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闻界》2014,(23):42-4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海外华文网站迅速发展,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本文比较了我国境内中文网站、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传统海外华文媒体,分析海外华文网站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境中文网站相比,海外华文网站的覆盖范围更贴近我国对外传播的目标对象,其传播身份中立,更易为传播对象所接受,同时,它有机会覆盖国内中文网站不易到达的人群;海外华文网站与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落地"问题上,即媒体信息能否真正为目标覆盖范围的受众人群接触到;海外华文网站与传统海外华文媒体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蔡梦虹 《传媒》2018,(10):54-56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海外华文媒体的移动时代业已开启.作为我国"大外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方面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因此,海外华文媒体的移动转化不仅有利于其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革新,也有助于加强中国声音在海外地区的宣导,并逐步改善其与西方声音的并峙局面.本文探讨了海外华文媒体移动转化的主要机遇与当前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冀望促进华文媒体的移动转化进程,增强其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张寅 《出版发行研究》2018,(6):86-88,92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分布广,但大多数规模小、影响弱.近年来,华文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欧洲时报》凭借建构全媒体传播渠道、强化与国内外媒体合作等有效举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值得其他海外华文媒体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5,2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5月22日在京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刘奇葆说,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希望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发展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5.
学者把海外华文媒体誉为:"我国国内媒体在国外的延伸,对祖国始终具有向心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与祖国大陆交流与合作见证的"海外华文传媒论坛"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举办两届,它的成功举行显示出祖国凝聚力、向心力的日益增强。当前,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频繁,各国相互间交流沟通的  相似文献   

6.
曹旺儒 《传媒》2018,(9):61-63
自1854年《金山日新录》在美国旧金山创刊发行以来,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力量,海外华文媒体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海外华文媒体一向是华人华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美国为例,近八成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而25%左右的华裔偏好华语电视节目胜过英语节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新型对外传播格局不断深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扮演了"先锋军"的角色.从整体上看,华文媒体遍布世界五大洲,只要有华人社区的地方,就能看到华文报刊、华语电视和广播.但就个体而言,由于人力、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华文媒体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华文报刊发行量仅有百余份,出了几期便草草停刊.海外华文媒体肩负着向华人华侨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责,并在宣导"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代表,《欧洲时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本研究将总结其运营经验,为其他华文媒体提供《欧洲时报》在发展中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欠佳形势下,海外纸质媒体艰难维持,《新民晚报·海外版》基本守住了阵地。本文以其生存发展为轨迹,探索网络时代纸质媒体对外传播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找准定位、满足需求《新民晚报》对外传播开始于1994年在洛杉矶创办美国版,2004年开始在全球布点,寻找合作伙伴,迄今已在26个国家与地区出版26种《新民晚报·海外版》,最多一周发行245个版,周发行量588700份。目前《新民晚报·海外版》的读者相当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以各种形式走出去的中国农民,以江浙、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居多,文化程度在小学至初中水准,英语水准低,接受当地  相似文献   

8.
从新闻文化学的视角来看,任何新闻媒介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传播,而新闻媒介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其自身亦表征为一种传播文化。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是日发行量将近19万份、连同网络读者在内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一张华文报纸,不仅是当前新加坡最大、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华文媒体,更是众多海外华文传媒中影响力最为显著的媒体。《联合早报》承载了众多转变成为海外少数民族的海外华人的族群诉求和文化寄托,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的现实生活和共同心理精神上,面临着代代相续的传承与异域他乡的变异,作为海外华文传媒的翘楚,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6,(19):14-14
这几年,为进一步扩大《新民晚报》的品牌影响力,提升《新民晚报》的国际影响力,《新民晚报》做大海外版,借海外华文媒体之力,展示和谐中国之形象。2004年5月,《新民晚报》设立海外文稿部,和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并按照合作方的出版要求及当地华文读者的口味,选择稿件,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发展路线图指出,丝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应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国与当地民众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批以新媒体为特征的新生华文媒体集团开始涌现,积极传播中国的形象,更是把民心相通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吴献举 《新闻界》2007,(5):75-76
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及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合作方式等采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2.
网络情境下,电视栏目品牌传播方式发生新的变革,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助力营销产生了电视栏目品牌传播"长尾化":电视、广播、手机客户端匹配不同诉求的受众,有针对性的分众窄化传播,品牌传播的形态呈现出一渐渐拉长的"长尾"。文章以四川电视台《吃八方》栏目为例,论述"长尾化"传播中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分众传播,重在不同媒体特征与受众诉求的匹配;二是聚众传播,各媒体合作式的品牌传播意识有助于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今天,受众明显分化,媒体也随之精确定位,越来越“分众化”。这种做法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带来某种隐忧,其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分众传媒的成功给分众传播这一传播形态点火加温,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据此误读分众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分众传播是媒体成功的王道。分众传媒的成功在于其独特定位,即它开发了一片信息传播的“蓝海”。这是特定商业实体的特定做法,而不应该由此就对分众传播趋之若鹜,从而淡化大众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尚毅 《新闻爱好者》2022,(4):102-104
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国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相似文献   

15.
分众化传播时代来临,要求信息投放通过分众而更加精准高效、有的放矢.将空间概念介入到信息传播领域有着全新的研究意义,特定的空间有特定的传播语境和传播心理.厕所是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特殊的空间,首先有分众效果,其次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受众在此空间中的特定心理和行为,使得厕所这个空间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黄瑚 《新闻记者》2001,(10):60-61
8月下旬的兰州 ,天高气爽 ,已有几分秋意。20日~21日 ,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体等37个单位的80多位新闻传播学专家聚首兰州大学 ,参加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海内外华文媒体和华夏文明的传播 ,具体研讨内容涉及网络传播、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事业史、海外华文媒体、欠发达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华文地区新闻传播教育乃至海内外有关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17.
目前,晚报所处的市场现状是:网络媒体的速度优势击中纸质媒体的劣势,大量年轻读者将关注点从报纸转向网络;特定范围市场空间日渐饱和,一些外来媒体纷纷向地市级市场扩张,蚕食着同一块"蛋糕";传统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崛起,分流主流读者,对纸质媒体形成挑战;由于政治层面的优势与生俱来,党报在读者心目中成为时政新闻权威性的代名词。在生存空间遭遇空前挤压的现实面  相似文献   

18.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编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日前在2007年第3期《新闻记者》上刊文认为,世界新闻媒体出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集团化。祝寿臣认为现在的集团化有很多新特点:集团不再仅仅是报业集团,而是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媒体融为一体的跨媒体集团。媒体集团间既展开激烈竞争,又寻求合作共赢;既重视眼前利益,又重视培养潜在受众。二是分众化。媒体分众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其意义更加突出。三是对象化。即媒体的报道和服务越来越指向特定对象。近年来,以"上班族"为读者对象的免费报纸  相似文献   

20.
构建微信平台是传统海外华文媒体转型的一大突破,由于海外华文媒体的特殊性和与新媒体的不同特征,微信平台的内容生产也应该遵循特定的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英伦圈"的内容生产特征,得出海外华文媒体微信平台进行内容生产需要注意的有:受众定位要精准到核心受众群;内容生产者应采用平等视角与受众进行对话;文章类型应以消息类为主,娱乐类文章也必不可少;内容形式尽量丰富;报道以中立报道为主;文章议题要注重时宜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