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话,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童话,带给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们走进童话世界,放飞梦想,感悟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文学的星空,可谓群星璀璨,其中最耀人眼的可算是唐诗宋词了。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不但以动人心魄的美,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还给我们带来许多气象方面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从公元前六世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以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一直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唐代诗人那爱国忧民的情怀,战争年代中那激昂奋进、催人斗志的革命诗篇,曾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习者。诗歌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丽遗产,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走进北大     
北大,这是一块圣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以坚毅的、顽强的、前赴后继的精神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北大是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向往和追求。自从我知道这世界上存在这么一个“北大”,我的内心悄然升起了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激动。我播下了一粒种子,这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我向往北大,追求北大,关注北大。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北京的夏令营活动,终于来到了我所向往的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5.
在岗职工走进中专班课堂新兴巡洋舰集团公司为实施『九五』人才工程,培养一代有技术、有理论的新兴『巡洋舰』人,秋季在中专学校开办了业余制革、制鞋中专班各一个。消息传出,在岗位员工奔走查告,车间领导亲自过问,有的为职工领取报名表格,鼓励职工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千百年来,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并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开拓,逐渐形成了一门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走进古村     
<正>没人记得这个村子有多老了,也没人知道她是如何形成的。但不管人们是否知道这个村子的过去,抑或是年龄,她确实很老了,她以并不伟岸的身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些老人总是喜欢在树荫下摇着蒲扇,怀念着他们年轻时的日子:以前的村子是富有生机的,就像年轻的小姑娘,对什么事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人们总是惊讶于她充沛的活力,又为她的美丽所折服。以往,村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荷花缸,也许你要问:"一口缸而已,有什么好稀罕的。"可这缸确实与众不同,即使最挑剔的人,除了指责一下它的外面有些模糊的图案美中不足之外,也实在找不出  相似文献   

8.
平卫龙 《成才之路》2009,(19):75-75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相似文献   

10.
<正>书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基础,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智慧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她以颇具魅力的线条造型艺术,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一个人想写得一手好字就要学习书法,了解书法的发展演变历史,欣赏书法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学习书法,传承书法文化,应该从小做起。一、学习书法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途径书法的审美内涵丰富多样。首先,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11.
李绍改 《山东教育》2002,(17):48-48
如今的中学生,从小由动画片、卡通画、电影、电视陪伴长大,他们对绘画有着比成人更特殊的理解和感悟。根据阅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这种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阶段性特征,让绘画走进阅读教学课堂,以画激情,以画释文,是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朱自清的《背影》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名作,文中“买橘子”一节内容感人至深,教师若能在讲述课文时引导学生把父亲那肥胖的身躯、蹒跚的…  相似文献   

12.
黄远玲 《考试周刊》2010,(8):206-207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仅是我们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更是影响和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考点扫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围绕这一要求,传统文化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类题目,涉及对联、书法、灯谜、礼仪等众多方面,一般与综合实践题融合在一起,单题分值一般2~3分。  相似文献   

14.
刘东 《山东教育》2003,(11):44-44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食粮和精神财富,是一代又一代文化艺人的艰辛的劳动成果。然而,就现在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很少接触到戏曲,更别说精通它了。他们有时在电视上看到播出的戏曲节目,当看到一个人物时根本分不清是哪个行当,甚至是哪个剧种,随即就调换频道。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懂,因不懂而导致了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对戏曲不感兴趣的孩子们对这类知识有所了解呢?首先,音乐课本的戏曲内容不能作为选学内容,要精讲细讲。在中学音乐课本的欣赏中,有整单元介绍戏曲及唱段的。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迎来…  相似文献   

15.
《背影》自问世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什么使得它有如此之魅力呢?其中既有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文本从结构到内容的独具匠心自然而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背影》自问世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什么使得它有如此之魅力呢?其中既有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文本从结构到内容的独具匠心自然而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汉民族是唱着歌来说话的。中国文学就是从能入乐演唱的诗歌开始演绎成宏篇巨制的小说,古代的诗、词、曲本身就配合音乐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利用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为教学服务。音乐,无论雄壮激越、婉转缠绵,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凡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  相似文献   

18.
京剧,从徽班进京以来,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之后,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使京剧成为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深厚的实践积累以及深厚群众基础的"国宝",外国人称之为"Beijing Opera",  相似文献   

19.
<正>"国学经典",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它是相传至今的火种,点亮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智慧和情感。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引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走进博大精深、文理兼备的经典之作,享受母语文化的熏陶,感受母语文字的魅力,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而古典诗词更是美的化身,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