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是1981年底成立的新社,它的前身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新出版社、新编辑室、新编辑,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应该抓什么? 出版社要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使各部门协调一致,第一个环节要抓什么?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出版社工作尽管千头万绪,离不开一个目标——出好书,而要出书出人才,首要的工作是抓好选题。  相似文献   

2.
朱述新总编辑于今年4月出任北京出版社社长。但人们依然习惯地称他为“朱老总”。匆匆地,我走访了他。“朱老总,您有什么新打算?”“没有什么更多的新打算,我们仍然像过去一样,坚持出好书。”他加一句,“没有好书一切都谈不上,”然后又加一句,“当然,进入市场经济,不只要出好书,还有卖好书的问题。但前提仍然是出好书。你只有“‘天生丽质’,才能在读者中受宠。”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编辑,你最近对新闻写作方面有什么想法?我将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拿出合格品来。何以如此?且听我道出几条理由。“质量品种效益年”和新闻界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有人问我:“忙些什么呢”?我将这样作答:“打杂。”对方兴许不以为然。其实在我来说,并非戏言。对编辑工作稍有一点体会的人,恐怕都会以为我的回答是不无道理的。编辑人员有别于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之所在,我以为就是后面这些人员,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研究某个专题或某项工程(如有的人一生只研究古代货币史,有的人一生只研  相似文献   

5.
我想就总编辑的选题决策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向大家请教。一、选题工作在总编辑工作中的地位总编辑应该怎样工作,总编辑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总编辑管的事情很多,编辑工作,出版工作,发行工作,以至奖金福利等等都要管。哪些是份内的事,哪些是份外的事,憨怕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各个出版社的领导体制不一样。有的是社长负责制,有的是总编  相似文献   

6.
责任与内疚     
当有人问我,作为新华社老记者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常常回答是:内疚.  相似文献   

7.
一次谈文化,有人问什么是低俗、通俗和高雅?我一时语塞。如果凭感觉来回答,当然谁都知道,再往深说,有什么理论根据呢?我就赶快回来查书和旧日的读书笔记,于是有了一点新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中央台策划人员电话沟通,了解近期的选题方向,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情况,我问,"你们要什么?"他们反问,"你们有什么?"是的,我们有什么呢?我们能提供什么,这是一个应该由我来回答的问题。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策划人员的注意,取得主动权。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新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编辑工作?编辑工作包括哪些方面?一般都会回答编辑工作包括三个阶段,即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如果要问编辑工作的前期和后期如何划分,一般都会回答编辑的前期工作是选题策划、编辑的后期工作是编辑加工、校对等。有关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一直被广泛讨论,已到细微末节的程度,可是对于编辑前期工作和后期工作的界定,对于编辑前期工作包含的内容,它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以及怎样才能做好前期工作,基本上没有文章加以论述,本文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有的编辑一谈到选题,就感慨万千。伴随着一声长叹之后,脱口而出的就是一句话:“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   我们的回答是到读者当中去,这就是每个编辑选题策划的必由之路。   选题从何而来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方向问题,路线问题,思想意识问题。这不是故意“上纲上线”,而是理之所在。选题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编辑心灵的自由创造。它只能从读者的需要中来。   出书难,要出好书更难,这是当前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形势一方面是出版事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另一方面则是竞争激烈,该出的书好像都出尽了。有人…  相似文献   

11.
“缪斯诱发灵感的最佳方法是自己保留一段一定时间来进行创造性思考。”有人这样问我,“你知道江西日报总编辑姜惠龙工作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那是我在北京听说的:姜惠龙是省报总编中跑基层最多的一个。最近,在江西,我问姜惠龙:“在这块被王勃赞之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您到底走过了多少地方?”老姜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用如诗的语言,谈了他对江西的感受:江西以江带湖,翠峰环立,沃野千里,风光绮丽……看得出这位随大军南下的东北老乡,对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江西,有着无限的深情……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问我:巴布亚新几内亚讲什么语言?我一下子真回答不好。还是从我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广播电台谈起吧。因为广播离不开语言,它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语言情况。巴布亚新几内亚只有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组织,即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国广播委员会(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MISSIONOF PAPUA NEW GUI.  相似文献   

13.
报社记者要采访作家刘墉,刘会先问:你做什么栏目,打算做多大版面?如果是电视记者采访,刘也会先问:节目打算播多长时间?问完后,他会按照自己把握的时间接受采访,差不多时就会打住,并提醒采访者:我回答的内容已经超过你的需要了,内容已经够用了,可以停止了!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得罪记者吗?刘墉说,我的时间有限,采访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记者事先不做"功课",来了以后再慢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职业记者,你感到最欣慰、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人民群众的信赖,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我这个老记者虽然已经离开岗位6年多了,还有许多群众来信求助于我,看到读者对我的信赖,我真的好激动!好兴奋! 1995年3月16日,我收到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千禧之年的6月 ,迎来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社20周年。回顾我社20年的成长与发展史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今日的成就来之不易。实践告诉我们 :出版社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队伍、科学的选题和靠得住的质量。要办好一个出版社 ,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 ,科学的选题结构和特色是关键 ,可靠的优良的质量是基础。社历届领导班子 ,社长、总编辑都以高度的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责任意识 ,自觉、主动地抓队伍、抓选题、抓质量 ,保证出好书不出坏书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我们新一届社领导班子认真研究总结、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本刊消息:在今年第一届中原书市期间,本刊编辑部和光明日报评论部于郑州联合邀请十多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座谈深化出版改革、提高图书质量问题。参加座谈会的同志认为,出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图书质量,多出快出好书。当前,优化选题,调整出书结构,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点。会上,大家就如何优化选题等问题畅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我向听课的记者、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采写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写作.其理由是:同样的新闻源,同样的新闻素材,有人能写出新闻佳作来,有人则不能,可见写作是第一位的.我的回答是: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体验,结合我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怎样去发现新闻呢?从笔者对"中国新闻奖"作品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述12个方面去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18.
最近,和几位编辑同志聊天,谈到现在在忙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一是搞选题,抓一些热门的、读者有兴趣的选题;二是忙推销,希望把印数能搞上去;三是看点稿子。问他们读些什么书。他们说,现在要完成全社全室承包的经济指标,这是硬任务,几乎要全力以赴,很少有时间读书。有的说,想读书,但实在没有这个时间。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生命是新闻,没有新闻不成为报纸。这里所说的新闻,应该永远只能是动态新闻。有人问,什么叫动态新闻呀?我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人一样困难而容易。因为它只可意会,不需言  相似文献   

20.
一个财主生了一个笨蛋儿子,以致财主每次出门都得为他准备回答客人提问的话。一天,财主又要出门了,他对儿子吩咐道:如果有人问你,门口的石头狮子是哪位石匠雕的?你就回答:小畜牲何劳询问。如果问你:令尊何往?你就回答:上山与名僧下棋。如果问你:何时归来?你就回答:早则日暮,晚则与僧同宿。如果问你:壁上所挂何画?你就回答?唐朝古画。如果问你:案上所置何物?你就说这是传家之宝,一代一个。财主走后,果然有客上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