上实际体现的研究型教学可分别从五个维度体现: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氛围、鼓励批判和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激发探求欲、结合当下实际应用、介绍研究过程和成果.名师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出非名师.文科较理科和医科课堂均表现出更明显的发表意见的氛围以及与当下实际应用的结合.然而,对于所有课堂,讨论、学生提问等互动形式发生频率很低,名师与非名师在课堂互动形式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提示:名师课堂更注重唤起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氛围,却和非名师一样未能在教学中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表达和创作活动.研究型教学实施存在学科差异,应设计适合理科和医科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并发展其教师课堂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